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溪老街的保护与发展工作
摘要 玉溪老街是当地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开展科学和规范的老街保护工作,才能为老街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驱动力。本文从老街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意义与原则入手,简要分析了玉溪老街的特点,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当前玉溪老街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建议。
关键词 玉溪老街 保护与发展 建筑修缮 文化传承
引言
玉溪老街拥有独特的审美与人文价值,针对目前玉溪老街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两类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形成基本的系统性认知。而后结合案例研讨,开展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对玉溪老街在当前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以期结合老街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老街保护与发展相关概念简述 (一)老街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意义
老街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资源,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与物质资源。开展老街保护与发展工作,不仅可以维系老街的原始风貌,传承其背后的文化资源,更可以在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使老街焕发出新的活力,提升老街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其生活环境,使老街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充分激发其内部发展动力,为老街的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二)老街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开展老街保护与发展工作时,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发展原则。在工作中,不仅要充分结合老街的发展现状,更要形成制度优势,在充分尊重老街原有生态的基础上,以科学的管理技术为老街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玉溪老街基本概况 (一)临水而建
很多玉溪老街是临水而建,这些街道被纵横交错的水域包围环绕,交织的水
域为老街增添了自然恬淡的古朴氛围,也形成了独特的南方建筑群景观,为老街区域增添了观赏性因素。 (二)建筑精美 1. 建筑形态古朴
精美的建筑是老街地区的重要标志。玉溪老街的古朴建筑,大多仍然保持着原有风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美学价值。玉溪老街的建筑多为合院式房屋建筑。一般以间为单位,组成三间单幢建筑,而后将其合围成一个独立的院落建筑。“一字型独坊房”、“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三间六耳下花厅”、“四马推车”等民间合院式建筑类型,是玉溪老街建筑形态的主要构成。[2]而一些临街的商用建筑则在形态上也存在显著特色。玉溪老街的临街店铺定格多为样式独特的两三层的土墙木楼,上层大多供人居住,微微向外挺出,并有样式不同的垂柱,下层是商铺,缩进一点。各户店铺之间,有风火墙相隔。[1]这种单檐垂柱重楼为主的临街铺面,是与溪老街区域常见的经典建筑形式。 2. 建筑格局特色显著
玉溪老街的建筑格局与内陆城镇的传统建筑布局存在一定差异,其建筑格局特色较为显著。玉溪老街的建筑在布局上多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即以山水为天然格局分配屏障,这种建筑设计既与当地传统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又饱含着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一的情怀,传递着玉溪老街古朴的生活理念。玉溪老街的建筑布局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功能区分别,建筑围绕主要街道临街、临水而设立,次要街道围绕着主要街道向老街区域外围辐射,形成了如蛛网一般的错中复杂的建筑分布群。水渠穿过各个建筑区,支流不断分开聚合,各个建筑群规模不一,环绕水域而建,形成了独特的老街建筑布局特征。 3. 建筑装饰精美
玉溪老街的建筑在装饰诉说着老街背后蕴藏的古朴历史与风土人情,是属于老街的一笔宝贵财富。玉溪老街建筑的装饰主要为木雕,石雕艺术,与我国江南古镇老街的雕刻建筑装饰不同,玉溪老街建筑在装饰内容上更多地反映着当地的风土民情,栩栩如生的雕刻装饰默默讲述着当地的传统民俗故事,传递着当地的民族文化。在装饰技巧上,玉溪老街的木雕艺术则更强调技术性与丰富性,在十厘米左右的木板上,雕刻装饰可以达到三重甚至五重。
(三)民风古朴
玉溪老街传承着典型的当地文化,民风古朴,氛围恬静,是玉溪老街地区的突出人文氛围。由于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玉溪老街地区的文化生态链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当地原住居民基本传承着当地的原生态生活方式,这使得玉溪老街区域保有着一种如世外桃源般的恬淡、安然与静谧。 (四)人口老龄化显著
生活在老街区域的常驻人口,呈现出显著的老龄化结构,这与老街的生活方式、发展现状关联紧密。目前,玉溪老街没有像其他热门旅游景点那样对自身进行系统性包装,并将老街区域全面向外部开放,将其正式作为旅游景点开发,老街地区的经济结构仍然十分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这使得老街地区人均收入较低,青壮年劳动力纷纷离开老街,去外地工作,仍留在老街生活的人群,便以老年人为主。且由于文化宣传与教育工作的不到位,生活在老街的青年人与儿童对老街文化的接受度与认知度均较低,这不利于维系老街文化,也加剧了青年人口离居问题。
三、玉溪老街目前存在的主要发展问题 (一)街区建设混乱
