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文学理论实践性的弱化与重塑范文
摘 要: 实践性是文学理论的首要品格,新时期文学理论呈现“自闭”“失语”和“失效”的特质,实践性品格弱化。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建构方式是外化、非常态的,是通过“横移”和“竖延”进行的理论融合,这也是造成文学理论实践性品格弱化的根本原因。文学理论实践性品格的重塑,是中国文学理论走出危机的唯一出路,主要从回归“文学实践—文学理论—文学实践”的理论建构模式、加强中西方文学理论的融合、以文学批评为中介,重视文学文本的阐释,强化文学理论的实践应用属性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理论; 实践性; 建构方式; Abstract: Practicalityis the primary character of literary theories. The literary theories in the new era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ism”,“aphasia” and “failure”,and thus their character of practicality has been seriously weakened.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theories in the new era is externalized and abnormal,for it is the theoretical fusion through “lateral shift” and“vertical
extension”,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for the weakening of this character of literary theori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character of literary theories is the only way out of the crisis for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It should be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returning to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mode of
“literary practice-literary theories-literary practice”,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taking literary
criticism as the intermediary,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y texts,and highlight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ttributes of literary theories. Keyword: newera; literary theories; practicality; construction mode; 一、引言 “新时期”是对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总称。新时期文学理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迅速转型和高速发展时期。2018年,鲁枢元主编的《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对新时期文学理论进行了“盘点”,并提出“新时期文学已经成为历史”[1]12。纵观新时期40年,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大概分两个阶段:“建设”阶段与“反思”阶段。“建设”是指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在俄苏文论、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之间的理论引进与融合。“反思”是指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中呈现的“过度理论化”和“非实践性”倾向的反思,也是对文学理论如何可能的研究。1978年至1990年末,是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阶段,呈现出专业化、学术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文学理论体系越来越复杂,却也越来越无力。文学理论家深陷西方理论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文学理论越来越远离当前的文学现象和文学实践,陷入了“空泛化”的状态。2000年以后中国文学理论进入反思研究阶段。这种反思研究既是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经阶段,也跟西方文论界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联系。在西方文论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1990年以后,许多学者的研究在“理论终结”的氛围中进入“后理论时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伊格尔顿:《理论之后》、保罗·德曼:《理论的阻力》、马丁·麦克奎伦:《后理论:文化批评的新方向》等。这些学者
强调了“大理论”的结束,多元性与具体性理论建立的开始。他们在反对宏大叙事的同时,强调了反思研究的重要性。 文学理论的“实践性”问题是新时期文学理论反思的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文学的边缘化和文化研究的兴起,传统的文学研究被放逐了。中国文论界常用“危机”“困境”等词汇来描述文学理论的现状,童庆炳曾在第七届文艺理论年会上指出文学理论研究三大危机:“理论脱离实际、文学理论面对蓬勃发展的各种人文社会科学所处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文学理论学术研究的浅表化。”[2]277其中,居于首位的是理论脱离实际,即文学理论实践性品格的弱化问题。在学界,文学理论实践性品格的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有学者宣称:“非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构成了我国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建设的重大的合法性危机与生存危机。”[3]193那么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是什么?新时期文学理论实践性品格弱化的表现及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重塑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以上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二、实践性是文学理论的首要品格 理论(theory)一词源于希腊文(theoria),原义为看,观察,反思等,现指人们对自然或社会现象,按照已有的知识体系或认知结构,通过过滤、归纳、推理等方法,进行可靠、理性地总结。乔纳森·卡勒在《文学理论入门》中认为:“理论是一套原理,一种活动,由具体事物抽象、推测而产生。”[4]3理论的首要来源应是现实中的具体事物与人类活动。实践是指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开展的改造和探索活动。