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谈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平坝县第一中学 吴红英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飞速变化,日新月异同时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交织的存在着,这不免让我们的中学生感到迷茫。如何在精彩纷呈的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如何引导学生在善与恶、对与错的一念之间跨出正确的一步?显然,加强中学生的审美教育,加强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教学就应该趋时更新,从现实需要出发,为端正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付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中学生 审美教育 人生观 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大媒体、网络、电视以及报刊每天都在播放各种世界变化发展的新奇事物,也传播着各式各样的非主流思想。如今,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不仅仅受到自我成长的制约,更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那么,如何在精彩纷呈的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如何在迅速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和青少年犯罪不断发生的今天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呢?这无疑成为了当今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作为中学教师,绝不能只教书不育人。历史教学在这方面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是任重而道远。

“教育即创造”,是人们公认的原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又日新月异,历史教学需要趋时更新。

目前,科学知识的价值力量和现实的升学压力,使得中学生们把绝大部分的精力和热情都放在学习和各种“考级”、“考证”上。特别是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中学课堂还存在一些灌输式教学、把知识硬塞进学生的头脑。从当下的现实教育来看,审美教育常常被忽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审美,即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过程。人之所以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取舍的方面,存在着许多我们需要的美的东西。面对周围缤纷多彩的世界,很多学生不知道哪些是美的东西,不能对美丑作出正确评判,更不用说用审美去完善自己了。今天,有些中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存在着淡化和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官快感取代美感。很多同学在看待事物时,对其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从而忽视了事物美的本质。例如近几年“芙蓉姐姐”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在网络迅速走红,在“韩流”的影响下,中学生们也盲目跟风,衣服要买韩版的,发型也要韩式的。追求时尚无可厚非,但中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由于学生对审美标准的把握不准,对判断对象的美丑和价值高低的尺度把握艰难,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去评价一个事物的美丑,往往收获的只是表层。

审美标准不是个人的尺度,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广大学生形成一种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广大学生性格变得高尚,并陶冶其情操。如果一个人缺乏起码的感受美丑的能力,那他就不是一个受过教育的文明人。如果一个人审美能力低下,那么他就丧失基本的辨别美丑的能力,就会受到社会上丑恶现象的影响,不利于其形成健康的心灵。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他看来,一个君子的培养,要通过学习

诗歌等这样美的事物得到知识的启发。古代哲人对育人规律的总结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今天的审美教育从学校角度来讲,应该打破原来那种陈旧、呆板的灌输式教学。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审美向高层次发展。具体在历史教学方面,历史老师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利用美育资源,把审美纳入自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名胜古迹,历史文物、人文景观等等,都是历史教学的好去处。同时也可以进行审美教育活动,例如去年本人所在的历史教研组带领学生参观了平坝的佛教圣地——高峰山以及中国屯堡文化之乡的天龙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等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取向就自然地给学生以美的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在审美中摆脱庸俗的功利主义观念,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观察我们的世界,让他们能够抓住自己身边无数的“美丽”。那么,这样的教育就将是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教育。

另外,审美教育实际上就是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人生的立身之本。

当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比较混乱,毕竟改革开放引进来的除了菁华还有思想的多元化,拜金、享乐、自私等观念充斥人心。而我们中学生的认识价值观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尚处于形成之中,他们又怎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我想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已给出了答案。时下流行的网络游戏——QQ农场把“偷”作为升级的认可行为,虽说是网游,可谁又敢保证它不会被中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太多的社会因素在干扰着学生的价值取向,由于人生价值观的不明确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可见,在飞速变化,日新月异同时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交织的存在着,这不免让我们的中学生感到迷茫。如何引导学生在善与恶、对与错的一念之间跨出正确的一步?显然,加强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不屈不饶、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借鉴历史、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情感、人生态度、价值观于历史教学,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正常的引导和培养: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打破单一的授课制,进行“两结合”实验。

历史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只是升学,要从“一切为了分数”的框架中解脱出来。运用一切方法激活历史课堂,实现“教”与“学”的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大大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通过对天龙屯堡的参观和历史了解,学生更能认识屯堡人代代相承、不断发展的奋发向上精神,然后将这一精神应用于现实生活。

其次,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价值观教育。

在历史课的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例如,岳飞精忠报国,豪情《满江红》荡气回肠;史可法血溅扬州,禀然正气,虽死不屈等等。在进行这些这些人物的教学时,如果我们把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倾听和记忆的同时,体会到一种悲壮、正义、崇高以及博大的美感。那样,不仅使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上得到升华,还可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面对国家、面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成为立志勤奋、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青少年。

再次,以史为鉴,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面对我们的现实世界。 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都可以找到认识世界、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即历史的借鉴作用。例如:秦亡汉兴,汉初

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唐太宗“以古为镜”,出现了“贞观之治”。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高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树立各种科学观念和意识。例如通过整个人类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树立发展的观点,从而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历史上各种改革的认识,让学生们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深刻理解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这些从历史中得到的各种观念意识都将成为中学生立足社会、创造美好人生的根本点,最终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动力。

最后,解读历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作为一名真正的历史教师,有责任指点他们一些基本的观点和做人的准则。历史给予我们极好的素材,我们可以解读历史,将漫漫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精髓、潜移默化为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升他们的民族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上的增强,如果最终没有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因此,历史教学就应该趋时更新,从现实需要出发,扩展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为端正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付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浅谈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浅谈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平坝县第一中学吴红英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飞速变化,日新月异同时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交织的存在着,这不免让我们的中学生感到迷茫。如何在精彩纷呈的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如何引导学生在善与恶、对与错的一念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hnrp6axll371qy5cnj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