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一、太极之意

太极一词已家喻户晓,如果问太极是什么?可能一般人回答不出来。在太极拳的理论中有“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阳合为太极,太极分为阴阳”“动静便是阴阳,阴阳便是太极”“一阴一阳,一太极…‘一圈一太极…‘处处是阴阳,处处是太极”等论述,但这些论述,都没有讲出太极的真意。太极的真意是什么?唐代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合为一,即太初太一也。”(《周易正义》)。在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是由什么气混而为一的呢?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元气“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这就是说,元气是由清浊之气混而为一的气体。清气是生天的物质,浊气是生地的物质。清气属阳,浊气属阴,故清浊之气也称阴阳之气。“太初太一也”是指宇宙初期只有清浊阴阳之气混而为一的元气。所以南宋朱熹说:“天地初间,只有阴阳之气。”那么太极是什么呢?太极就是天地未分之前,清浊阴阳之气混而为一的元气,简称太极元气。太极元气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宇宙初期的星云。星云生天体,太极元气生天地,这是异曲同工。所以说,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的宇宙,元气是太极的实体。陈鑫说:“太极是体,阴阳是体中之气。”(《太极拳推原》)。故日:“太极是宇宙的本体和起源。”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二、太极之理

太极之理是什么呢?春秋时孔子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上传》)。这就是说,太极之理是太极生两仪,两仪即天地,天属阳,地属阴,故两仪也称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天地分开之后的事物,在本文不加论述。本文论述的是太极生两仪。太极生两仪是太极自身发展变

化之理。太极如何生两仪?北宋周敦颐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图说》)。这两句话的内容分解如下。 1.“无极而太极”是无极生太极。所以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无极为宇宙初始的混沌气,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清浊阴阳之气混而为一的元气。太极元气是由无极混沌之气演化而来的,故日:“无极而太极”。

2.“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太极元气在旋转运动中生两仪的理论。周敦颐说的“动和静”是指太极元气运动的两个过程。一种运动过程是“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这种运动过程是太极元气运动从极慢开始,逐渐匀加速,一直到最快至极,称之为“动”在“动”的运动过程中,生天的清阳之气生长,故日“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是太极元气运动快速到极点时向“静”转化,故日“动极而静”。再一种运动过程是“静而生阴,静极复动”,这种运动过程是太极元气运动从极快开始,逐渐匀减速,一直到最慢至极,称之为

“静”。在“静”的运动过程中,生地的浊阴之气生长,故日“静而生阴”。“静极复功”是太极元气运动慢速到极点时向“动”转化,故日“静极复动”。至于“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说明太极元气运动是由极慢到极快到极慢“动和静”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消长平衡的旋转转圈运动。在太极元气运动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动和静”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消长平衡的旋转转圈运动中,生天的清阳之气和生地的浊阴之气,都不断地生长,一直到清阳之气生成为天、浊阴之气生成为地时,称之为“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3.“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是太极元气生出了两仪。“分阴分阳”为天地分开,天地分开为后天,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为先天。“两仪立焉”为天地立焉。天地立焉为天地分开之后的宇宙。天地分开之后的宇宙运动为天体运动,天地未分之前的宇宙运动为太极元气运动。太极元气运动是以太极元气团中心为轴带动太极元气团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动和静”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消长平衡的旋转转圈运动。天体运动是以恒星为轴带动行星周而复始

的旋转转圈运动。以太阳系为例,太阳是恒星,地球等九大行星都是围绕太阳周而复始的旋转转圈运动。天文学告诉我们,地球离太阳有近日点和远日点,近日点地球运动快,远日点地球运动慢。那么,近日点就是快极,远日点就是慢极。这说明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也是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动和静”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消长平衡的旋转转圈运动。由此可知,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是太极元气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天文学还告诉我们,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演化而成的,星云中心部形成为太阳,星云周围部形成为地球等九大行星。我们也可以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太极元气演化而成的,太极元气团中心部形成为太阳,太极元气团周围部形成为地球等九大行星。所以说,太极元气可视为宇宙初期的星云。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三、太极拳运动的理法依据

太极拳运动的理法依据是太极旋转运动论。太极运动是以太极元气团体中心为轴带动太极元气团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动和静”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消长平衡的旋转转圈运动。常言道:“太极拳与太极同道。”人体中心在腰部,太极拳运动就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动和静”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快慢消长平衡的旋转画圈运动。这是符合太极运动之理的运动,故拳名太极拳。太极拳套路是由各种招式组成的,各种招式是由各种动作组成的,各种动作都有一定的攻防含意。具有攻防含意的动作为实,过渡动作或辅助动作为虚;重心在脚上的脚为实,重心不在脚上的脚为虚。所以说,太极拳运动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由极虚到极实由极实到极虚“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消长平衡的旋转画圈运动。在太极拳运动中,太极拳家把“由极虚到极实由极实到极虚”两种运动过程,用由极柔到极刚由极刚到极柔两种劲力过程来代替。太极拳家还把“快慢消长平衡的旋转画圈运动”,用快慢匀速的画圈运动来代替。因此,太极拳运动就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由极柔到极刚由极刚到极柔“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匀速的旋转画圈运动。虽然太极拳运动的说法有所不同,但都是与太极独特运动论同道,在太极拳运动中,这几种说法可以灵活应用。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四、太极拳运动的方式

