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11讲
1.(2017·北京卷)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43864372( C )
A B C D 溶液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H2S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Na2SiO3溶液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黄色沉淀 紫色溶液褪色 产生胶状沉淀 2-结论 SO2有还原性 SO2有氧化性 SO2有漂白性 酸性:H2SO3> H2SiO3 [解析] A.混合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SO4,再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正确;B.SO2与H2S在溶液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体现了SO2的氧化性,B正确;C.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SO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4生成Mn,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错误;D.SO2与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2SO3>H2SiO3,D正确。答案选C。
2.(2017·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导学号 43864373( A )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解析] A.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A正确;B.因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才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错误;C.二氧化硅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错误;D.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D错误。
3.(2017·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导学号 43864374( C )
Cl2
A.Fe――→FeCl2
点燃
――→
Fe(OH)2
2+
O2H2O
B.S――→SO―→H2SO4 3―点燃高温SiO2C.CaCO3――→CaO――→CaSiO3 高温
- 1 -
O2H2O
D.NH3催化剂,△――→NO――→HNO3
[解析] A.铁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A错误; B.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B错误;C.两步均能实现,C正确;D.NO不与H2O反应,D错误。
4.(2017·徐州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导学号 43864375( D )
A.活性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B.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可用作造纸漂白剂
C.Al2O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 D.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
[解析]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故A错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作造纸漂白剂,故B错误;Al2O3能与烧碱反应,故C错误;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故D正确。
5.(2017·桂林、百色、梧州、北海、崇左五市5月联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43864376( B )
A.天然气、酒精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 B.金属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主要是发生析氢腐蚀 C.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织物漂白剂
D.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材料的制造
[解析] A.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酒精不属于化石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B.金属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主要是发生吸氧腐蚀,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发生析氢腐蚀,故B错误;C.NaClO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可作织物漂白剂,故C正确;D.硅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材料的制造,故D正确;故选B。
6.(2017·漳州市5月质量检查)离子甲与微粒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离子甲不可能是导学号 43864377( A )
足量OH足量H
离子甲――→微粒乙――→离子甲
A.HCO3 C.Al
-
-
3+-
-
+
B.NH4 D.Mg
2-
2-
+
-
2+
+
[解析] A.发生的反应是HCO3+OH===CO3+H2O,CO3+2H===H2O+CO2↑,HCO3不符合转化关系,故A正确;B.NH4+OH===NH3·H2O,NH3·H2O+H===NH4+H2O,符合转化关系,故B错误;C.发生反应是Al+4OH===AlO2+2H2O,AlO2+4H===Al+2H2O,符合转化关系,故C错误;D.Mg+2OH===Mg(OH)2↓,Mg(OH)2+2H===Mg+2H2O,符合转化关系,故
- 2 -
2+
-
+
2+
3+
-
-
-
+
3+
+
-
+
+
D错误。
7.(2017·长春市质量监测四)A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B、C为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省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导学号 43864378( A )
