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中 寄 情
马集初中 二(2)班 李建易
啊? 雨……
什么时候开始下的雨? 细雨蒙蒙,扬扬洒洒。我放下手中的笔,走出户外。突然想起朱自清笔下的雨:“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想不到如此平常的雨,却能在作家的笔下生辉。
雨,犹如无数条的银丝,欢快地投进了大地母亲的怀抱,我终于禁不住这银丝的诱惑,走进了漫天的雨中,徜徉在雨中的感觉,凉丝丝、美滋滋。雨丝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纱幕,笼罩了整个大地;又像是一个青春少女,用她温馨的纤手,抚摸着你,让你感到心旷神怡。风不大,雨不浓,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如此的富有诗情画意。
漫步在雨中,让你拥有一份好心情,只要你不拘一格,张开双臂去拥抱她,乐——就在其中。目光穿透轻纱似的雨幕,看见远处的山犹如一块巨大的翡翠,影影绰绰。雨,又像是亢奋剂,禾苗、小草经过雨的抚摸,个个精神抖擞,清翠欲滴,看到它们,像是触发了新的年轻的生命,让人感到生命的青春和靓丽就展现有它们的身上。雨,他洗涤了腐朽的过去,诞生了青春的气息,萧瑟的雨让新的生命到处绽放,酝酿了成熟的韵味。因为在雨的背后,总会有一道绚丽多彩的虹。
雨——本是无情的,但它却唤醒了多情的世界。 雨——本是无色的,但它却孕育出多彩的生命。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啊!此时,还有什么能表达出我此时的心境呢!
啊!雨。
点评: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绝妙的笔法描绘了一幅意境幽美的雨中漫步图。语言凝炼优美,表现手法灵活,描写细腻,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雨给作者带来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的美感,仿佛使人置身于这神秘的景色之中。整篇文章中充满诗情画意,可见作者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感悟能力较强的人。 (指导老师:杨焕荣)
我 的 父 亲
马集初中 二(1)班 姚鸾鸾
在我记忆的树梢上,白云轻盈飘荡,星空神秘闪烁。有父亲的日
子,永远是难忘的。
在我的心中,父亲是一座丰碑,一面旗帜,可敬可爱。他不仅事业上兢兢业业,生活上严谨自律,心胸宽阔豁达,而且对女儿更是体贴入微。
说父亲在事业上兢兢业业一点也不过份。瞧!像爸爸这样的中年人还在学习深造。为了适应岗位需要,他下定决心自学,参加公务员考试。他常常趴在书桌前看书、学习,一学就是几个小时。许多的概念都很难记,他总是反复读,反复记,然后背下来。为了达到记忆准确,他经常让我当他的听众,只要有一个字错了他都要纠正过来,不厌其烦的重背。无论是酷暑难当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隆冬,父亲都持之以恒。白天要工作,晚上他就挤出时间集中精力去学习。灯光下他显得那么苍老疲惫,布满血丝的眼睛一直盯在书本上,认真的读着、写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由于寒窗苦读,终于在县5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取得前五名的好成绩。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也许是遗传的因素吧!父亲有了爷爷奶奶的遗传基因,心地特善良,一只蚂蚁他都舍不得踩死。那年秋天,一位乞丐到我家讨饭,哭述自己的不幸遭遇,父亲听后同情的不得了,连忙把自家本不够吃的饭盛给老人吃,看到老人冻的直打哆嗦,就忙不迭的把自己的旧衣服找个老人穿,老人连连推辞,感动得热泪盈眶,动情的对父亲说:“好人啊,真比我亲儿子还亲啊!”为此父亲很欣慰,我知道,这是父亲在帮助别人后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