太极拳运动的方式是以腰作轴带动肢体连绵不断的屈伸旋转的快慢匀速的画圈运动。在太极拳运动方式中,有两种转动形式,一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的转动;二是肢体做动作的屈伸旋转运动的转动。这两种转动在太极拳运动中缺一不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的转动是代表太极运动的方式,肢体屈伸旋转的运动是代表做动作的转动。所以说,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运动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旋转运动为公转,肢体自身屈伸旋转地做动作为自转。太极拳运动要求用公转带动自转,自转随公转运转,才能符合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的画圈运动。从太极拳运动的方式来说,按照太极拳动作的具体做法运动,还不能称之为太极拳运动,只有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的运动方式是太极拳运动的纲。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五、太极拳运动的原则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六、太极拳运动的性能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七、太极运动的特点和特征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的快慢匀速的画圈运动。是太极拳运动的独特之处,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地方。这种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的快慢匀速画圈运动是太极拳运动的主体,它在太极拳运动中起着主要作用。练太极抓住了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的快慢匀速的画圈运动,就能突出太极拳运动的个性,练出特色。

1.轻松柔和的做法。

太极拳动作要求轻松柔和的依据是太极元气团的形态相貌。太极元气团的形态相貌是轻松柔和的,快慢匀速的协调运动状态。所以练太极拳要求动作要轻松柔和,身心都要放松,不要紧张,也不要存有杂念。做动作时要求轻而不飘,松而不散,柔而不软,和而不乱,上下协调匀速运动,就能达到轻松柔和的动态形象。

2.圆活自然的做法。

圆活自然是太极元气团运动的自然状态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应用。做动作时不要直来直去,也不能用拙力,而要随着腰轴自然的转动,

带动肢体自然屈伸旋转的匀速动作,就能表现出圆活自然的体态风貌。

3.上下相随的做法。

上下相随的理论依据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的动作”。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运动的程序是由腰轴转动带动躯干运动,再由躯干转动带动下肢和上肢的运动。这种传承转带动作,能使肢体运动形成上下相随、全身协调的运动。练太极拳按照源动腰脊转股肱的运动法则运动,就能达到上身运动和下身运动协调统一,形成上下相随的动态形象。

4.连绵不断的做法。

连绵不断的理论依据是太极拳运动有“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所以太极拳运动中能够表现出连绵不断的运动动态形象。做动作时要—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进行,中间不能间断,也不能停顿,那就是在上—个动作到位时,在似停非停之际接做下一个动作,每—个动作都能如此,就能在太极拳运动中表现出连绵不断的动态形象。

5.虚实分明的做法。

虚实分明就是虚的动作与实的动作要分清楚。不能把虚的动作当作实的动作,也不能把实的动作当作虚的动作。虚实是术之理,具有攻防含意的动作为实,过渡动作或辅助的作为虚,重心在脚上的脚为实,重心不在脚上的脚为虚,只有知其动作的虚实属性,才能在练拳中作到虚实分明。

6.刚柔相济的做法。

刚柔相济的理由是太极拳运动有“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由极虚到极实的过程,做动作时,刚劲渐渐长足,柔劲渐渐消尽;由极实到极虚的过程,柔劲渐渐长足,刚劲渐渐消尽。由于太极拳运动有由极柔到极刚由极刚到极柔“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匀速的画圈运动,所以在太极拳运动中能够表现出刚柔相济的运动形象。

7.螺旋缠绕的做法。

螺旋缠绕的理论依据是太极拳运动有以腰为轴带动肢体运动的转动和肢体做动作屈伸旋转运动的转动。由于这两种转动,在太极拳运动中就能形成螺旋缠绕的运动。由于螺旋缠绕的运动,所以有螺旋缠绕的动态形象。坚持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的画圈运动,就能在太极拳运动中出现螺旋缠绕的动态形象。

8.运动抽丝的做法。

由于太极拳运动是快慢匀速的运动,就能产生运劲抽丝的动态形象。快慢匀速运动有两个过程,由极慢到极快是逐渐匀加速,一直到最陕至极,称之为快长慢消过程,快长的量与慢消的量相等;由极快到慢是逐渐匀减速,一直到最慢至极,称之为慢长快消过程,慢长的量与快消的量相等。由于太极拳运动是快慢消长平衡运动,所以在太极拳运动中能够出现运动抽丝的现象。

看了“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文章的人还看了: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 

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太极拳中的运动之理一、太极之意太极一词已家喻户晓,如果问太极是什么?可能一般人回答不出来。在太极拳的理论中有“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阳合为太极,太极分为阴阳”“动静便是阴阳,阴阳便是太极”“一阴一阳,一太极…‘一圈一太极…‘处处是阴阳,处处是太极”等论述,但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je6c88ah29d31q9p63i6j6mw9sjow00dn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