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的焓判据及熵判据;
(2)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构建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 素的制约,要全面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焓减和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回顾讨论过的化学反应原理的三大组成部分:反应的快慢、限度和方向。 反应的进行方向在反应还未发生时,如何判断?判断反应进行方向需要哪些依据?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讨论的。
【设问】首先我们来讨论下生活自然而然就能发生的变化,我们理所应当的一系列变化。 【收集实例】生活中你接触的自发过程有哪些?
1、室温下开水变凉 2、冰室温时溶解
3、苹果掉落在牛顿头上 4、学生下课使得无序场面 …… 【归纳】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用借助外力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探究】这些自发过程为什么能进行,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1、能量趋于“最低”的趋势(自发过程取向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倾向)
2、“有序”变为“无序”的规律(自发过程取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
【探究】我们的化学反应中也有这类自发过程,叫自发反应。你觉得自发反应的定义如何?【板书】一、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自发过程
1、 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学生讨论】找一找我们接触过的自发反应有哪些? 1、甲烷的燃烧; 2、铁生锈; 3、氢气和氧气反应
【交流讨论】如何理解该定义?
(1)一定条件指:一定的温度和压强,
(2)外界帮助可以是如通电、光照等,但点燃不是外界帮助。
【设问思考】这些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1、CH4(g)+2O2(g)=CO2(g)+2H2O(l) △H=-802.3 kJ/mol 2、4Fe(s)+3O2(g)=2Fe2O3(s) △H=-1648.4kJ/mol 3、2H2(g)+O2(g) =2H2O(l)△H=-571.6kJ/mol 【交流讨论】以上反应的共同点是:
均为放热反应,也就是E反>E生, △H<0,换而言之,能量趋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能量。
我们如果从反应热角度分析:放热反应易自发。 【板书】二、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
1、反应热(焓变)
【教师释疑】科学研究表明,对于化学反应, △H<0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且放出热量越多,体系降低能量越多,反应越完全。△H<0是决定一个反应能否自发的重要因素。 【设问思考】但是我们在生活,有些过程也是自发的,这当中有的与物质的能量高低无关,有的虽与能量高低有关,但用焓判据却无法解释清楚,例如: 1、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可顺利自发进行,无须借助外力。 2、2N2O5(g) =4NO2(g)+O2(g) △H=+56.7kJ/mol 3、(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 kJ/mol 【交流讨论】以上反应的共同点是:
以上变化虽然没有焓减的变化,但在变化过程中,物质在所在体系内有由“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这种推动体系变化的因素称作熵。 【板书】2、混乱度(熵变) 熵变:△S
混乱度增加:△S>0 混乱度减小:△S<0
【概念提升】思考:判断下列过程的熵变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1.H2O(s)→H2O(l)→H2O(g) △S>0 2.CaCO3(s) ==CaO(s)+CO2(g) △S>0 3.NaOH(s)==Na(s)+(aq)+OH-(aq) △S>0 4.N2(g)+3H2(g)==2NH3(g) △S<0
【规律总结】导致△S>0的因素 1、同一物质:固态 液态 气态 2、固体物质电离成离子。
3、产生气体的反应和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
【结论】一个反应能否自发是由△H、△S共同作用的结果。 【板书】三、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应用
【讲述】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与反应焓变有关,又与反应熵变有关。而对于焓判据和熵判据的特点有:
1、由焓判据知∶放热过程(△H﹤0)常常是容易自发进行; 2、由熵判据知∶许多熵增加(△S﹥0)的过程是自发的;
3、很多情况下,简单地只用其中一个判据去判断同一个反应,可能会出现相反的判断结果,所以我们应两个判据兼顾。研究表明,在恒温、恒压下,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是: 【板书】吉布斯自由能:△G = △H - T△S
【指出】 体系自由能变化综合考虑了焓变和熵变对体系的影响。 【板书】△G < 0 反应能自发进行;△G >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焓变 ?H<0 ?H>0 ?H<0 ?H>0 熵变 ?S>0 ?S<0 ?S<0 ?S>0 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一定自发 一定非自发 低温自发 高温自发 【知识应用】1、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1)Mg(s) + 2HCl(aq) = MgCl2(aq) + H2(g) △H<0,△S>0 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2)CO2(g)+ H2O(l)+ CaCl2(l)= CaCO3(s)+ 2HCl(l) △H>0,△S<0 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3)NH3(g)+ HCl(g)= NH4Cl(s)
△H<0,△S<0 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4)2H2O(l)= 2H2(g)+ O2(g)
△H>0, △S>0 该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