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陈寿和《三国志》
陈寿所撰写《三国志》的内容起于东汉灵帝光合末年(184年)黄巾起义,迄于西晋灭吴(280年),这其中的内容不仅仅限于三国时期的史事,与《后汉书》在内容上也颇有交叉。《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品。《三国志》共六十五卷,为东晋陈寿所著,其中有《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和《吴书》二十卷。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少拜为蜀汉著名史学家谯周为师,学习经史典籍,后出任蜀汉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由于不趋附于权臣黄皓,因此并不得志。蜀亡后,赋闲在家,后经晋司空张华举荐,才得以出任佐著郎一职。晋灭吴后,天下一统,陈寿十年四十八岁,开始整理三国史事。陈寿在编撰体例上,以魏主为帝纪,总揽三国全局史事,以蜀、吴二主史事传名而纪实,既与全书协调,又显示出鼎立三分的格局。
当《三国志》成稿之时,晋司空张华看后,大加推崇,欲以修《晋书》相托,不少学者服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当我们今天看到《三国志》的时候,也不得不佩服陈寿的史才,他善于通过委婉、隐晦的表达方法以贯彻史家的实录精神。陈寿先后作为蜀臣和蜀之故国的取代者晋的史臣,因此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必须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司马氏是取代为国而建晋,曹魏必须是正统,但又不能对曹魏又不能太过肯定,否则也会引起晋帝及群臣的不满。所以无论是在蜀国,还是转为晋臣,陈寿始终摆脱不了遭人诬陷的命运,所以
也造成了他写史书的压力。因此,不管是史料相对充足的《魏书》、《吴书》,还是史料匮乏的《蜀书》,陈寿只能删削较多,简约有余,以至典章制度大体阙如,造成重大的遗憾。所以在他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势在必行。陈寿的史才还突出表现在叙述简洁,在分叙蜀、魏、吴三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在陈寿的笔下,人物气质高低、品格风貌、形势发展,力量对比都写得淋漓尽致,精彩凝练,这让读者读来并无冗杂之感,并且一字一句,极有斤两,但是由于缺乏史料,使得很多史实无法展现在读者面前。例如:曹操在许都实行屯田是确立曹魏霸业的战略举措,而这并没有在《三国志》中有详实的记载,三国时期的大发明家马钧的事迹也同样没有在《三国志》中记载。因而,在刘宋元嘉元年(429年),宋文帝命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裴松之出身士族,为人清正,十分厌恶东汉以来世立私碑,虚自标榜的陋习,力图通过著史予以纠正。他曾参与编修《晋纪》、《宋元嘉起居注》,具有较高的史学功底,裴松之注《三国志》,以补阙、备异、正误、论辩为主旨,开新注风气之先。所谓补阙是指,通过大量三国传世文献中的记述,补充重大史实与人物的事迹。备异是将于陈寿记录不同而又难辨真伪的内容,录以存疑,如陈书以为张邈死于投奔袁术的路上,《献帝春秋》却说张邈曾面劝袁术上尊号。孰是孰非,裴注录以俟考。所谓正误,即综合各种说法,订正陈书错误。如陈寿讲官渡之战时,曹操是以不足万人之兵,击溃袁绍十余万大军,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而裴注却认为曹操曾受降黄巾军三十万;官渡之战战线长,曹操分兵抵御绝不会只派数千
人;而钟繇将二千余匹战马送上前线,也不是本纪所说的六百余匹;《荀彧传》说曹操拥兵十万,所以不大可能只派不足万人去打这关键之役。裴注认为双方兵力应该大体相当,曹军略少而已。所谓论辩是对陈寿与其他史家的优劣作出评判。同时,也是对三国的人或事加以评论。
陈寿在撰述旨趣上推重“清流雅望”之士、“宝身全家”之行的士族风气,所以他对制定“九品官人法”的陈群赞美备至,对太原晋阳王昶长达千余字的戒子侄书全文收录。而陈寿这种旨趣也为时人所称赞,认为他的《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陈寿的“有益风化”跟司马彪强调“顺利”、袁宏提倡“名教”有相通之处,只是前者更着重自身和家族的利益罢了。陈寿的史论在这个方面表现得很突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重礼法、门风、名教,这有长久的历史根源。陈寿在历史观上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天命思想,他用这种思想来渲染魏、蜀、吴三国君主的称帝,用“天禄永终,历数在晋”来说明晋代之魏的合理性,他断言“神明不可虚要,天命不可妄冀,必然之验也”。这种推重“清流雅望”和宣传天人感应的政治观点和历史观点,是陈寿史学中的消极因素。陈寿还撰有《益部耆旧传》10篇;《古国志》50篇,被誉为“品藻典雅”;又编定诸葛亮言论行事为《诸葛氏集》24篇,凡14000字,但是这些都亡佚了。在《华阳国志·后贤志》中记载陈寿早年“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敏识,属文富艳”。这对他后来的史学成就至关重要。情人李慈铭评论陈寿说:“承祚固称良史,然其意务简洁,故裁
制有余,文采不足。当时人物,不减秦汉之际,乃子长《史记》,声色百倍,承祚此书,暗然无华,范蔚宗《后汉书》较为胜矣。”以三史相较,大抵如是。后人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四史,认为是《二十四史》中的代表性著作,充分肯定了《三国志》在史学上的地位。《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无典志,这个缺憾只有留待后人弥补了。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三国志》作为反映三国时期的历史著作,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其史料价值也是十分宝贵的,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的深远。
【参考文献】:
[1] 陈 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三月出版 [2] 吕祖谦编,三国志详节,上海古籍出版社[M],2007年9月第一版
[3]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4年11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