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阅读图1.1 ,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图1.2 ,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图1.4和表1.1 ,归纳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图1.5 ,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大气、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方向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科学正确的宇宙观,破除封建迷信;激发探究地理
点;阅读图1.5 ,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大气、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方向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科学正确的宇宙观,破除封建迷信;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 【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和原因。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本课
同学们,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替等,所以,要了解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必须先了解宇宙。今天我们将在宇宙中找到地球的位置。 学习新课 1.1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 1 )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性) 天体: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例如:恒星、星云、行星、月亮、流星、彗星等 所以:天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 2 )宇宙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之中(运动性)
①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 ②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见P4读图思考题):
所以: a 、物质的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规律 b 、作为整体的宇宙也在不断演化着 2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位于太阳系中,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 “水金 地 火(小),木土天海” 二、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学生活动,教师总结】P4—6活动题
活动题1:证明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
活动题2:从八大行星的一系列物理参数看,地球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特别是与类地行星没有大的区别,即地球在物理特征或(结构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
地球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过渡】 地球为什么会存在生命呢?先从地球本身来找一找原因。 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 (1) 适宜的自身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拥有合适的温度,有利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
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能够吸引住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了原始海洋,孕育了生命。 【过渡】再从宇宙环境来找原因。 (2) 安全的宇宙环境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使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认识到两点: ①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②地球生命的出现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演化离不开宇宙环境。同时也说明了宇宙中的天体只要具备了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水才可以形成生命。 四、练习 见课件 板书
1.1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1)物质性 (2)运动性 2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水金 地 火(小),木土,天海 二、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