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施工流程
设计交底 路由复测 管道沟开挖 (隐蔽工程随工签证) 铺设塑管、人/手孔建筑 (人/手建筑工艺随工签证) 特殊地段处理(特殊地段处理随工签证) 回填及路面恢复 洗管、穿放子编制管道竣工资料 光缆配盘 光缆单盘测试 敷设光缆 光缆接续及成端 光缆接头测试 光缆全程测试 人/手孔内余缆、接头处理 编制竣工资料
第二部分 通信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一、设计交底
1、由工程部主持,会同上级主管领导和本工程设计的设计员、质量监督员、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研讨和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可对所有技术指标的实施进行咨询和讨论,并由工程部负责人做出解释。
2、具体问题须现场认证的,可在会后前往实地勘测,并由负责该工程设计的设计员做出解释。
3、设计文件交底后,工程如须变更,必须由工程部办理变更手续,否则,变更工程量不予认可。
4、设计交底完毕,办理交接手续。 二、路由复测
1、管道路由复测应以批准的施工设计图为依据。核定路由的具体走向,管道的铺设位置和方式。
2、核定管道穿越障碍物及特殊地段采取防护措施的具体位置、数量和处理措施,如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湖泊及大型水渠、地下管线等。
3、核定人(手)孔位置及管孔排列。 4、确定主要材料的屯放地点。 三、路面开挖及管孔埋设深度
1、施工测量确定路由的具体走向,路由选择必须安全、合理,砼化路面要求切割机切割,切割线路要求成一直线。切割宽度按设 计和当地政府职能部门要求确定。 2、管孔埋设深度 序号 1 2 3 4 5 6 7 普通土 半石质(砂土、风化石等) 全石质、流沙 市郊、村镇 市区、街道 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 等级公路中间隔离带及路肩 敷设地段及土质 上层管道顶部至 路面埋深(m) ≥1.0 ≥0.8 ≥0.6 ≥1.0 ≥0.8 ≥1.0 ≥0.8 注:石质管道沟深达不到上表要求时,采取铺设钢管或混凝土包封保护,途经河流地段(水面宽在2m以内),上层管道顶部至河床距离不小于0.6m,河流(水面宽在2m以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灌水泥墩,管孔底部高出水面2m以上的建筑形式。
3、铺设塑管要求:
3.1塑料管指塑料Φ98PVC管;
3.2 清理管沟底,使管道沟平整; 3.3放管前沟底平铺10cm细沙或细土;
3.4 铺设塑料管时管孔排列以示意图为准,管孔接头要求严实,铺设塑管要求平、直且不能交叉错位;
3.5 塑料管铺设完毕要进行试通,试通确认无误后才进行回填。
四、回填及路面恢复要求
1、塑料管铺设无误后先回填30cm细沙或细土,再分层回填并夯实回填土。
2、破复主要公路或街道时,管道沟按技术要求满沟回填中砂并灌水夯实。
3、通信管道线路途经城区段时,回填时要求与原地基持平,有砼化或花砖路面时必须按原样修复;途经郊区时,回填土应高出原地基20-30cm。
五、人/手孔建筑技术要求
1、通信管道人/手孔间隔距离≤120m。过河沟、桥梁、主要公路路口处两端设置人/手孔,路由拐弯处设置人/手孔,落差大于60cm处设置高低人/手孔。
2、城区人/手孔上井脖子略高出地面1-2cm,人/手孔位于公路路肩时,人/手孔井脖子略高出路面3-5cm,人/手孔位于稻田、作物中时,手孔井脖子应高于地面30cm。
3、人/手孔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三通、四通、拐弯井都用人孔,人孔规格:140×180×180cm(净空);直线管道就用手孔,手孔规格:90×120×150cm(净空)。
4、人/手孔建筑要求:
A、人/手孔基础:砖砌手孔墙体以前,首先应进行手孔地基加固。基础一般采用100#混凝土,不加钢筋,地基面积应比基础四周宽出40cm,基础厚度为10cm,中间略低四周,中间留有积水孔。
B、人/手孔墙体:
① 墙体与基础接合部偏差不大于±1cm。墙体上、下、前、后、斜度偏差不大于±2cm。
② 墙体与基础应严密结合不漏水。墙脚结合处用1:2.5的水泥砂浆抹八字,要求严实,表面光滑,无欠茬及断袭现象。
③ 砖砌人/手孔的墙面应平整,无缝,砌砖砂浆饱满,砖缝宽度为8-12mm,同一砖缝的宽度要求一致。
④ 手孔一律采用一级机制砖建筑墙体,墙体采用“二四”规格砌筑(砖墙体厚度为24cm)。砖墙抹面用1:2.5的水泥砂浆,内墙厚1.5cm,外墙厚2cm,要求抹面平整光洁,墙角垂直;
⑤ 管孔进出人/手孔应做喇叭口,喇叭口斜面与墙面成45度角,用1:2.5的水泥砂浆抹面,要求平整光洁;
C、人/手孔上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