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2课时
一、写作训练 文题一
《安塞腰鼓》中运用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提示:1.找出所选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 2.想想你要描写一个怎样的场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文题二
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享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提示:1.重读《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课》的相关段落,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如综合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作为自己仿写的指导。
2.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素材,最好是亲身经历过的心理历程。 文题三
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1.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串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
2.注意观察,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件细节。
3.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二、范文赏析
守护着泪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泪水也如水般,可却深深灼痛着我的心。妈妈的泪,就如妈妈的爱似的,流也流不完。
——题记
印象中,母亲总是那么乐观,受再大的委屈也都忍着,咬咬牙、挺一挺,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就这么位坚强的女性,令我不能忘记的却是她的泪水。
那年夏天,小学毕业的我褪去了青涩,充满着朝气。中学——是每位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地方。这里,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转折点,是我们充满理想放飞希望的圣地。我,也不例外。自小,妈妈总是对我寄予厚望,与普天下的父母一样:望女成凤。就带我去市外中报名。可这一切却
1
1
因它打破了。许是我太贪玩,忘记了复习;许是我记性差,学过的却都忘了。导致在外中的考试不堪入目。那日,妈妈陪我去看班,找来找去都没有看到我的名字,问来问去都说不清楚。明白了,就如过去的科举一样,我“光荣”地名落孙山啦。那日,老天爷也为我痛惜,洒下了雨。我望着母亲,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儿。我十分愧疚地说:“妈妈,对不起,我没有考上。”妈妈开口了:“宝贝,别伤心。这次没考好不能代表以后,妈妈相信咱们家宝贝是最棒的。”说着说着,滴滴泪珠从母亲那黯淡的眼中淌下,那么刺眼。我抱着妈妈,泪水也喷泻出来,心随之更强烈地抖动起来,因为我深知,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太自满,是我太贪玩……
那一刻,我在心中暗自许下了承诺:我要好好学习,不要让母亲再为我流泪。
可是,因为我的缘故,再次让母亲为我流泪了。因为在学校的成绩好,我领得了奖学金。我深深地记着把钱给妈妈时的情形:她在看到钱时呆呆地愣着,眸中闪烁着不可思议的目光。我高兴地告诉她:“妈妈,我领到奖学金了,女儿没有让你失望。”接着,我握住她的手,那双手已没有过去那么细腻了,是那么粗糙。我把钱放进妈妈的手里,妈妈笑了,欣慰地笑了。我端详着妈妈:额头上已添上了条条皱纹,像一个个音符,跳动在妈妈的头上;皮肤已不如原来那么好了,添上了点点斑纹;发丝间夹杂了根根白发,像一条条银线。哦,妈妈老了。忽然,我的目光被什么刺了一下,定睛一看,妈妈又在流眼泪,不同的是,这是喜悦的眼泪。我为妈妈擦拭着泪,轻声安慰道:“妈,你怎么又哭了。这是很高兴的呀。”“对!是该高兴,是该高兴呐。”
……
一卷宽得能狂奔的草地,曾经来到过我的生命里;一泻落如长绢的飞瀑,曾经来到过我的生命里;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曾经来到过我的生命里;一片广阔无垠星空,曾经来到过我的生命里……妈妈,你知道这是什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对我的爱。
点评:作者的写法体现了《背影》的风格。作者选择了两次真实的事件来表现,母亲的泪这个线索贯串始终,这是作者心中最珍贵的珍宝。就如魏巍《我的老师》中所说的“一个孩子纯真的心”,而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有这些,足矣。
文章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情!
流年匆匆,母爱相随
天空依旧蔚蓝,远山依旧爽朗。我踏着羊肠小道,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加快了脚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
母爱,又何只会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忆的涓涓细流静静淌过,我发现,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
小时候,母亲是那温馨的小屋——
我静静地坐在小屋内,小脑袋不时向窗外探望着。每天的此时,妈妈总会那么神奇地出现。脚步声!我惊喜地跑到门前。“吱——”门被轻轻推开,门外是那熟悉的身影。虽然夜色已深,我却感觉到那身影带着光亮,带着温暖。“我回来喽——”妈妈快步向我走来,微笑着,轻轻
1
1
蹲下,紧紧搂住我。“肚子饿了没?”“冷不冷?”“一个人在家想妈妈吗?”妈妈的双眸中充满无尽的担忧与心疼。
温馨的小屋内,无尽的母爱在荡漾。 后来啊,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
我拒绝一切光亮,关掉所有的灯,独自忍受着考试失利的心痛……“啪”,灯照亮了眼前的试卷,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刺目的分数。于是,我再也无法忍耐,放声大哭。泪眼蒙眬中,妈妈的身影悄然走近,伴我而坐。抬头,妈妈的眼眸中分明满含着疼惜……“妈妈——”我更加心痛。突然,一双印记着劳累的手慢慢伸向我,瞬间,我的脸好温暖。妈妈的手指轻轻在我的眼角滑过,带走那已变凉的泪水,带来了那满是鼓励的话语:“从头再来,哭泣不属于你,要赢得微笑,妈妈相信你!”
