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x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素养全练11物态变化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素养全练11 物态变化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xx上海)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

A.33 ℃ C.37 ℃ 答案:C

2.(xx安徽)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35 ℃ D.39 ℃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

C.在第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答案:B

解析:分析图象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左右结束,约进行了15分钟,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故A、D错误,B正确;在第30min时熔化已经完成,故在第30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故C错误。

3.(xx湖南湘西州)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

A.方法a C.方法c 答案:B

4.(xx江苏淮安)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B.方法b

D.a、b、c三种方法都对

精品

.

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精品

.

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答案:C

解析: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土地干涸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结果,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故C符合题意;湖水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5.(xx北京)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答案:C

6.(xx四川自贡)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 D.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答案:C

解析: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7.(4分)(预测题)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中要 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 答案:放出 熔化

8.(8分)(xx湖北武汉)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

(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先确定 (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 ,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精品

.

(2)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 ;该物质第40 m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 min的内能。?导学号77164126? 答案:(1)铁圈C 状态 (2)80 ℃ 小于

解析:(1)组装实验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图中的C部分,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好能给烧杯加热,然后再固定图中的B部分,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实验中,通过观察物质的状态来记录时间、温度;

(2)由图可知,物质在第35分钟以后,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为其凝固过程;故凝固点为80℃; 该物质10~20min之间一直吸收热量;第20min时刚好熔化完毕,物质为液态;而该物质第40min时为固液共存状态,故该物质第40min时的内能小于第20min时的内能。 9.(12分)(xx山东营口)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

(1)小华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开始实验,请你指出图甲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是 。

(2)纠正错误操作后,开始计时。第3 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 ℃,从记录数据的表格可以分析出:水沸腾的特点是温度 ,继续 。

时间/min 温度/℃ 0 90 1 92

(3)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当地的气压 (选填“是”或“不是”)标准大气压。

(4)小华和另一位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且同时开始实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水的质量较大的图象为 (选填“a”或“b”)。

2 94 3 4 98 5 98 6 98 … …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 (2)96.0 不变 吸热 (3)不是 (4)b 解析:(1)在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与容器底接触,故此操作错误;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6个小格处,读作96.0℃;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由图知,当水的温度达到98℃时,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此时是水开始沸腾,沸点是98℃,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由此可判断当地的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

(4)读图丙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操作过程中水的质量多于

a的缘故,即图象b所指的水的质量大。

10.(2分)(xx安徽)当晶体被加热时,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熔化

11.(6分)(预测题)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若这支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可能为表中所列的物质,则温度计中的测温液体肯定不是 ,原因是 。

精品

.

物 质 酒精 甲苯 凝 固 点 沸 点 78 110

答案:29.0 ℃ 酒精 酒精的沸点为78 ℃,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

解析:题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在零摄氏度以上延伸,故其示数为29.0℃;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并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为78℃,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因此,其中的液体肯定不是酒精。

-11.7 -95

12.(4分)(xx四川广安)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 min时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答案:晶体 固液共存

解析:由图可见,该物质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该物质为晶体;物质的熔化过程是从第3min到第7min,因此在第5min时晶体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预测题)如图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答案:C

2.(xx广东广州)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固、液、气 C.气、固、液 答案:C

3.(xx重庆A卷)“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B.气、液、固 D.液、固、气

精品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x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素养全练11物态变化试题

.素养全练11物态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基础巩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xx上海)人体的正常体温是()A.33℃C.37℃答案:C2.(xx安徽)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hgqe6iypd77xpo5846y5ap1c1kz8f00qf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