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讲座稿 此博文包含图片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素质教育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十年多了,尽管《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数学“学困生”并没有减少。特别是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 可见“学困生”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所以,我们不仅不能放弃学困生,而且要切实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些都阐明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而数学“学困生”就其个人成长来说,由于数学学科的基础与工具性,将直接影响到对他们的后继教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与成才问题;对教育来说,关系到学科教学的平衡性、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可见,本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紧迫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常用软件课程设计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讲座稿 此博文包含图片
(三)我校自身条件的背景
1.我校是一所城市边缘的普通农村小学,每个年级的数学学困生都较多,有的班级甚至达到了四分之一。近几年来数学考试成绩不及格人数比例还有所增加,特别是40分以下的人数比例有所增加。在2009年春小学数学四年级期末考试中,全县不及格的占13%,其中特差40分以下的占6%,我校不及格的占16%,其中特差40分以下的占5%。其它年级考试情况与四年级考试情况差不多。近几年的数学期末考试中,也反映出这样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每个班级的数学平均成绩。教师都抱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家长意见也很大,因为孩子的数学成绩往往是所有科目中最差的。老师们对学困生采取了一些辅导措施,但是效果欠佳,感到束手无策。可见,要想改变这种教育质量低下的现状,“学困生”的转化是关键性问题。
2.学生条件:由于我校地处璧城边缘,优生很多都进城学习,留下的生源较差。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习习惯差,成绩也较差。加之我校学生来自农村,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或处于单亲家庭,家庭辅导处于空白;学生自己又缺乏学习兴趣和能力,思想懒惰,出现了一部分跟不上正常教学进度的学困生。他们态度消极,学习兴趣淡薄,缺乏信心,上课无精打采,厌倦作业,害怕考试,更缺乏独立思考的钻研精神和能力。这样的学生,成了本研究的基本对象。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本课题涉及的数学“学困生”主要是指智力和感官正常、但
常用软件课程设计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讲座稿 此博文包含图片
在听说读写算以及推理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低下,学业达不到标准的学生。原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在森先生是这样界定“学困生”的:“其一智力正常,而学习效率低下;其二智力正常,但学习准备与学习任务不相适应,学习效果低下,持续困难状态的学生”。
(二)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探索出对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弄清“学困生”的成因,包括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
(二)根据“学困生”的成因,探索出对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三)培养 “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争取转化成功,使其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之,使他们达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
四、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确立了以培养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中心,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成绩为目的,综合学校、家庭、社会诸多因素相结合的教育为辅助,对学困生进行以下内容的研究:
1.如何对“学困生”进行鉴别与分类。 2.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什么。
常用软件课程设计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讲座稿 此博文包含图片
3.“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是什么。 4.矫正“学困生”学习习惯的方法是什么。 5.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
研究重点:
1.“学困生”的成因研究。 2.“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五、研究成果
(一)找到了我校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内因 (1)心理障碍
首先,由于学困生常受到家长及老师的批评,体会了很多失败的情绪,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越来越缺乏学习的信心。其次,很多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意志力,只是一时新鲜,一旦遇到数学难题就丧失了学习兴趣,缺乏持续的学习动机。另外,由于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心,很多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处于落后地位,会认为是自己的智力有问题,什么都学不好,对学习数学更是产生了退缩心理。 (2)数理—逻辑智能较差
在调查中,90℅的学困生在回答为什么数学成绩不好时,都说是因为自己“笨”、“不聪明”。这实际上指的是他们的数理-逻辑智能有待提高。包括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通过观察我们也发现学困生要么对问题感到无从下手,不能在问题和条件之间建立联系;要么
常用软件课程设计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讲座稿 此博文包含图片
好不容易列出了算式,计算又出现了错误。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在学习中一般缺乏积极性,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很少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如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做课前预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认真复习等。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仅限于课堂时间,必然成绩落后,造成恶性循环。学习实际上也是培养好习惯,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用一生。有些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有好的习惯。 上课时,学优生能做到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地思考。而学困生上课常开小差,懒于回答问题。 学优生是先理解后记忆,而学困生是死记硬背,记得又慢,忘得又快。 学优生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自觉学习,而学困生的学习自觉性就很差。他们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班干部的监督下才能学一会儿。
(4)学习方法不得要领
高效的学习方法能“事半功倍”,而低效的学习方法却是“事倍功半”。学困生往往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常死记硬背。例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法则,他们仅记住了公式,却不精通公式原理。因此在运用公式时,常会出现忘记除以2或者使用错误公式的行为。另外,数学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如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么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会造成更多问题积压,形成恶性循环,必然会影响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2.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外因
(1)老师方面 :老师因材施教做得不够。因材施教的道理我们
常用软件课程设计
小学数学学困生研究结题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