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名词解释 1.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2.发现法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要为学生提高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获得相应的知识,形成或改造认知结构的过程。
3.强化物: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强化物。
4.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的原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通俗讲就是:首先做我要你做的事情,然后才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
5.有意义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
6.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7.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8.认知策略:也就是学习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方法。
9.元认知策略:又称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反审认知等,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
10.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
11.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12.控制点:也叫控制源,指个体认识到的控制其行为结果的力量源泉,如果这种力量源泉来自学习者的外部,称为外部控制点;如果来自学习者自身内部,称为内部控制点。 13.移情:指设想自己处在他人位置,了解他人想法,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一种心理反应。
14. 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
15. 经典性条件作用:即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作出反应。
16. 动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的、合理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17. 归因:从字面上看即“归属原因”,是指将行为和实践的结果归属于某种原因,或寻求结果的原因。在心理学中,通常将归因理解为一个人通过知觉、思维、推理等内部心理过程,确认导致他人或自己行为或结果的原因的认知活动
18. 练习曲线:是描述动作技能随练习时间或次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图形。
19.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随着任务的不断增大,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随之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称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
精品文档
20.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填空题
1.人本主义深信,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知识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储存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3.麦基奇等人对学习策略的成分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4.自我概念是个人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看法,是个人对自己印象,包括对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与评价。
5.按照四因素说,品德包括到的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6.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时以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出版为标志的。 7.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实践叫做强化物。
8.在皮亚杰看来,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和不平衡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9.人本主义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陈述性知识,也叫做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单项选择题
1.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创始人桑代克,标志《教育心理学》问世。
2.皮亚杰认为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四类: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和平衡化。 3.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开始和结尾部分。
4.动作技能的分类:按照三个维度划分(动作的精确性、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连续性,环境的稳定性)分为三种技能(粗大动作技能和精细动作技能、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封闭性动作技能和开放性动作技能)
5.在品德心理学理论中,强调榜样,强化在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
6.描述研究时教育心理学领域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立的研究传统教育心理。 7.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史维果斯基。
8.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含有学习动机,是求知的需要。 9.观察学习也叫“替代学习”,指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 判断并改错
1.教育心理学是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教(如何教)与学(如何学)的相互作用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对)
2.学习室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潜能的暂时性变化。(错,“暂时性变化”改成“比较持久的变化”)
3.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原则,即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错,即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4.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
5.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和公正阶段。(错,应该是“皮亚杰”) 6.程序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错,应该是“陈述性知识”)
7.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错,“自我效能感”)
8.维果斯基在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认为学习室一种社会建构,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作用。(对)
9.卡特尔将智力分为两类: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对)
10.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管理,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及其利用他人的支持等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错,应该是“资源管理策略”)
.
精品文档
11.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有四个来源: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对)
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这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答: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教学与管理。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客观性原则: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和其他科学研究工作一样必须具有严肃性和严密性,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就是要坚持整体系统的观点,多层次、多侧面进行研究,不能孤立、片面、割裂地看待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和发展。
(4)教育性原则:研究者进行研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1)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分为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1相关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测验法,测验法又称心理测验。一般来说,在研究初期○
多采用相关研究,以便发现和了解有关变量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而开诊更深入,更严格的研究。○2因果研究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因果关系的探讨一般都通过实验研究来实现。
因果研究一般有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2)教育心理学的描述研究方法
描述研究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立的研究传统。教育心理学的描述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
最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访谈法、个案法与教育经验总结法等。 5.学习的类别有哪些?
答: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人类学习的结果,人的学习结果可分为以下五种:(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动作技能
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常常将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策略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及道德品质的学习。
奥素贝尔则根据学习的实现形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同时考虑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其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6.学习有哪些特点?
答: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
.
精品文档
的变化。
1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 ○
2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 ○
3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
7.学习迁移的类型:
(一)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在学习的迁移中,一种学习可能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助长作用. 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干扰或阻碍作用,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三)根据迁移的范围,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四)根据迁移的程度,迁移分为近迁移和远迁移 (五)根据迁移的路径,迁移分为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8.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有哪些? 答:(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2)能利用细微线索
(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9.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原则?
答:1、改善教学环境,营造创造氛围;2、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3、鼓励学生的独创行为;4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5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6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10.学习策略的特点?
答:(1)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 (2)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 (3)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11. 概括化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答:概括化理论是有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来的。贾德进行了一个很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贾德认为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也就越好。
12.按照四因素说,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种成分。
道德认识指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这两方面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是个人在道德情境中,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指在道德意向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
精品文档
论述题
一.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学科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揭示的心理学规律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同时,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过程中,也不断促进心理学走向应用。 (二)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有助于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更新教育观念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教育者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可以正确地评价自己,加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2)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掌握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助于广大教师正确组织教学工作,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黄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性和情景性三个方面。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信息的建构者----学习者综合、重组、转换、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新信息、新事物、新现象,或者解决新问题,最终生成个人的意义。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强调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