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水利
农业综述
【概况】 2015 年,XX市乡镇个数23个、村民委员会341 个、居民委员会54 个、村民小组7121 个。
全市农业人口96.02 万人,乡(镇)村劳动力资源数56.49 万人,乡(镇)村从业人员52.59 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31.99万人。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40 万公顷,同比增加0.6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1 万公顷(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94 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1.03 万公顷、豆类播种面积0.16 万公顷、薯类播种面积1.87 万公顷),同比增长7.14%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23万公顷(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70万公顷、甘蔗播种面积3.01 万公顷、木薯播种面积1.46 万公顷),同比减少1.08% ;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4.16万公顷(其中蔬菜播种面积3.69 万公顷、西瓜0.29 万公顷),同比增长2.22%。年末果园面积1.49 万公顷。
全市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分别是:粮食38.74 万吨,同比增长1.03%;油料4.90万吨,同比增长4.71% ;甘蔗225.59万吨,同比减少0.07% ;木薯12.44 万吨,同比增长3.02%;蔬菜80.01 万吨,同比增长3.05% ;水果10.21 万吨,同比减少10.7%。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4.38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3.44%。其中,农业产值52.61 亿元,同比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9923 元,同比增长9.3%。 (郑海娜)
【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2015 年,除继续完成2014 年确定的XX县沙岗镇、XX区平阳镇、XX区驿马街道办事处、XX区南康镇4 个试点乡镇的确权任务外,新增加XX县乌家镇、星岛湖乡,XX区高德街道办事处,XX区福成镇、银滩镇,XX区兴港镇作为整镇推进试点,XX区作为整区推进试点。全部试点乡镇涉及105 个村委7.5 万户农户,涉及3.06 万公顷耕地。其中2014年的试点乡镇已完成承包关系调查及地块调查,全面进入颁证阶段,可颁发确权登记证书22015 本,占应发证书农户数的92% ;2015 年的试点乡镇完成承包关系调查41088 户,占总农户数的80%,完成地块调查面积10254.47 公顷,占总承包面积的48% ;XX区与XX区进入颁证阶段。XX区平阳镇、XX县沙岗镇在11 月全区督查中被自治区检查组评为优秀乡镇,全市确权工作在自治区绩效考核中获满分。 农村土地流转 截至2015 年末,全市农户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不包括林地)1.4 万公顷,流转率16%,包括:旱地流转面积0.85 万公顷,水田0.37万公顷,荒坡地0.19 万公顷;涉及农户24 万户。从土地流转的方式看,出租占流转面积的46.7%,转包的占35.9%,转让的占6%,入股的占2.7%,其他方式的占8.7%。3.33 公顷以上连片土地流转共0.44 万公顷,涉及农户1.5 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3%。土地流转推动形成30 多个高效设施农业基地,全市有43 家龙头企业、15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0 家工商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农民减负工作 截至2015 年8月30 日的统计,全市落实惠农资金9750 万元。其中,粮食直补240 万元,农资综合补贴6800 万元,粮种补贴1300 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100 万元,农村公益林补助60 万元,农村沼气池补助250 万元。9 月,XX市开展涉农乱收费、乱摊派清理整顿。检查情况如下:在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殡葬服务、农业用水用电及其他收费领域没有发现乱收费情况;应由财政承担或配套的公益事业项目和服务费用没有向村级组织转嫁;行政事业单位和团体、中介组织、达标升级等方面未发现有乱收
费行为。
【农业产业化建设】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龙头企业+ 合作社+ 家庭农场”“公司+ 合作社+ 家庭农场+ 农户”等多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发展一批基础夯实、充满活力的龙头企业。全市通过市级以上政府批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 家,包括国家级2 家、自治区16 家,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休闲观光等5 大领域。销售收入超5 亿元以上的3 家,超亿元以上的15 家。北海保通冷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田野科技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完成了中小企业板块上市,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工9 万多户走产业路子,带动农民年增收超千元。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发展。