A.A、B、C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B.A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B、C的水溶液一定都呈碱性 D.反应①②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A.A单质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B和C两种化合物,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B和C其中一种为氧化产物,一种为还原产物,且A、B、C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组成A单质的元素,故A正确;B.A单质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B和C两种化合物,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存在负化合价,应为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不存在负价,故B错误;C.如A为Cl2,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Cl和ClO,二者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Cl2,符合框图转化关系,但NaCl的水溶液显中性,故C错误;D.反应①中存在元素从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②中存在元素从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A。
8.(2017·南通、扬州、泰州第三次联考)H2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43864379( A )
-
-
A.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合成氨反应的活化能 B.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NaHCO3中是否混有Na2CO3 C.由粗硅制高纯硅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D.聚合物
2
—的链节为CH2=CHCl
[解析] A.有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使活化能降低,如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合成氨反应的活化能,故A正确;B.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钠生成水,碳酸钙,碳酸钠,均生成CaCO3,故B错误;C.由粗硅制高纯硅的反应类型依次为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故C错误;D.聚合物体是CH2===CHCl,故D错误;故选A。
2
—的链节为—CH2—CHCl—,单
- 3 -
9.(2017·镇江市三模(最后一卷))过硫酸氢钾复盐( K2SO4· KHSO4·2KHSO5)易分解,可用作漂白剂、NOx、SO2等废气脱除剂。某研究小组制备过硫酸氢钾复盐的流程如图:导学号 43864380
(1)在“转化”中,用冰水浴冷却,原因是__浓硫酸与H2O2溶液混合时,大量放热,温度高,H2O2易分解__。浓硫酸与H2O2反应,部分转化为过硫酸(H2SO5),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H2SO4__+H2O2
2
SO5+H2O__。
(2)已知H2SO5为一元强酸。结晶操作中,加入K2CO3即可获得过硫酸氢钾复盐晶体,该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10K
+
+5CO
2-3+__4SO
2-4+4HSO
-5+12H
+
===5CO2↑+
2[K2SO4·__KHSO4·2KHSO5]↓+5H2O__;操作中,K2CO3溶液需分批缓慢加入,目的是__控制加入的K2CO3的量,避免反应过于激烈__。过硫酸氢钾复盐产率(以产品含氧量表示)随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过程适宜的条件是__0_℃、pH=2左右__。
(3)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目的是洗除晶体表面的杂质和__便于晶体干燥__。 (4)烘干产品时,用红外灯低于40 ℃烘干,可能的原因是__产品在40_℃以上易分解__。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1)H2O2受热易分解,而浓硫酸遇水放出热量,因此用冰水浴冷却的原因是浓硫酸与H2O2溶液混合时,大量放热,温度高,H2O2易分解;根据题目浓硫酸与H2O2反应生成H2SO5,反应方程为H2SO4+H2O2===H2SO5+H2O;(2)H2SO3是一元强酸,与K2CO3反应产生CO2和过硫酸氢钾复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10K+5CO3+4HSO5+12H===5CO2↑+2[K2SO4·KHSO4·2KHSO5]↓+5H2O;分批加入K2CO3目的是控制加入K2CO3的量,避免反应过于剧烈;过硫酸氢钾复盐产率以产品含氧量表示,含氧量越大,说明产率越高,因此根据图像,适宜条件是0 ℃和pH=2;(3)乙醇易挥发,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洗除表面杂质,利用乙醇易挥发性,便于晶体干燥;(4)过硫酸氢钾复盐易分解,因此红外灯低于40 ℃烘干,防止产品易分解。
10.(2017·河西区三模)含C、N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4 -
+
2-
-
+
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第二周期ⅤA族__。
元素C、N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比较(填化学式):__CH4 I.氨气应用于侯德榜制碱工艺,原理如上图所示: (1)过程i通入NH3和CO2的顺序是__先通NH3,后通CO2__。 (2)过程ii有利于析出更多NH4Cl(s)的原因是__NH4 +4- (aq)+Cl(aq),增大 c(Cl-),平衡左移,促进NH4Cl析出__。 (3)制碱副产品NH4Cl可用于生产NH3和HCl。但直接加热分解NH4Cl, NH3和HCl的产率很低,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NH3+HCl===NH4Cl__。 而采用在N2氛围中,将MgO与NH4Cl300 ℃ 混合加热至300℃,可获得高产率的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MgO+2NH4Cl=====2NH3↑+MgCl2+H2O↑__。 Ⅱ.电镀工业中含CN的废水在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下: - (1)溶液A具有的性质是(填“氧化性”或“还原性”)__还原性__,C的化学式为:__CuCN__。 (2)反应② 可将CN转化为无害物质,其离子方程式为:__2CN+5ClO+2H===N2↑+2CO2↑+5Cl+H2O__。 [解析] N的原子序数是7,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ⅤA族;氮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是CH4 Ⅰ.(1)氨气极易溶于水,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过程i要首先通入NH3,然后再通入CO2。(2)NH4Cl析出(3)加热分解NH4Cl生成的NH3和HCl冷却后又转化为氯化铵,从而得不到氨气,方程式为NH3+HCl===NH4Cl。而采用在N2氛围中,将MgO与NH4Cl混合加热至300 ℃,可获得高产率的NH3,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氯化镁和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300 ℃ 2NH4Cl=====2NH3↑+MgCl2+H2O↑。 Ⅱ.(1)反应中铜离子得到电子转化为亚铜离子,这说明溶液A具有还原性。9.0 g沉淀C在氧气中灼烧后,产生8.0 g CuO,物质的量为8 g÷80 g/mol=0.1mol,0.1 mol CO2,碳元素质量为0.1 mol×12 g/mol=1.2 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质量是1.4 g,CuO的C、 - 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