那双手,总在黯淡的日子里为我擦亮心情。 而现在,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
吃完早餐,妈妈早已为我拿好了书包,在清晨的阳光中,笑着送我。她阳光下的笑容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我被幸福地触动着。“到转弯处要小心啊”“中午早点儿回来吃饭啊”……于是,我带着清晨阳光般的幸福,奔向学校……
时光点滴逝去,母爱如泉涌来!
思绪从记忆中回到现实,猛然发现,我离家更近了!离母亲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一下子飞到家中,依偎着母亲,继续让那爱包围着我,永随着我……
点评:巧化名诗领片段,镜头分呈著华章。像电影镜头一样,作者为我们截取了三幅简单小巧、温情弥漫的画面:“小屋守望,母爱荡漾”“痛哭流涕,母亲拭泪”“离别之际,叮咛不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选用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的三个经典句子“小时候……”“后来啊……”“而现在……”领起下文,完美和谐地将几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片段串接起来,线索清晰,洋溢着浓浓的流年匆匆之感叹、母爱相随之幸福。
学习目标
1.掌握形同神似的仿写要求。
2.探究和掌握仿写的技巧,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学习流程
1.带着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和学案中的学法指导进行自学,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 2.根据写作实践的要求进行写作练习。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点评,自主修改。
学习过程
1
1
一、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仿写的时候,切忌生搬硬套,而是应该学会活学活用,如果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那就最好了。仿写时,要注意范文是怎么样的写作结构,怎么样的写作顺序,怎么样的写作方法,如何遣词造句……
◆写法指导
1.写主要是仿写例文的写作结构、顺序或方法,决不能照抄内容,也不能改头换面,文章的题材自己要重新选择。
2.写前要认真研读例文,理解内容,总结出例文的写作结构和方法,然后再仿照它考虑自己的选材、布局和表达。
3.仿写的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要在叙述顺序或表现手法上符合例文的样子,其他的方面可以大胆创新,不受约束。
二、写作实践
(一)《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提示:1.找出所选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 2.想想你要描写一个怎样的场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二)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提示:1.重读《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课》的相关段落,归纳描写的方法,如综合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作为自己仿写的指导。
2.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素材,最好是亲身经历过的心理历程。
(三)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1.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串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
2.注意观察,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件,呈现精彩的细节。 3.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三、小组交流
学习小组内互相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班内交流、点评。
1
1
四、自主修改
根据交流点评中出现的问题自主进行修改。 五、例文欣赏 (一)例文:
长龙一般排起的是返乡的游子,流星一般驰过的是路上的汽车,鱼儿一般欢跃的是车上的孩子。一路疾驰,一路欢歌,一路笑颜。回家了,回家了,游子们在春节前要回家了。车门打开,孩子们率先从车中冲了出来,就像挣脱牢笼的小鸟儿,张着双臂,迎着蔚蓝的天空。他们笑着,跳着,叫着,即使经过一路长途颠簸,也丝毫没有倦意。故乡的风凛冽而不刺骨,薄雪过后的大地软绵绵的。游子们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脸上难掩归家的喜悦。
(二)例文: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出现在我眼前。我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我放慢了脚步,心想着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请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又加快了速度,飞快地向家里跑去。
(三)例文:
树下的亲情
下午雪停了,天已经放晴,乡村的小道上留下了九行印,姥姥、妈妈、我,还有一辆三轮车的印。
我和妈妈要走了,姥姥实在舍不得,因为我们一年顶多回去一两次,而每次走的时候,姥姥都要送我们到村外的田边的那排杨树下。
其实,姥姥恨不得把我和妈妈送到家,妈妈执意不让她远送,姥姥只好把我们送到树下。 在雪地里走,年轻人都很吃力,就更甭说姥姥这古稀之年的老人了。妈妈怕姥姥回去的路上不安全,不让姥姥送了,可姥姥慈祥地笑着,仿佛什么也没听到,仍然费力地推着小三轮车,车斗里装着姥姥亲手种的或做的东西,虽说不值钱,但这不是能用钱衡量的。
乡村的小路又长又窄,好不容易来到了那排大树下,姥姥才把行李递给我们。 “妈,快回去吧!”妈妈催促姥姥。
“嗯。好。”姥姥随口答应着,自己却没动。
见姥姥不走,我和妈妈只好上路。走了十几步,我和妈妈停下来,回头望见姥姥还在那里,她背靠着一棵大杨树,北风凛冽,她把双手插进袖筒里,见我们回头看她,她把手抽出来向我们摆了摆,示意我们别停下,然后把手又插回袖筒里。姥姥仍凝望着我们。
冬天的黑夜来得十分快,黑暗在我们的头顶上向两边扩散,只有西边被快下到地平线的夕阳映得通红。
1
1
我和妈妈走几步便回头看看,已看不清姥姥了,但她还在那里,只留下了黑影,如同雕像一般,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凝望着我和妈妈。
越来越远了,姥姥的身影完全融入到了大地的黑影中,再也找不出来了。 妈妈停了下来,凝望着那个地方。
“妈妈,姥姥还站在那里吗?”我也凝望着那里问。 “还在那里。”妈妈回过头说。 “我怎么看不见?” “我能感觉到。”
感觉到?我又凝望着那里,仿佛看到姥姥还在那里,背靠着树,双手插进袖筒,寒风吹乱了她的短发,她还在那里凝望着我和妈妈……
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学案设计-附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