在与父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教会了我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勤奋刻苦,做人的真诚友善,还有生活中的勤俭节约。
对于父亲来说,一滴水,一度电都是昂贵的,每每我浪费水电时,他都会严厉的批评我,使我觉得他很吝啬,很小气,但父亲会用他博大的心胸去包容我,是我进一步认识了解他。
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无微不至的。父亲的爱是天冷了逼我多穿一件衣;父亲的爱,是我饥饿时夹到我碗里的一撮菜;父亲的爱,是在我消沉、彷徨时一个鼓励的眼神。真挚的父爱是在每一个生活片段中体现出来的,是在朝夕相处中汇聚而来的。
父亲的高尚品质是道不尽的,父亲的爱是永远说不完的。能有这样一位好
父亲,我由衷的感到自豪。
父亲,在我的心中你是一面不倒的旗帜,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点评:本文作者能够多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了一位伟大的可敬可爱的父亲形象,事业上他能锐意进取,生活中他扶困济穷,对别人友好和善,对子女体贴入微,父亲实乃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形象。主题很突出,叙事感人。抒情自然,结构严谨。 (指导老师:杨焕荣)
夏
马集初中 二(5)班 王春香
季节像一个小精灵,穿过硕果累累的秋,越过凄寒森森的冬,走过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春,领着浓烈而灼热的希望,带着奋发向上的勇气,挟着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走进了夏天。于是花更艳了,草更绿了,树叶更茂盛了,人们的脸也更甜了。
夏天到了,它的眼睛灼灼发亮,环视着大地,大地顿时出现了一片火热的阳光,大树张开了无数的臂膀,遮住了夏那火热的目光,洒下了一片荫蔽。一群群美丽的小鸟,在绿树枝头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歌唱。蝉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声音低沉而缓慢,像在述说一个古老的故事。人们坐在树下,“扑——扑——扑——”耐心而用力地摇着芭蕉扇,嘴里一边诅骂炎热,一边高兴地议论这天气怎样有利于稻谷抽穗。那些小鸟,听人们这么一说,都懒懒地歇在树上,似乎正在做着“丰收”的梦。
夏天的雨像敏捷、干脆、利落的小伙子。没有春雨的连绵,没有秋雨的淅沥。
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一条条银白色的雨柱,抽向了大地。墙上闪出了一片片竹叶,顷刻间又变成了从天而降的一道道雨帘;地上出现了铜钱,霎时间又变成了纵横交错的水沟。顺着沟沟坎坎,急急忙忙去灌溉久旱的田地……
来如电,去如雷。土飘芬芳,空气如滤。田中的青蛙一个劲儿叫“好!好!”呵,好一个利落又慷慨的小伙子!
夜色慢慢降临,花儿也睡了,鸟儿也睡了。夜风轻轻地吹着,人们只感到浑身凉爽,白天的炽热早已消逝了。温柔的月光洒满了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
近处草地里,不时响起蟋蟀响亮的叫声,青蛙粗犷的“呱呱”声。还有萤烛闪闪发光的舞姿。人们有的谈古论今,有的低吟浅唱,欢声笑语在小院中飘荡。这一切都融化在这夏夜里。
夏,你是热情的诗人,你有火一般炽热的心!
宽大的树叶为人们遮荫,欢快的小鸟为人们吟唱,漫天的骤雨为人们洗涤,火热的骄阳为人们鼓劲。树叶、小鸟、骤雨、骄阳,都是夏,你谱写的乐章!
