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试题: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演变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
1.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的社会等级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的评论所体现的理念是( ) A.以法治国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克己复礼”
2.“有教无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的这些言论反映了他的 ( ) A.哲学思想 B.民本思想 C.教育思想 D.经济思想
3.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是由三、四、五、六边形自然花瓣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其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据此判断,该思想源于( ) A.《道德经》 B.《孟子》 C.《论语》 D.《荀子》
4.《老子》中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主张小国寡民 B.反对人际交往 C.不利社会发展 D.主张积极革新
5.《孟子》在《离娄下》中曾写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对此言论,朱元璋表示了强烈的不满,“非臣子所宜言”,并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6.《吕氏春秋·去私》中记载:“墨者必须服从巨子(墨家领袖)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说明墨家思想( ) A.与法家思想本质相同 B.主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1 / 8
2024年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试题: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演变
C.力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D.充满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7.范增的国画精品《竹林七贤》,所绘为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他们“皆豪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竹林七贤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 )
A.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9.汉武帝时,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开始产生,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包括( ) A.王国威胁 B.边境不宁 C.土地兼并 D.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10.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这一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
11.《汉书·董仲舒传》:“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
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
12.班固的《汉书》记载:汉武帝时,董仲舒、公孙弘、儿宽“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这段记载突出反映了( ) A.儒家思想得到重用 B.孟子的“仁政”思想获得特别推崇 C.儒学家都是实干家 D.帝王利用儒者经学维护统治
13.朱熹的新儒学思想,远承孔孟,吞吐诸儒,吸收佛老哲理方法,融入儒学,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故能“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这主要说明朱熹的理学思想( )
2 / 8
2024年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试题: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演变
A.以提高个人修养为出发点 B.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初衷 C.构建了缜密的哲学体系 D.形成体系,集古今之大成
14.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
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程颐
1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使儒家学说发展到顶峰 D.探索到了世界的真正本原
17.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事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同源于( )
A.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 B.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18.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多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 ) A.汉朝和明清时期 B.汉朝和隋唐时期 C.隋唐和明清时期
D.隋唐和晚清时期
19.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
3 / 8
2024年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试题: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演变
A.抗清斗争高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宋明理学兴盛
D.西方思想的影响
20.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C.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周文疲弊”
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地民生疾苦问题……他们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从这个地方讲诸子起源的问题,才是中肯的。” (1)根据材料,“周文疲弊”的涵义是什么?
(2)为什么到春秋时期会出现“周文疲弊”的问题?
(3)儒家和法家提出了哪些解决“周文疲弊”的主张?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听五刑自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盖必如此,然后轻重之序可得而论,浅深之量可得而测。”“凡以诉讼,必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然后听其曲直自词。凡以下犯上,以卑犯尊,虽直不右;其不直者,罪家几让之坐;其有不辜至于杀人者,虽有疑虑可怜,而至于奏谳,亦不准辄用拟贷之例。”
——《朱熹集》 材料二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4 / 8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D.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2024年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试题: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演变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三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从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蔡仁厚《宋明理学·南宋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为何被称为新儒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造成的影响。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设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
——《焚书·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 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行,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商法哉?
——《藏书》 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藏书》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续焚书三教归儒说》 (1)依据材料,归纳李贽主要观点及其时代价值。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