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长沙花卉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
作者:王继红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36期
摘 要:长沙花卉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推动花卉合作组织,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流通体系,以及推行标准化能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长沙 花卉 产业化
一、发展花卉产业的意义
花卉产品是我国的传统农业产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长迅速,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对于花卉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长沙市在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花卉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人力资源充分,栽培技术和生物品种的繁育都有可靠的支持力量。更重要的是,花卉产业适合当前形势下长沙市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花卉产业已经成为长沙主导农业产业之一,发展花卉产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城乡间的文化交流。[1] 二、长沙花卉产业的现状
长沙花卉生产具有较长的历史, 花卉生产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 (一)种植规模发展迅速
长沙市花卉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花卉树种资源丰富,通过多年的花卉苗木扩大生产,已初步形成了花卉产业规模,基本实现了长沙市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据园林部门的统计,长沙市有花卉树种102科1300多种,花卉主要品种有280多种。按照以长沙“百里花卉走廊、万顷苗木基地”的规划,未来沙市要以浏阳河流域为主骨架,通过发展花木产业与发展庭院经济等措施,建成一个集市场、园林旅游、小城镇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一体的花木产业新格局,整个产业带的花卉面积达50万亩,总产值达100亿元,可解决数十万人再就业问题。 (二)产品种类日趋丰富
为适应花卉消费层次逐渐拉开的新特点,长沙在“产品调准,品种调优”的原则指导下,加大了花卉生产结构的调整力度。在绿化苗木市场积极开发新品种,由湖南的野生红桎木经过改良后并大规模种植和推广,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成为了长沙园艺产业的主导产品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深受市场欢迎。经过几年来的花卉生产探索,杜鹃花、蝴蝶兰、一品红为主的时令盆花.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大大丰富了花卉市场,满足了多层次的市场需要。 (三)流通体系的架构形成
近几年来, 长沙市花卉流通网络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流通体系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已经建成的主要花卉交易市场包括岳麓青山花卉大市场、红星花卉大市场、长沙花卉大世界、三湘花卉大市场以及浏阳柏加花卉苗木大市场等,已经规划并处于筹建当中的占地2000多亩的长沙花卉苗木大市场将落户长沙县跳马乡。每个花卉市场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定位,红星花卉大市场主要经营苗木,花卉大世界则以花卉为龙头,三湘花卉大市场则是以小花鸟虫鱼和盆景为主,而青山花卉大市场则以盆景、根雕、雅石为产业龙头。浏阳柏加花卉苗木大市场则是一家集花卉苗木、嫁接、种植、销售及绿化工程设计于一体的专业市场。 三、长沙花卉产业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虽然长沙市花卉产业的发展在湖南省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但整个产业仍处于数量、规模扩张和转型提高的过渡阶段,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的制约冈素: (一)花卉生产经营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长沙花卉产业走的是一条以农民个体经营为主的花卉发展之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当今花卉市场对花卉产品供应的要求是批量性、优势性、均衡性、低成本,而个体花农进行花卉生产的特点是批量小,规模化程度不高,交易成本高,同时在生产方面还带有很强的盲目性,缺乏驾驭市场的能力。[2]在花卉市场流通方面,协会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整个行业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花卉生产经营者之间相互压价,无序竞争的现象较为明显。 (二)花卉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长沙市花卉生产主要以常规绿化苗木为主,盆花和盆景则档次不高,精品更少,市场上提供的鲜切花主要是从云南、上海调运来的,观叶花卉则主要从广东调进。许多农民的现实观念,只看好目前市场主打品种和技术含量低的品种,造成绿化苗木生产比重仍呈上升趋势,主要品种也更加突出,而这与绿化树种多样性发展的原则相背离,存在很大的后患。 (三 )花卉市场流通体系不够健全
在花卉的交易方面,长沙虽然通过规划建立了多家花卉交易中心,也致力于推动花卉博览会等花卉推广平台的建设,但是其交易主要是传统的对手交易方式,不能实现由批发市场由“场所”向“组织”的升级,[3]整个流通体系未能发挥最佳效益。 (四)花卉产业链尚不成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相关产业与之协调促进。从长沙相关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除花卉运输业较为发达外,其余如花卉观光旅游业、花卉生产资料配套业、花卉加工业及服务业都与花卉产业的发展极不协调。为花卉产业配套服务的花卉专用农药、花卉专用肥和花盆等生产资料,大部分是从外地购进;花卉租赁、花卉意境设计、鲜花预约服务等花卉相关消费仍处于启动阶段;花卉加工业是花卉产业中附加值最高的产业链顶端,在长沙现在是空白;花卉包装业、冷藏业等花卉服务项目尚未出现。[4] (五)生产技术的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花卉产业是以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所以花卉产品的生产除了要抓好种植环节,还要依赖产前的投入要素,如种子(球)的培育、化肥、农膜、农业机械等,也离不开产后的服务,如包装、运输、销售等。长沙花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育种的重视不够,重引轻育的思想比较突出。现代花卉生产技术远没有普及程度不高,如繁育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收和包装保鲜技术等等,仍主要沿用传统技术。此外,长沙花卉行业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市场上缺乏专业的引种、繁种试验企业,大部分企业既生产盆栽植物,又培植苗木,产品不能形成特色优势。[5] 四、长沙花卉产业发展对策 (一)积极推动花卉合作组织的建设
提高花卉生产经营户的市场竞争能力,较为成熟的经验是建立花卉合作组织,在花卉生产、加工、流通、信息收集等环节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花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由花农专业大户、经营能人等利用生产、经营、购销等优势,根据农户需要进行自愿联合和合作进行组建。[6]把过去花农的分散经营整合起来,形成公司化经营的格局,强化技术、信息、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服务,多形式、多途径组建花卉专业合作社,提高花农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经营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加大科技投入,提离花卉产品竟争力
花卉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花卉业的发展与花卉科技的提高息息相关,其竞争的核心因素是花卉的质量和品种。发展长沙花卉产业,应该把花卉新品种选育和应用新技术研究作为重点,加快开发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体系;改善生产设施,推广本土化的设施栽培及配套技术广花卉设施栽培及其配套技术。在创新品种方面,要立足本地资源,瞄准市场,加大科技投入,重视原产花卉的品种创新和野生资源开发利用。并积极引进引进国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可以较快地取得优势品种,获得较好的市场效益。[7]
(三)健全市场流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