点评:笔力雄健,大气洒脱,色彩浓郁,节奏鲜明,思路开阔,结构严谨,感染力极强。想象力丰富,几达刘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之境界,体现出一派行云流水般的风格。真乃一篇妙绝
之美文。(指导老师:张健刚) 越 巫 遇 鬼 记
马集初中三(5)班 彭 耀
天际的最后一抹斜阳隐去了,大地上的一切也渐渐融入了沉沉的夜幕。只有远处的村落里还泛着几点明光,时而传来几声狗叫。夜静悄悄的,一条让蓊蓊郁郁的树木吞去的小路上,杳无人迹……
在这路边的树上,偶有圆小脑袋探出,四下一望又缩了回去。这是一群顽劣之至的少年。沙……沙……沙……来了!一个腆着肚子,颇带几分醉意的人,一步长,一步短的向这边走来。他就是狂言“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的越巫。显然,他刚刚做成了一桩“生意”。越发高兴之际,他哼起了无人听过的小曲
儿,可他万万没想到,此时,这条小路上正酝酿着什么。
哗……一位少年故意踩响了树枝,越巫的小曲儿戛然而止,他警觉地四下搜索了一番并下意识地摸了摸随身携带的角和铃。“……庸人自扰之。”他心里想着,便干咳两声为自己壮胆。
谁知刚走几步,唿唿啦啦……响声不断,在静寂的夜里,声音尤其清厉,令人毛骨悚然。他暗忖:“莫不是遇上了鬼。”他猛打了一个惊悸,慌忙伸进褡裢摸出治鬼宝物——角和铃,他急急地摇铃吹角……
越巫窃喜,“这……这鬼让我给……给镇住了。”
令越巫胆颤心惊的鬼声如按入水中的皮球,一会儿又浮了上来——鬼声又起,他迭迭叫惨,“遇到大鬼了”,“张天师呀,救救我”,那躲在树中的一个男孩忍不住笑了几串,越巫的心收得更紧了,他脚步错乱,如同困于笼中的野兔的窜蹦。醉意全消,只剩恐惧的越巫此时竟连角也吹不响了。
越巫人到中年,身强力壮,却以治鬼祛病为幌,骗人钱财,村中的少年深恨不已,决定给他一点儿惩罚,就分别藏在相距不远的树上,向下扔砂石。
这不,“鬼声又一次响起,越巫瑟瑟发抖,角掉在了地上,想摇铃,铃也掉了,他仿佛失了护身符似的,又如掉进了鬼窟一般,甚至连自己的脚步声,也当作了鬼声了。
他的心弦即将绷断。
第二天,听说越巫死了,全身发青,据说胆的颜色也为青绿色。 清晨的小路上,砂石静静地躺着,懒洋洋的。一阵大风刮过,树叶簌簌地响着,仿佛在嘲笑着什么似的。
点评:此为由《世说新语》之《越巫》为材料的想象作文,本文
思路清晰,结构谨严新巧。亦能寄讽喻于生动新奇的描绘之中。 (指导老师:黄峻)
春 雨
马集初中三(4)班 孙汇
一场如烟似雾,笼罩万物的春雨降临了。苏醒了的大地,睁开了惊喜的眼睛,无声地享受着春雨的滋润。雨湿了山、湿了地、湿了树 、湿了草,也湿润了人们的心田。
我倚在窗前,看着春雨,我独钟情于这似有似无、细如丝而又绵绵不尽的的春雨的景致。站在凉丝丝的雨中,一股清新沁入心田.闻着到处散发出泥土芳香气息的空气,我感觉真好!新年竟是在春雨的洗礼中到来的,世间万物都得到了春雨的滋润,我想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走向后院看那株月季花,枝头上已长出了片片新叶,一个小小的、包得紧紧的花蕾已露了出来。春雨染“绿”的又何止是一株月季花呢? 抬眼望去,远处的田地里都是满目清新的“绿”,万顷碧绿的麦苗,在春风拂抚下,一起一伏,好似碧绿的大海,又好似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是春雨洗净了大自然身上的尘埃,万物才泛上一层诱人的绿光。
不知是渴望还是企慕,看着此景,我真想,真想拥抱这无边的“绿”,这笼罩在春雨中的“绿”。透过雨幕,那春雨的大路上,五颜六色的雨伞组成了一条缓缓流动的彩带,人们在春雨的沐浴下,轻松的走向自己的岗位,开始了这一年的工作。
春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给人们带来“绿”的遐想……下吧,春雨,大树要发芽;下吧,春雨,麦苗要生长;下吧,春雨,花儿要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