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农学硕士联考食品工程原理真题2013年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农学硕士联考食品工程原理真题2013年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选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

1.水在一段光滑水平圆管中做稳定层流流动,若管道内径不变,流量加倍,则压降是原来的______。

? ? ? ?

A.1.6倍 B.2倍 C.3.2倍 D.4.2倍

(分数:2.00) A. B. √ C. √ D. √ 解析:

2.能用泵出口阀门调节流量的泵是______。

? ? ? ?

A.离心泵 B.轴流泵 C.转子泵 D.漩涡泵

(分数:2.00) A. √ B. √ C. D. √ 解析:

3.在空气-水蒸气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______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

? ? ? ?

A.提高蒸汽速度 B.提高空气流速 C.降低空气流速 D.提高蒸汽压强

(分数:2.00) A. B. √ C. D. √ 解析:

4.灰体的基本特征是______。

? ? ? ?

A.透过率为零 B.反射率为零 C.吸收率不为零 D.吸收率为零

(分数:2.00) A. √ B. C. √ D. 解析:

5.当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时,提高转鼓真空过滤机的转速,则过滤机______。

? ? ? ?

A.生产能力提高 B.生产能力降低 C.滤饼厚度提高 D.滤饼厚度降低

(分数:2.00) A. √ B. C. D. √ 解析:

6.在精馏操作中,若进料条件、采出率不变,仅提高回流比,则______。

? ? ? ?

A.xW上升 B.xW下降 C.塔板数减少 D.热负荷增大

(分数:2.00) A. B. √ C. D. √ 解析:

7.离子交换机理包括______步骤。

? ?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8.从牛奶中脱除少量盐分,可采用______操作。

? ? ? ?

A.反渗透 B.纳滤 C.电渗析 D.超滤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

9.与单效蒸发相比,多效蒸发的特点是______。

? ? ? ?

A.节约能源 B.生产强度大 C.设备投资高 D.有效温差大

(分数:2.00) A. √ B. C. √ D. 解析:

10.常压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湿球温度为tw,露点温度为td,则有______。

? ? ? ?

A.t=tw=td B.t>tw>td C.t<tw<td D.t>tw=td

(分数:2.00) A. √ B. √ C. D. 解析:

二、{{B}}判断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

11.实际流体静止时无黏性,只有流动时才有。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1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提高泵的转速,流量将增大。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13.一般而言,固体表面的辐射能力越强,其吸收投射辐射能的能力就越大。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14.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与沉降面积和沉降高度有关。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15.正常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溶质浓度的分布是自下而上不断增大。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16.对工业吸附剂的要求之一是具有大的比表面积。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17.浸出平衡是指溶液主体浓度达到了饱和浓度(溶解度)。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18.反渗透和电渗析的浓差极化一样,都是膜表面溶质浓度高于溶液主体浓度。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

19.湿空气被加热后,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都增大,但露点不变。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20.在干燥过程中,湿物料中的自由水分是可以除去的水分。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三、{{B}}简答题{{/B}}(总题数:2,分数:10.00)

21.为什么在精馏过程中必须有塔顶回流液和塔底上升蒸汽?并在t-x-y图上示意之。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只有对混合物进行部分汽化(或部分冷凝),才能产生分离作用。以下图(a)为例(塔中任一块塔板N),来自于上面第N-1块塔板的溢流液与来自于下面第N+1块塔板的上升蒸汽在第N块塔板上发生了接触混合,由于上面下来的溢流液的温度低于下面上升蒸汽的温度,故对溢流液而言,它被加热发生部分汽化,而对上升蒸汽而言,它被冷却发生部分冷凝,从而离开第N块塔板的蒸汽浓度增大,离开第N块塔板的溢流液浓度减小,结果是发生部分分离。显然,塔顶回流液和塔底上升蒸汽缺一不可。 在t-x-y图上的分离过程示意如(b)。 [*]) 解析:

22.举出三个解释反渗透膜传递机理的模型(机理),选择其中任一个模型说明其要点。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氢键模型;(2)优先吸附一毛细孔流动机理;(3)溶解一扩散模型 (1)氢键模型。

氢键模型认为,膜的表层很致密,其上有大量的活化点,键合一定数目的结合水,这种水已失去了溶剂化的能力,溶质不能溶解于其中。进料液中的水分子在压力下可与膜上的活化点形成氢键缔合,使该活化点上其他结合水被解缔下来,被解缔下的结合水又与下面的活化点发生缔合,使该点原有的结合水被解缔下来,这样水分子逐渐从膜面进入膜内,最后透过膜。而溶质是通过高分子链间空穴,以空穴型扩散透过膜的。

(2)优先吸附-毛细孔流动机理。

此理论由Sourirajan提出,他认为反渗透是受膜的表面现象所控制,与溶液接触的膜表面具有适宜的化学性质和适宜尺寸的膜孔径。前者是指膜可以优先吸附或优先排斥溶液中的某组分。由于反渗透膜表面具有亲水基团,因此在膜表面可以优先吸附一层水分子,约有2个水分子厚度,溶质被排斥。这层水在外压的作用下进入膜表面的毛细孔,并通过毛细孔透过膜。根据这一机理,定义膜孔径等于纯水层厚度t的2倍时[(5~10)×10m]为膜的临界孔径。当膜孔径在临界孔径的范围内时,孔隙中充满纯水,溶质无法通过;如孔隙大于临界孔径,就会有部分孔隙让溶质通过。 (3)溶解-扩散模型。

该模型(Lonsdale和Riley等提出)认为反渗透膜具有完全致密的界面,水和溶质透过膜不是空隙作用,而是水和溶质与膜相互作用并溶解在膜中,然后在化学位梯度的推动下在膜中扩散并透过膜。溶剂与溶质透过膜的过程可分为三步:

①溶剂(质)在高压侧吸附和溶解于膜中;

②在化学位差的推动下溶剂(质)以分子扩散透过膜; ③溶剂(质)在膜的透过液侧表面解吸。) 解析:

-10

四、{{B}}计算题{{/B}}(总题数:2,分数:50.00)

利用切割分子量MWCO=100000的超滤膜分离发酵液中的蛋白质,采用全回流(见本题附图)的操作方式。初始目标蛋白质(Mr=155000)的质量浓度为1g/L,杂蛋白(Mr=23000)的质量浓度为3g/L,发酵液体积1000L,透过液流量为0.5L/s。超滤膜对目标蛋白质的截留率为0.99,对杂蛋白的截留率为0.5,设料液槽内浓度均匀一致,循环管路内液体流量可忽略不计。

(分数:10.00)

(1).若采用浓缩操作,求目标蛋白质的浓度达到5g/L所需时间;(分数:5.00)

农学硕士联考食品工程原理真题2013年

农学硕士联考食品工程原理真题2013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选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水在一段光滑水平圆管中做稳定层流流动,若管道内径不变,流量加倍,则压降是原来的______。????A.1.6倍B.2倍C.3.2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hkeu54hym9pg7z7hdvh6c4rp7oyx100sp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