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制度介绍
产品/业务介绍与市场分析
技术研发体系现状与开发方向
其他
专业技术类科目:
技术线、市场线的岗位设计与工作流程
适合公司习惯的标准作业技巧
项目管理流程与强化训练
其他
实习生导师制的岗位培训
1)培训对象:公司招收录用的应届毕业生。
2)培训目的:使新员工按照任职岗位的要求,尽快熟悉业务内容及工作
流程。
3)培训形式:“一带一”或“一带二”的固定导师责任制形式。 4)培训内容:包括思想素质、企业文化的教育;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
及工作疑难的解决和指导等。
内部培训
1)培训对象:全员。
2)培训目的:依靠公司内部讲师力量,最大效度的利用公司内部资源,
加强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在公司内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并丰富员工的业余学习生活。
3)培训形式:在公司内部以讲座或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进行。 4)培训内容:涉及公司技术类、市场类、管理类的多个方面,及员工感
兴趣的业余知识、信息等。
外部培训
1)培训对象:全员。
2)培训目的:依靠外部专家力量,提升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上所应具备
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以增进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3)培训形式:参加外部公开课、交流研讨会,或请外部讲师在公司内部
授课。
4)培训内容:可分为三类。
常规实用性培训——涉及专业技术知识、销售技巧、管理方法、领导技能、经营理念等;
适合高层领导的培训——含企业战略性、发展性等内容; 个人进修方面的培训——如MBA、专业技术认证等。
培训计划的拟订
1. 结合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及发展计划,由人事部门依据对内部员工培训需求调查
的结果,以及公司相关培训的政策、财务预算等,统筹各部门的需求,于每年年初拟订年度培训计划,并呈报审核。
2. 各部门应根据各自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部门培训需求计划,并反应给人事部
门统筹规划。
3. 人事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分解年度培训计划,拟订季度计划,编制培训课程清
单,并呈报。 培训实施 新员工入职培训
1.社招人员的培训一般为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每次2—4学时,尽量安排在业
余时间。
2.应届毕业生的新员工培训在上岗前进行,课程则较为全面和深入,培训时
间安排在工作日内,一般为一周左右。
3.每一位新入职的员工,在上岗前或上岗后最长不超过十个工作日之内,除
特殊情况外,都必须接受新员工培训。
4.各培训科目由相应部门的内部讲师资格人或负责人担纲主讲,根据需要还
应负责考察试卷的编写和审阅。
5.学员必须按时参加培训,严格遵守培训规范,并填写《内部培训反馈意见
表》(见附录二的附表1),客观公正的考评授课情况及讲师。
6.如有必要,可以笔试的形式考核培训效果,成绩合格者方可顺利上岗;不
合格者依具体情况进行补修或重试(一般应用于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
实习生导师制的岗位培训
1.此培训应自新员工培训结束并通过考核之日起开始。
2.毕业生实习任务及其导师由部门经理或项目负责人分配指定,并提前确
认。
3.实习生导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必须是技术和业务骨干,有较丰富的本岗位工作经验;
(2) 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或业务能力;
(3) 熟悉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程序文件及工作指引;
(4) 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4.导师和实习生应共同参与订立试用期的工作目标、任务、结束时间及考核
办法,整理成文并交人事部门相关人员归档。
5.实习生导师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1) 思想素质、企业文化的教育;
(2)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3) 工作疑难的解决和指导;
(4) 实习项目的指导;
(5) 对岗位培训效果的评价。
6.对于培训效果进行双向考核,实习毕业生对导师的反馈意见,由人事部门
负责收集、测评和存档;对毕业生的考核评价可采用口试、笔试或实际操作考试等形式,结合日常工作报告的情况,由导师及部门经理负责,考核结果在人事部门备案。
7.对导师的考核与其绩效考核挂钩,依据考核结果给予适当的奖励、惩罚或
取消其资格等。
8.对毕业生的考核与转正定级挂钩,作为转正考评的主要参考因素,若考核
不合格,则由部门负责安排延长岗位培训时间或调换岗位。
内部培训
1.充分挖掘公司内部可用资源,组建内部讲师团队。
2.制订《内部讲师管理办法》(见附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