2015 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全市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58家,获得国家级示范社6 家、自治区示范社29 家。其中从事种植业162 家、养殖业122 家、服务业55 家。实有成员13665 人,带动农户3 万多户;实行盈余返还的合作社135 家。三是家庭农场成长。家庭农场已发展到110家,其中从事种植业36 家,养殖业40家,种养结合34 家;经营耕地总面积607.27 公顷,劳动力总数1881 人。四是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成生效。市、县(区)级财政、农业经营主体投入等各类资金共1.3 亿元,创建4 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在XX县乌家镇建立以柑橘和香蕉为主导产业的XX县利添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在XX县石湾镇建立以豇豆为主导产业的XX县豇豆产业(核心)示范区;在XX区宁海村建立以大棚果蔬为主导产业的XX区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在XX区鲤鱼地建立以罗汉松为主导产业的银海罗汉松种植(核心)示范区。XX区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先后通过市、自治区的考核验收,建有200 公顷果蔬大棚核心区,新增农产品交易信息服务中心、预冷库、农药残留检测室、气象监测服务站等基础设施,硬化道路、投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铺设田间供水管道等,培育的“北甜一号”哈密瓜,被自治区审定为优质新品种,主导产品哈密瓜、辣椒和黄瓜每年种植两造,每亩年产值3 万多元。核心区内4 个自然村86% 以上的村民参与了示范区大棚果蔬种植,2015 年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12 元,比所在乡镇高58.5%。合浦利添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被评为市级示范区,建成201 公顷水果核心示范区,示范区内着力打造“两业五区”布局,即形成柑橘种植业(143.33公顷)和香蕉种植业(66.67 公顷),建成智能农业展示区、苗木繁育区、科普教育区、标准化种植技术展示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与产后加工处理区等5 个功能区,其中水果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香蕉、柑橘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新雅奇”牌柑橘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示范区内柑橘平均亩产1350 千克,总产值14512.5 万元;香蕉平均亩产3450 千克,总产值达1104万元。 (张 悦)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2015 年,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参加广西第八届名特优(北京)农产品交易会和第九届广西(桂林)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10月10 日— 13 日,组织11 家企业、合作社,选送代表北海特色的珍珠、海产品、果蔬、深加工食品四大类103 个品种参加广西第八届名特优(北京)农产品交易会,销售额达36.85 万元,现场签订销意销售合同金额为944 万元。12 月9 日—13 日,组织25 家企业、合作社,选送代表北海特色的珍珠、海产品、果蔬、深加工食品四大类150多个品种参加第九届广西(桂林)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销售额达218.99万元,现场签订销意销售合同金额为2083.8 万元,同时推介一批项目。5月份在广西农业信息网举办“2015 年XX市春夏农产品网上展销节”。
(叶桂娟)
【农业执法】 2015 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市农业局继续抓农业综合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办公条件和执法条件进一步改善,县区相继成立农业综
合行政执法大队。开展全市性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年内出动执法人员2806 人次,整顿市场182 个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2443 个次,查处不合格农资45174.85 千克,立案81起。抓案件质量成效显著,全市农业执法处罚案卷质量逐年提高,2007—2012 年、2014— 2015 年XX市农业执法处罚案卷共八年获自治区优秀农业执法处罚案卷。加强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和“送法下乡”活动。全年共出动宣传车23 辆次,牵挂过街横幅、张贴标语16 条,发放宣传资料14.1万份。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全年完成种子、农药和肥料产品质量抽检共72 个,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依法做出处理。 (陈锦科)