文学实践是人类精神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马克思主义文学实践观告诉我们,一切文学理论都是在文学实践中产生,在文学实践中发展,以文学实践为旨归,并且不断被新的文学实践所补充、修正和完善。 西方文学理论的建构方式有以下三种:一是自下而上的经验抽象型,即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作为西方第一部较为全面的文艺理论着作,对古希腊悲剧艺术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至今对西方文学批评仍然有指导和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也是从文学现场、文学实践抽象、提炼而成。二是自上而下的哲学思辨型,即由哲学观念推演和思辨生成文学理论。如黑格尔的《美学》,从哲学观点推演艺术的本质和范畴,建立了系统化的美学体系。三是由外及内的理论推演型,即借助于外部其他学科思想生成文学理论。如文化研究横跨文学、传播学、解构主义等多个学科,成为“跨界”的典范。以上三种理论建构方式中,经验抽象型是自发的、最早的建构方式,到今天为止,还仍然作为理论的主要建构方式;后两种建构方式则产生较晚,主要是近代以来的事,是人类的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得益于西方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成熟。 与西方文学理论的建构方式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建构方式比较单一,是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品鉴和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体验式和感悟式的,其思维方式呈现出整体性和浓缩性的特质。如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纯粹的文学批评理论作品,该文首对文体加以分类,用“雅、理、实、丽”四个字分别概括四科八类文体的艺术特质。陆机在《文赋》中用自身文学实践的亲身体会,生动地描述和分析了创作的心理特征和过程,并沿用曹丕的做法,用并列词组形式描述10种文体的特质。这种一言以蔽之的总结方式导致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片段式的、不成体系的。 文学理论是关于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论,是对文学实践理性思考的结晶,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创作和文批评都是文学理论所要关注的对象。中西方文学理论建构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学理论可以有多种建构方式,但重视文学实践经验
的总结,强调面对作品的领悟和感受,并对感性经验和直观表象进行抽象、提炼和概括,是一条主要的理论来源之路。因而可以说,文学实践是文学理论的主要来源,实践性是文学理论的首要品格。对于实践性品格,童庆炳曾这样阐述:“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实践,还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实践的检验。”[5]5所以,文学理论实践性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两个层面:首先,文学理论源于文学实践,与文学实践紧密结合的文学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其次,文学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不是理论本身,而是对文学实践的引导和对文学作品的有效阐释。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关系应该是:文学实践—文学理论—文学实践。 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的主体是人。在文学活动中,人作为主体有作者和读者两种身份。对于作者来说,文学实践的内涵集中于创作实践;对于读者来说,包括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即批评家和理论家),文学实践的内涵集中于普通读者的阅读实践和专业读者的批评实践。因而,文学实践内涵应包括作家的创作实践、普通读者的阅读实践和专业读者的批评实践。具体来说,文学理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与文学实践的密切关系:其一,文学理论源于文学经验的总结,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本解读、文学批评等一切文学活动都是文学理论的来源。其二,文学理论能够激发并引导作家的创作,并为其文学创作提供理论依据。其三,文学理论能够有效地阐释文本,帮助或启发读者阅读,成为文学批评的有力工具。其四,文学理论可以有理论演绎的部分,但理论演绎部分不应该成为理论的主要来源,文学理论应摆脱纯粹的主观建构,走向文学实践,成为可操作的文学理论,借以激发文学理论自身的活力。总之,文学理论源于文学实践,并以走向文学实践为旨归,能够有效地引导文学创作、进行文本阐释、并能在文学实践中修正和完善,成为可操作性文学理论,这才是文学理论建设中的实践性品格的体现。 三、实践性品格的弱化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界一直致力于理论的翻译与引进,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引进了西方一百年的理论成果。这种理论的大规模引进恰好填补了中国理论缺失的难题,扩宽了中国理论界的视野,各种眼花缭乱的理论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好不热闹!但是,我们在吸收西方理论的同时,本土的文学实践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创作在西方现代性和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全面走向了市场,呈现出大众化和多元化的特质。而理论却沉浸在话语的建构中无暇顾及。对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借用姚文放先生的话来陈述“文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与文学互不相干”[6]65。新时期文学理论的热点问题大多围绕着理论展开,而不是以文学实践为中心。做理论的人也基本不太关注文学作品,整日沉浸在概念的争论和话语体系的建构中,主动远离了文学实践现场。 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疏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文学理论远离文本,走向“自闭”。新时期文学理论比较注重理论的引进、理论体系的建构和理论知识的传播,呈现出知识话语化,即“过度理论化”的特质,忽略了文学理论自身的实践属性,造成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疏离。其次,文学理论远离本土文学实践,走向“失语”。新时期文学理论对西方理论话语的集中式引进,造成文学理论与中国本土文学实践的疏离。中国文论的西方化,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学术界讨论的“失语症”“本土与西方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问题,都只是理论来源问题。中国文学理论应该是“文学”和“实践”的理论,文学与实践的融合是解决以上论争的根本出路。再次,文学理论沉迷于理论建构,走向“失效”。文学理论是滞后于文学创作的,文学理论对文学实践的影响不是“介入性”的,应是“启发性”的。新时期文学理论沉迷于理论的自我建构,在激发、引导作家创作方面表现“失效”,在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