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生态化教育模式分析
与正常儿童比较,中、重度智障儿童受到智力因素影响,其生活适应能力比较差。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不仅包括智力因素,还包括环境因素。通过实施教育介入和改善环境影响,能够有效改善以及提高中、重度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在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领域中,社区、家庭以及学校是重要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课程已经成为智力障碍教育最为理想的一种教育模式。下面就分析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生态化教育模式。
1 关于生态化教育模式
儿童生活主要生态环境就是社区、家庭以及学校,这三者看似独立形成体系,但本质上三者相互支持和相互影响。儿童最早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均在家庭教育的前提之上开展。正因如此,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这三者共同组成了智障儿童生涯教育的体系。所以,为了对中度和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进行培养,探索培养生活适应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必须要实现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发展和沟通,将课程理论作为前提和基础,构建起家庭、社区和学校三者相互扶持教育模式。 2 树立生态教育课程新理念
环境生态课程把中、重度智障儿童放在日常常态生活环境中,包括社区、学校、家庭、职业等,根据儿童的适应现状以及能力水平,将未来适应生活环境作为前提和基本导向,促使儿童充分了解和运用生活环境,为儿童发展提供适合儿童需求服务的教育课程,并且教育课程具有个别化特
第 1 页
征。
环境生态课程特征包括:第一,结合儿童个体需要和学习特征,在生态环境里对儿童进行教育训练,使儿童具有其年龄段基本的生活技能。第二,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将生活化、完整性、有意义活动作为教学训练的基本内容,教学内容更加实用和丰富,促使儿童学会生活,并且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学习。第三,由于职业、社区、家庭、学校这四个重要的教学领域,对生活各个方面进行了涵盖,促使儿童最终将职业、社会、家庭以及学校适应完成,并且可以平等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第四,对社区资源进行充分运用,和社区开展合作,为儿童实施社区教育,促使儿童可以建立起自然支持的系统。第五,通过参与环境生态课程中,儿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普通人接触、沟通和交流。第六,结合儿童现有的实际水平,综合考虑儿童未来适应生活和目前适应生活所需要具备的技能。第七,注重通过真实情景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儿童逐渐形成迁移和类化能力。
3 通过生态化教育模式培养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策略 在运用生态化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想要对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进行培养,必须要对儿童现有能力水平进行有效评估,除了为儿童进行专业性评估,还要为社区和家长等提供问卷调查、访谈等评估形式,促使社区、家庭和学校三者共同参与到儿童现有能力评估之中。对学生动态生活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环境,对各种环境所组成的动态生态系统进行了解,明确家庭、学校以及社区三者合作的相关事宜,包括方式方法、资源利用、可能性等。而后进行课程的设置,遵循以人为
第 2 页
本的重要原则,根据这一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的内容,将生活作为中心,结合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明确教学目标,对儿童的感知能力、协调能力、运动能力进行培养,训练和培养儿童基本生活技能,对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鼓励儿童参与劳动,培养儿童掌握基本劳动技能。为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并且实施教学活动。明确教学方法,结合内容的需求,和社区、家长进行积极合作,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计划。对社区教学和家长教学以及训练实施分配和指导,为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知识,配合其实施。对教学效果进行动态性的评估,鼓励所有参与教学的社区、家长均参与评估,保证评估的公平性和公开性。结合评估结果,明确教学中的不足,总结教学中的经验,调整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设计等。对于不理想的教学内容再次进行训练或者进行教学,而后实施教学设计。通过这样的过程来实施生态化教育模式,能够有效综合各方的建议,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更好的提升中、重度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 4 结语
综上,在培养和提升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过程中,社区、家庭以及学校是十分重要的基地,将社区、家庭和学校作为教育基地以及基础环境,为智力障碍儿童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并且教育计划能够满足儿童个体发展的需求。通过社区、家长、教师这三者相互支持来落实教育计划,促进智力障碍儿童掌握个体功能性技能,进而有效提升中、重度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促使中、重度智障儿童完成社会适应、职业适应、家庭适应、个人适应以及学校时应。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第 3 页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