玉溪老街虽然没有被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却也经历了多次改建、扩建工程。原生态的玉溪老街多为邻水而建,其街区结构多依据自然资源的走向而建,与之天然契合,整体结构紧密,而扩建、重建工作则打破了原有的自然平衡结构,削弱了老街区域的整体美感。此外,老街作为正在被当地居民使用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聚集区,它与其他静态旅游资源在发展诉求上存在一定差异。老街作为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必然要承担起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生产需要的责任,发挥它的生活化作用。目前,玉溪老街基本没有对其街区发展进行整体上的系统性规划,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基本划分,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需要,对街区结构与功能建设进行科学规划,使得很多老街的街区建设十分混乱,各类摊贩沿街贩卖商品,临街商铺随意占道售卖商品,早市、夜市缺乏治理等问题十分严重,这不仅降低了玉溪老街的文化传承与审美价值,更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消极影响。 (二)基础设施匮乏
基础设施匮乏,也是玉溪老街面临的主要问题。很多老街民居修建年代久远,内部设施年久失修,人居环境十分简陋。老街居民住宅大多仍旧保持当时的格局与其他设计条件,在采光,通风,房屋结构设计等方面均存在突出问题。此外,老街区域的外部基础设施也十分简陋,输水管道随意铺设,管道线路混乱等问题较为普遍。随着居民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和外部环境的变迁,老街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要求,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 (三)后期修缮不当
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在几次城区改建工作中,对玉溪老街区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缮,拆迁与改建,并在原有街区基础上进行了新城区建设工作。这些建设工作改变了老街的基本建筑结构分布,也对老街的传统风貌产生了影响。新城区与老城区在建筑布局,建筑材料使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新老城区在建筑区域衔接上契合度较低,使老街的原生美感遭到了一定破坏。另一方面,老街居民自发进行的一些小规模建筑修缮工作,所采用的材料和设计方法均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这类修缮工作对老街形态造成了一定破坏,反而给老街建筑群带来了消极影响。
四、保护与发展玉溪老街的基本策略 (一)强化居民的主体地位
老街居民是老街区域的生活主体,在保护与发展老街区域的工作中强调当地居民的主体地位,是一种人文精神,也是一种发展理念。相较于其他静态资源,老街区域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即老街还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对于外部欣赏者与管理者来说,老街资源是一种文化资源,审美学与文化特性是其核心特质,而对当地居民来说,承载其基本的物质生活,才是老街对他们的核心意义。因而在保护与发展老街区域时,不仅要从城市规划,文化传承等角度出发开展工作,也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在工作中要充分平衡这两类理念。 (二)坚持可持续保护与发展原则
老街不是一种简单的静态旅游与人文资源,老街的发展轨迹具有内生性特点,推动老街区域发展,要充分激发老街区域的内生资源能力,使老街区域在螺旋式发展中形成良性循环,而不能像管理静态资源那样用财政资金对其进行单向
式管理和支持,这样的管理方法会使老街区域逐渐丧失自身的发展驱动能力,打破老街区域的发展循环,削弱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在老街区域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各类有效资源的基本情况,结合实践,对老街区域进行分批次,小规模的后期修缮工作,充分考虑到发展资源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并维系外部物质空间与内部人文理念的可持续性。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是保护与发展老街区域的重要策略。一方面,要尽力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基本物质生活环境,在不对老街建筑传统风貌产生消极影响的基础上,对老旧建筑进行基本的内部维修,以对居民建筑的采光,通风等问题进行处理,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居民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外部公共服务,完善卫生,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和应急问题处理机制。 (四)完善街区规划
提高老街街区规划的合理性,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提升管理效率,更可以驱动老街区域自我完善,形成内生发展动力。在开展街区规划工作时,要着重处理好老街商铺与摊贩管理工作。不能直接对所有依托老街区域进行经营的商贩进行取缔,可以允许一些销售带有当地传统文化色彩商品的商贩在主街区进行售卖,但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和规范工作,针对老街商贩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完善并更新相应的管理体系。
在对街区进行整体规划后,还要针对老街商贩管理工作进一步对微观区域进行规划,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要对老街的经营摊位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不能让商贩追逐个人利益而随意扩张摊位,占据老街过多面积。可以根据商贩经营的行业,制定不同的摊位规模限制要求。并根据各类商贩的基本数量划分老街摊位经营区域。每片区域中都要为摊位设计编号,并在地上划出摊位线。同一经营类目的商贩经营面积相等,保证公平。根据周边街道形态,对各经营类目下的摊位区域进行规划和嵌入,更加充分地利用地面面积。对于经营周期在一年及以上的长期经营商贩,可以在领取经营许可的时候,直接收取摊位费用,并通过抽签的方式获得摊位。对于临时性经营的商贩,管理部门则可以每天进行费用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