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规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等职业教育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名称 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

专业代码 570102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就业面向

本专业就业面向为水文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等部门,从事水文信息自动化采集与处理、水文预报、水质监测与评价、水文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就业部门为水文测站、各级水文勘测队、地方水文局和水环境保护等单位;就业岗位为水文信息自动化采集与处理、水文预报、水质监测与评价、水文水资源管理等岗位。 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水文信息自动化采集处理、水文预报、水质监测与评价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除获取学历证书外,还须获得至少一种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二、培养规格

根据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面对的职业工作岗位,从岗位分析入手确定本专业的业务范围,归纳形成本专业的工作领域。

1.知识结构及标准

(1)掌握一门外语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操作、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3)掌握水利工程制图、水利工程测量、水力学、气象与天气学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水文信息采集处理、水文预报、水质监测与评价等专业知识; (5)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遥测技术基础、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6)掌握水文测报自动化、信号与系统分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7)了解水文水资源管理和水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及标准

(1)基础能力。英文阅读、翻译及人机沟通的基本能力:能够借助字典阅读一般性外文技术资料,实现人机对话和日常口语交流。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及专业软件应用的基本能力。

(2)专业基本技能。工程测量的基本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工程测量,地形图测绘和河道测绘。识读水利工程图的基本能力。

(3)专业能力。水文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能力。水文自动测报能力。水质监测与评价、水文预报的初步能力:能够进行江河湖泊水质的监测、分析与评价,撰写一般性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具有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制定水文预报方案。该专业基本软件的设计、使用的初步能力。对

8

水文方面的电子仪器进行检测、维护的能力。

3.素质结构及标准

(1)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和责任意识; (2)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3)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4.专业技能及认证

本专业毕业生至少应获取一种对就业有实际帮助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如:水文勘测高级工、工程测量中级工、水质监测工、水环境监测工等证书。

职业证书

本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证书:学生在校期间获取水文勘测高级工、测量中级工、水质监测工、水环境监测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1)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设置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依据有关职业资格标准,选取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3)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理论教学应与实训、实习密切联系,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方案设计。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

2.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成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岗位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遵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采用动态可调模块化教学,贯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执行“教、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思想。坚持能力培养为主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通过职业能力分解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并强化与一线业务的对接和基本训练,增加核心课程的实训力度和强度;通过第二课堂增加一些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的素质课程以及跨专业的系列课程和新技术专题讲座等,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先进性、前瞻性;重新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之间的衔接,明确课程定位、边界和接口,实现整体优化,理论实践有机融合。

推行双证书制度,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操作技能,兼有学历证书和水文勘测高级工、工程测量中级工、水质监测工、水环境监测工等证书的“双证书”合格人才。

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重点,根据本专业所从事工作领域和岗位技能要求,参照本行业技术规范,遵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与企业单位一起开发出具有动态可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模块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模块、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培养模块、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培养模块、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模块 (2)课程建设。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包括: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包

8

括:课内实训、课程综合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引入标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职业资格证书(标准) 课程相关的 实习实训项目 计算机应用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职业 核心 能力 课程 高等数学 体育与健康 交流与表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英语 水利工程制图 测量学 程序设计 水力学 专业 技术 基础 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水文学原理 工程水文学 气象与天气基础 地下水文学 电子技术基础 水利工程概论 专业英语 水文测验学 水文信息处理 专业 核心 技能 课程 水质监测与评价 水文预报 地理信息系统 自动控制技术 水文测报自动化 信号与系统分析

①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信息处理”测评与认证标准; 计算机综合练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认证标准; 习 ③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文管认证标准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数字运用”测评与认证标准 ①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与人交流”测评与认证标准; ②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认证标准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认证标准 “制图员”国家职业标准 “测量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 专业英语训练 测量学实习 水力学综合试验 气象与天气基础实训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生产实“水文勘测高级工”国家职业标准 习 水文信息处理综 合练习 “水质监测工及水环境监测工”国家职水质监测与评价业标准 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 计 地理信息系统实 习 自动控制技术课 程设计 水文测报自动化 课程设计 8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遥测技术基础 治河防洪 职业资格证书(标准) 课程相关的 实习实训项目 专业 拓展 课程 应用文写作 管理学概论 中国水利概论 实用水法规 测量学实习 计算机基础综合 认识实习 水力学综合试验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水文测验实习 顶岗 实习 水质监测与评价课程设及 计 单列 水文自动测报课程设实习 实训 计 天气与气象实训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水文信息处理综练 顶岗实践 3.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针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分析对应的工作领域(业务范围),通过对基本工作领域对应的基本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确定主干课程体系。

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课程类型由公共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四部分组成。

4.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各类(门)课程学分与学时数的分配比例 各类课程的学分与学时数及实践教学建议周数分别见表2和表3。

表2 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数的分配比例

课 程 类 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共课计算机应用基础; 程 高等数学;英语; 体育与健康;交流与表达等。 水利工程制图;测量学;程序设计; 专业基水力学;计算机网络技术;

8

建议 学分 建议学时 (随堂实践学时) 470~490 (20~30) 比例(%) 36~38 4~6 30~33 500~530 (150~170) 30~32

本技能课程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职业拓展课程 水文学原理;工程水文学; 气象与天气基础;地下水文学; 电子技术基础等。 专业英语;水文测验学; 水文信息处理;水质监测与评价; 水文预报;地理信息系统等。 治河防洪;应用文写作; 管理学概论;中国水利概论; 实用水法规。 合 计 380~400 (80~100) 21~25 29~31 8~10 103~112 130~150 (10~17) 1525(260~317) 9~11 69% 注:表中建议学时包括理论学时和随堂实践学时。

随堂实践指实验、随堂技能训练、随堂实习。

表3 实践教学环节建议周数 实 践 环 节 类 别 军训及入学教育 单项实训 计算机基础综练、测量学实习、认识实习、水力学综合试验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天气与气象实训 建议周数 3 9~11 水文测验实习、水质监测与评价课程设计、水文自动测报课程综设计 合实水文预报课程设计、自动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水文信息处理综训 练等 顶岗实习 毕业教育 社会实践 合 计 14~16 11 1 5 45 5.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教学进程建议 以基本专业技能培养为基础,配合“双证书”教育,通过工学结合使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就业竞争能力的快速提升。具体组织方式是:

前三学期,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水文信息自动采集与处理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开设了数学、英语、水利工程制图、测量学、水文学原理、气象与天气学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水文测验学等课程,使学生初步具有水利工程读(识)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和水文信息自动采集处理的专业核心能力。

第四学期,根据水文一线工作特点,要进行汛前准备和汛期水文测验。主要安排学生到校外生产实习基地进行水文信息自动采集处理生产实习,实习主要由测站技术人员以师徒传承、边讲边练、任务驱动等方式安排实习项目,进行生产实习。另外在汛前准备之前,在校内开设了少量的与该项生产实习相关的部分专业拓展课程,为考取水文勘测高级工和第5学期其他专业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第五学期,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开展校内工作项目模拟实训,针对就业方向强化岗位技能,要求学生考取“水文勘测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开设了遥测技术基础、水文预报、自动控制技术、水文测报自动化、水文信息处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另外根据专业

8

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规范

高等职业教育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专业名称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专业代码570102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专科就业面向本专业就业面向为水文水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h61772yy776vac3ljxx41z4g1sgjh0183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