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师编制考试全套复习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4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交互性原则2社会交换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4情境控制原则。

95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交换物质、情感或是其它。

☆96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①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稳定的过程中,最初的印象深刻地影响着交往的深度②主动交往③移情。移情就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别人的心来理解这个世界。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①避免争论②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③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④学会批评。

第十四章

97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98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 ☆99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能够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5合理的行为,行为方式与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相一致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100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性情绪障碍、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倾向等问题. 1大学生面临的变化有:1生活环境的变化2人际环境的变化3学习内容及方式的变化4角色地位的变化。

2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1自豪和自卑的内心冲突2渴望交往和自我封闭的矛盾3独立和依赖的矛盾4理想和现实的矛盾5富于思考与认识偏激的矛盾.

3帮助学生调整自己,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4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4大学生的学习障碍是指影响大学生学习潜力的发挥,造成学习效果的不理想,经常伴有焦虑感的种种心理因素。

5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指导:1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3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4注意用脑卫生5注意考试的心理卫生。 6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追求平等、情感性强、富于理想。 7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不适应:认知、情绪、人格障碍。

√8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1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2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3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9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特征:1对与异性交往的渴望2性心理的动荡性和压抑性3性心理的差异。困扰:1性认识的偏差2性冲动的困扰3性焦虑和性行为的困扰4两性交往的不适5不稳定性,耐挫力弱。

√10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调适:1以讲座等形式教育学生科学地掌握性知识2通过心理卫生课,让学生学会合理地控制宣泄型能量3教育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正常的两性交往4教育学

生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1大学生职业辅导的任务和策略:1帮助学生了解自我、2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3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4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求职技巧指导)

第十五章

12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

13宏观设计: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编选教材;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微观设计: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制定教学程序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及方式;对教学成效评价。

14教学目标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分为两大类:智育目标(教书)和德育目标(育人)。智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德育 “做人”。 15行为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

16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任务分析的另一项任务是鉴定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必须掌握的先决条件。先决条件包括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必要条件指决定下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使能目标。介于起点状态和终点目标之间的教学目标称为使能目标。

17起点行为或倾向,指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他原有知识技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的准备,也就是学生原有的基础。

18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 19教学媒体的分类(依据感觉通道):非投影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听觉辅助;视听辅助。

第十六章

20教学测量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探查,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

21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的分析及解释。

22教学测量是对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述,教学评价是对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主观判断。

△23测验的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特征的程度。

△24测验的信度又叫测验的可靠性,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 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必须稳定可靠,即多次测量结果要保持一致,否则便不可信。

25项目难度,指测验题目的难易程度,通常以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占应试总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也就是用通过率来表示难度,通过率越高,难度越小。

26区分度又称为鉴别力,是指试题对所要测量的心理特性的识别程度,也叫项目的效度。 项目效度越高,区分度越大,鉴别力越强。

√27教学测验的类型:1根据测验目的划分:①常模参照测验(如排名)②标准参照测验(如60分就算通过)。2根据教学过程不同阶段选用的测验划分:①准备性测验(如摸底测验)②形成性测验③总结性测验(如单元结束后的测验).3根据测验的来源划分:①标准化学绩测验(如资格考试、中考、高考)②教师自编测验。

28试题的类型:自由应答型试题(填充、简答、论述、联想、操作题等);固定应答型试题(多选、是非、匹配题等),固定应答型试题主要用来测量知识的广度,有利于全面地考察学生对所学材料的掌握情况,而且评分客观、省时,在标准化学绩测验中应用很普遍。

教育学

第一章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分科教学) 4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5,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的新变化有哪些表现: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美国形成了研究型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概念。

6,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高等教育是多样的,既有学术型、研究型、也有应用型,技术型。

☆8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9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 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和

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对受高等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 ☆10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1)斯特鲁米林的研究。提出劳动简化率的概念,运用受教育年限的长短来确定劳动简化率的方法计算出因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0%。(2)舒尔茨的研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推算出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3)丹尼森的研究。应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计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为35%。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11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一)科技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四次教育大革命”:第一次,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 2 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12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 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13高等教育两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

西方:个人本位观 追溯于亚里士多德 “自由教育”理论(文雅教育、和谐教育) 赫钦斯也主张教育自由;社会本位观则是柏拉图最早提出;

中国:老子是个人本位观,强调个人修养完善;孔子是社会本位观,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4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1.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2.通过科研发展科学3.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三大职能。

15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一)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人才培养的职能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高等教育的出现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柏拉图 公元前387年创立学园;在我国,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奴隶社会)。春秋战国时期,创建于齐国桓公年间的

“稷下学宫”是当时唯一的官办高等学府。 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有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创建于11世纪初)。中世纪大学的代表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16世纪整个欧洲都有了大学。美国哈佛学院,1636年;1895年 天津中西学堂,1898年 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 (二)19世纪德国大学首先确立了发展科学的功能

1810年 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提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三)19世纪末美国大学首先确立了社会服务的功能

1862年 美国《莫里尔法案》,赠地学院运动,康乃尔、威斯康星大学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16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培养专门人才是早期对象创办的宗旨,现在依旧是根本使命,也是高校职能体系中的核心。) 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3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第二章

√17教育目的指明了在一定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8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19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的核心内容) 3实施的途径。一般来说,高校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 20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1950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成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中,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8.8.2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9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一个宗旨,两个重点)。

21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22教育目的的性质:1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主观)2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现实)。(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3教育目的(总的)与高等教育目的(该阶段的)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培

教师编制考试全套复习资料

☆94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交互性原则2社会交换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4情境控制原则。95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交换物质、情感或是其它。☆96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①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稳定的过程中,最初的印象深刻地影响着交往的深度②主动交往③移情。移情就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别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ji395y2ax3x5if1kn0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