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语文教学案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走进端午节

项目创意:加强“生活即是语文,语文即是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在分享他人的成果同时学到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了解并吸收中华民族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 项目名称:走进端午节 时间范围:2006年5月——6月 参加人员:八(8)班全体学生、语文教师和班主任 主要活动:搜集资料,分析整理,完成作品,演示作品,总结交流 活动时间:用两周时间,学生课外分组搜集整理资料,课内小组交流并全班展示。

[过程描述]

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可是这个时候

0

却是同学们学业最繁忙之际。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学习之余的快乐,同时也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我决定在班上开展以“走进端午节”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端午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端午节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我选择这个主题有以下的原因:

首先端午节马上就到了,同学们可以亲身直接经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其次同学们虽有一定的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但并没有好好的落实。这一次的主题难度不太大,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再次可以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汇报活动成果,张扬学生的个性。

为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在端午节即将来临的前两周的语文课上我对我班的学生说:“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粽子、挂鸭蛋、叙亲情、享欢乐。可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重视这一天吗?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那些方式庆祝呢?你们已经读了很多的书,掌握了很多的知识,现在我们就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去查一查、找一找、问一问,再把了解到的情况以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方式向同学和老师汇报,好不好?”具体要求是: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最少搜集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民间故事); 2.中华民族为什么重视端午节这一天?

1

3.调查人们用那些方式庆祝端午节;(国家庆祝中秋节举行了什么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有那些?)

4.搜集关于描写端午佳节的文章或优美诗句; 5.写出自己的活动总结报告;

6.设计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汇报方式;(歌舞、文章、书画等形式不限)

7.在全班汇报自己的活动成果;

顿时,教室里一片欢呼声,同学们虽然过了很多个端午节,但是还真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那些庆祝方式,最令同学们高兴的是有了自己的实践机会,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调查、研究,还可以把自己最拿手的绝活在新同学面前露一手,岂不快哉?为了使活动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告诉大家要注意以下问题: 1、这不是一般的家庭作业,而是很重要的一次独特尝试,要想千方百计完成好,但无论是查找、访问还是整理、汇报,重在过程的参与,不能以查找的知识多少论成败;

2、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如果是小组合作就应该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3、不会完成的事情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和家长,但不能出现家长包办代替的情况;

4、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以及在家时的语文晚自习; 5、需要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的可以与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出入网吧;

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

语文教学案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走进端午节项目创意:加强“生活即是语文,语文即是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在分享他人的成果同时学到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h6jo3b4ah1xu1x81dzc4m0xd0pwbf00nk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