【清洁田园】 2015 年,市农业局深入开展“四大行动”:农业生产垃圾大清理、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大培训和推广、农业生产污染源头大整治和农业政策法规大宣讲、重点抓好“二区”[即XX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和合浦利添夏橙核心示范区]建设和辐射周边村屯及农业示范基地的“清洁田园”活动。一是开展“田间废弃物清捡工程”。发动农民积极参与主要针对农药袋、肥料包装袋、废弃塑料秧盘、废弃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田间地头顺手捡”集中行动,共有40 万人次农民参与活动,清捡农田面积5.02万公顷。二是强化清洁田园主推技术推广。全年共培训农民11.47 万人次,发放资料7.9 万多份。重点推广高效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节水灌溉、绿色植保、无公害生产、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推广清洁田园技术十项,清洁技术推广面积8.99 万公顷。三是巩固和提升原有的清洁田园示范点。抓好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资经营户清洁田园示范点的创建。以核心示范区为带动及辐射周边基地及村庄,建立清洁田园示范基地10 个,清洁田园示范村5 条。四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开展农业生产污染源头大整治行动,加大对重点市场、重点地区的检查频次和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对农田和水源保护区水源的污染,改善水源生态环境。举办农业执法人员培训班4 期,培训市和县区农产品质量分管领导、监管人员及检测人员共220 人次,发放材料4000 多份。五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道路硬化建设。2015 年,市农业局扶持建设乡村硬化道路4.38 千米。 (赵秀河)
农业科技
【科教培训】 2015 年,全市农业部门采取授课讲解与现场示范相结合、重点推广高效设施农业栽培、间套种、节水灌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的农业适用和清洁生产技术,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年内,全市培训农民3.2 万人次。一是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专家课堂讲授、现场手把手示范、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互动等方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二是开展村“两委”干部大培训。年内全市共培训400 人,其中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党组织书记50 名、农村新经济社会组织负责人50 名、种养大户300名。三是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开展专项种养大户培训3600 人,创业就业技能培训360 人次,非公组织负责人培训300 人。四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015 年XX县、XX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项目,共培训400 人,其中生产经营型350人、社会服务型50 人。五是开展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招生培养工作。以XX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阵地,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多种途径开展全市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2015 年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招生招收学员488 人,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86%。 (叶桂娟)
【农业良种良法推广】 2015 年XX市超级稻种植面积1.81 万公顷,主要推广Y 两优302、Y 两优143 等超级稻品种,应用编织布隔层育秧、测土配方施肥、水气平衡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集成栽培技术,提高单产、水稻品质和效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粮食生产增产增收。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广“三避”(避雨、避寒、避晒)技术,形成以普通大棚、小拱棚为主,智能温室大棚为辅的大棚种植格局,设施农业面积1 万公顷,年亩产值普遍超过1.5 万元。全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33 万公顷,大力推广覆盖栽培(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深耕深松,微灌(微喷、滴灌)、滴灌施肥(水肥一体化)、水稻旱育秧与浅湿控制灌溉(半旱式节水栽培)等节水农业技术应用。2015 年XX市农田节水技术应用面积6.4 万公顷(水肥一体化0.47 万公顷),甘蔗、西瓜、香蕉等农作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比常规灌溉的可增产30% 以上,节肥20% 以上,效果显著。全市完成绿肥种植面积0.13 万公顷,推广秸杆还田技术3.35 万公顷,实施中低产田改良0.61 万公顷,完成酸化土改良0.2万公顷。 (梁丽萍)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与检疫】 2015 年,全市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总体属中等年份,发生面积及程度比上年同期稍轻,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38.7 万公顷次,其中病害发生7.25 万公顷次、虫害16.9 万公顷次、农田草害8.83 万公顷次、鼠害5.28 万公顷次、螺害0.44 万公顷次。全年防治面积38.37 万公顷次,挽回作物损失20.76 万吨,实际损失1.42 万吨。重大病虫发生概况:水稻“两迁”害虫中等偏轻发生,纹枯病中等发生,稻瘟病中等偏轻发生,“南矮”在局部田块零星发生;甘蔗螟虫、蓟马中等发生;花生根腐病、根线虫中等发生;蔬菜、瓜类病虫中等偏重特别是香瓜白粉病、番茄青枯病、豇豆蓟马偏重发生;农田草害及鼠害中等偏重发生,呈逐年上升态势。
【植物检疫】 2015 年,XX县乌家镇西瓜苗发生检疫性病害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全市部分农区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红火蚁疫情,疫情得到妥善处置。全市共实施调运检疫178 批次,种子种苗良种繁育产地检疫50 多公顷,市场种子检疫50 多批次。(沈小英)
