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 绪论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注意以下四点:

①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他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 ②教育心理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的问题,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③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但也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学习。

④学校中的教育和教学活动虽然是教与学双方共同完成的活动,但只有弄清楚了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才能知道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 所以,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其研究序列是学与教而不是教与学。 2.你认为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5个要素和3种活动过程) 5种要素:

学生:知识的主动吸纳者。学生这一要素影响教育学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群体的差异和个体差异。

教师:学生学习的的促进者、设计者、帮助者和合作者。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教学中的客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教学媒体:用于传递旨在改变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的媒体。

教学环境:学生所接触道德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物质和社会环境,前者指照明座位等。而后者指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 3种活动过程:

1 / 48

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把知识技能等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反思过程反映了教师的元认知能力。

三种过程的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而变化。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的。 4.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2)系统性原则。(把人的心理作为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系统来加以考察)(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6、中学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通过观察记录教育过程中某些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来解释研究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①观察法 ②调查法 ③个案研究法 ④行为研究

1.观察法的优点: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映真实自然。

缺点: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只能回答是什么不能回答为什么,是研究的初级阶段使用的方法。 2.调查法: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1、问卷法是课题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测验法则是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研究方法。 问卷是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它具有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取样大 问卷内容有两个部分:个人资料的问题和所要填写的问题 2、访谈法

调查法的优点: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材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

2 / 48

缺点: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3.个案研究法: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优点: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 缺点: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4.行动研究:在课堂中研究学习并与其他老师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的机会。 优点:给教师或管理者提供更具有指导性的有价值的信息, 缺点:缺乏客观性。

二.实验性研究方法: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控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①实验室实验法 ②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周期短,效果可以用仪器检测。 三.相关研究:研究者试图考察各个变量之间是否相关。 最好是几种方法一起使用,以取长补短,更好的为研究服务。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教学的依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广义:心理发展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发展 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狭义:心理发展指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2、儿童(2.儿童(0-18岁)心理发展有一个指标,是心理的研究个体发展的核心内容。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确定的先后顺序。)

3 / 48

3.发展的不平衡性。(婴幼儿期属于第一个发展加速期,青春期属于第二个加速期

4.发展的差异性。 4.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1-3岁为婴儿期;3-6.7岁为幼儿期;7-11.12岁为童年期;11.12-14.15岁为少年期;14.15-25岁为青年期;25-65岁为成年期;65岁以后为老年期; 5.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青春期是以性成熟作为生理基础的,是一个人从性发育走向成熟的特殊时期。中学生正是处于青少年时期,包括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少年期和青年期。

1.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特征:(半幼稚与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与冲动性等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时期)

1.)身体的发展。身体发育的第二个时期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开始。 2.)认知的发展。

3.)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 4.)个性的发展。

2.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少年时期是个体身体发育的鼎盛时期,相对于生理发育速度而言心理发展平稳,所以身心发展不平衡而导致很多的矛盾)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2.)旺盛精力与能力发展水平的矛盾 3.)意志的自觉性与冲突性的矛盾

3.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开始出现辨证思维,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 4.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 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 求知欲和识别力之间的矛盾 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4 / 48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 6.学习与心理发展:

1.学习必须依赖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2.学习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发展 7.教学与心理的发展: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特点是教学的起点与依据,是教学的前提。而学生的身心发展又依赖于教学,是教 学的产物、结果。 8.教学应该怎么促进身心发展:

维果斯基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 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时,这样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1.儿童的现有水平和2.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指在儿童在又的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提出这种说法的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自己鞥 在发展的过程。 9.认知:广义:人的认识过程 狭义:思维或记忆 10.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 研究内容:儿童认知的发展

1.感知运动阶段(0-2):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的建立标志者儿童已把主体和客体分开,完成“哥白尼似的任务”即从以自我为中心变为把自己堪称无数客体中的一个。

2.前运算阶段(2-7):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其思维有一下特征:1.自我中心 2.思维的不可逆性 3.单维思维 4.拟人化或泛灵论

3.具体运算阶段(7-11):运算:在心理进行操作,是外部动作内化为头脑内部的动作。 该阶段的标志是儿童获得了守恒:儿童认识到物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属性不变。

5 / 48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一章绪论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注意以下四点:①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他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②教育心理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的问题,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③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imhg4tosj0h1lk029u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