【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5 年,市农业局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无公害农产品和无公害生产基地;加强农资打假执法检查,案件查处力度;加强蔬菜水果监测,加大对全市主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主要农贸市场、超市实行蔬菜质量监督抽检的监测密度等措施,对农产品生产的过程实行全程监管,特别是重点对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年市县(区)例行监测9504 个,合格率99.73% ;乡镇监测样品18945 个,合格率99.87%。定量检测(色谱检测法)835 个,合格率98.80%。其中水果检测样品174 个,合格率98.85% ;蔬菜检测样品661 个,合格率98.79%。年内,全市通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基地35 个,认证产品66 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企业4 家,绿色食品5 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企业1 家,有机农产品1 个。经农业部登记地理标志种植业类农产品1 个。全市通过自治区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3.7 万公顷,涵盖了油料、蔬菜、粮食、水果等四大类。 (陈锦科)
种 植 业
【粮油生产】 2015 年,全市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1 万公
顷,同比增长1.8% ;单产4838 公斤/ 公顷;总产量38.74 万吨,同比增长1.03%。其中水稻面积4.94万公顷,单产5405 公斤/ 公顷,总产量26.69 万吨;玉米1.03 万公顷,单产5021 公斤/ 公顷,总产量5.18 万吨;油料作物面积1.70 万公顷,单产2895公斤/ 公顷,总产量4.91 万吨。
【甘蔗生产】 2015 年,XX市开展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全市糖料蔗生产发展。全市甘蔗种植面积3.01 万公顷,单产7.51 万公斤/ 公顷,总产量225.59 万吨,同比减少4.56%、同比增长4.7%、同比减少0.07%。其中糖料蔗面积2.98 万公顷,单产7.49 万公斤/ 公顷,总产量223.62 万吨;果蔗面积216 公顷,单产9.13 万公斤/ 公顷,总产量1.97 万吨。2015/2016 年榨季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为每吨450 元,与每吨一级白砂糖平均含税销售价格5900 元挂钩联动,挂钩联动系数6% ;桂柳2 号,桂柳05136,粤糖93/159,粤糖00/236,粤糖60 号等5 个品种加价30 元/ 吨。(黄 勇)
【蔬菜生产】 2015 年,XX市蔬菜种植面积36931 公顷,同比增长1.6% ;总产量80.01 万吨,同比增长3.05% ;总产值21.28 亿元,同比增长3.37%。农民人均蔬菜收入2086 元,比上年减少54 元。西香瓜种植面积4544 公顷,同比增长7.45% ;总产量113944吨,同比增长2.07%。XX市蔬菜生产区域布局基本形成,以常乐、石康、石湾等镇为中心的无公害豇豆、四季豆生产基地;以XX区兴港、XX区福成、XX区平阳、XX区高德办等镇(办事处)为中心的大棚设施蔬菜基地;以XX县廉州镇,XX区驿马、高德、地角和XX区南康等镇(办事处)为中心的根茎类、叶菜类蔬菜基地;以XX区南康镇为中心的南瓜、辣椒基地等一大批规模种植、“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或“多镇一业”的区域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产量占全市蔬菜总产量的50% 以上。全市栽植蔬菜有100 多个品种,满足市场需求。逐步发展形成以福成镇宁海村、古城村、三合口村,平阳镇平阳村、东星村、孙东村,石康镇大庄江村、红碑城村等高效设施农业基地30 多个,辐射带动全市发展高效设施面积1.03 万公顷,每亩大棚实现年均纯收入2.22 万元以上,各级农业部门推广先进科学栽培技术和生物农药,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制度,实现田头固定监测和例行机动检测结合。
【水果生产】 2015 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14936 公顷,同比增长1.08% ;水果总产量10.21 万吨,同比减少10.7% ;全市水果总产值4.66 万亿元,同比减少2.78% ;农民人均水果收入456 元,同比减少8.43%。其中:荔枝面积2803 公顷,同比增长1.37%,产量9843 吨,同比增长1.78% ;龙眼面积4452 公顷,同比减少0.40% ;产量14850 吨,同比增长2.69% ;蕉类面积2574 公顷,同比增长1.58%,产量28657 吨,同比增长14.22% ;柑橙面积2963 公顷,同比增长1.36%,产量30724 吨,同比减少31.89% ;其他水果面积1356 公顷,同比增长4.38%,产量10669 吨,同比减少0.75%。年内,实施“特色果业提升工程”建设,在水果结构调整、新品种引进推广、水果标准园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均有所突破。2015 年全市水果优质果品率69%,比上年提高6.15%。良种覆盖率93.1%。完成果树品种结构调整及高接换种面积200 公顷,“三避”技术推广应用面积9533 公顷。间套种技术推广面积1880 公顷,节水灌溉技术3020 公顷。此外,围绕创建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市要求,抓好利添有机柑橘、香山鸡嘴荔、涠洲火山香蕉、六湖火龙果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设;发展水果精深加工业,加大果园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开发力度,延长水果产业链。 (吴优利)
农业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