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大全,精品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大全,精品资料

教学内容 主备人 因数与倍数整理与复习 教学时间 课型 新 授 1 第 2 课时 总 课时 1.学生通过回忆和整理,进一步明确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加深认识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 与区别,能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学生在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能说明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倍数和因数等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概念判断、推理。 难点: 理解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学习目标: 一、揭示课题 引入:这节课,我们复习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 通过复习,能进一步了解关于因数和倍数的知识,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应用这些知识。 二、基本练习 1.知识梳理。 提高:回想一下,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学生回顾,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回顾。 提问: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像?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什么叫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什么叫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整理。 2.做“练习与实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做“练习与实践”第11题。 出示题目,学生直接口答。 提问: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判断是3和5的倍数呢? 追问:这里哪些是偶数,哪些是奇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做“练习与实践”第12题。 学生先独立写出质数和合数,再指名口答。 追问:最小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呢? 提问: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指出:在判断一个是质数还是合数时,要看这个数有哪些因数,根据质数和合数的含义作出正确判断。 5.完成下面各题。 (1)写出12和18的公因数,说出最大是几。 思考与调整 (2)写出6和8的公倍数,说出最小是几。 (3)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5和3 7和9 8和12 指名学生口答第(1)(2)题,教师板书找公因数、公倍数的过程。 让学生说明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交流方法并板书结果。 提问:每组数各是怎样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 6.把12分解质因数。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3题。 指名读第(1)题。 学生尝试练习后同桌交流。 集体校对,引导学生明白可以有序思考,逐一列举。 学生自由读第(2)题后独立解答。 指名口答,集体评议,结合说说有公因数2的数、有公因数3或5的数各有什么特点。 2.做“练习与实践”第14题。 出示题目,学生尝试练习。 展示学生的不同分法: 提问:你是按怎样的标准来分的? 3.完成思考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根据“如果每行值6棵,最后一行缺1棵”,你能知道什么?根据“如果每行值5棵或4棵,最后一行也都缺1棵”呢? 指出:根据条件,可以知道总棵树比6的倍数少1,比5和4的倍数也都少1. 启发:如果添上1棵,总棵树与6、5和4有什么关系?、 学生尝试解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主备人 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 教学时间 课型 新 授 13 第 5 课时 总 课时 1.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及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能选择口算、笔算、估算以及计算器等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进一步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教学目标 实际问题。 2.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计算原理,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基本的数量关系,提高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难点:正确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学习目标: 一、 揭示课题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只要复习了数的认识,今天开始我们要复习数的运算。这节课先复习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 二、 知识梳理 1.小组讨论。 引导: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想一想,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分别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乘、除法呢?先独立思考,找一些例子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各自整理后在小组里讨论。 2.集体交流。 (1)提问: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呢? 追问:你能说说这些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吗? 生交流,汇报。 (2)提问: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的乘、除法?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提问:小数乘、除法计算和整数乘、除法有什么联系?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交流,总结。 提问:分数乘、除法计算有什么联系? 指出:分数乘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数除法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转化成分数乘法后按分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 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直接写出得数。 选择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 提问:比较每组两题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3.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学生自由读题,独立思考分别选择哪种算法。 思考与调整 指名口答,并说出想法。 四、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出示表格,提问:从这张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后独立计算、填表。 提问:这里应用的是哪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你能说出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一组数量关系式吗? 2.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各自解答,指名板演。 集体校对,说明按怎样的数量关系解答的。 提问:这里应用的是哪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能说出这一组数量关系式吗? 3.做“练习与实践”第9题。 出示情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出示问题(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说明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估算得出结论。 出示问题(2),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并板书算式、得数。 4.做“练习与实践”第10题。 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说说表中的信息。 提问:怎样比较他们的成绩更合理?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指名说出合理的想法及理由。 学生各自计算,求出各人助跑摸高的厘米数想法于身高的百分之几,再比较得到的百分之几。 出示问题(2),学生独立解答,提示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五、总结 六、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主备人 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2) 教学时间 课型 新 授 13 第6 课时 总 课时 1.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学过的运算定律和一些规律,并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2.学生进一步增强观察、辨析能力和合理、简捷运算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和掌握运算律和一些规律。 难点:灵活选择合理、简捷的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学习目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回顾整理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关系,以及计算法则。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复习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整理知识,沟通联系 1.复习运算顺序。 出示“练习与实践”第1题。 (1) 指名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能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请同桌相互说一说。 集体交流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校队,做错的同学自己订正。 2.复习运算律。 (1)引导:在四则混合运算里,我们学习过运算律。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律?你能举例说明吗?小组讨论,按要求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整。 小组讨论、填表。 集体交流,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呈现填表。 (2) 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知道。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每题是怎样想的,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规律。 说明:在计算时,如果应用运算律或运算规律,能先把其中的小数、分数计算凑成整数,或者能把一些计算凑成整十、整百的数使计算变得简单,就可以选择合理、简单的算法,使计算简便。 追问:你觉得应用简便计算要注意些什么? 思考与调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大全,精品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大全,精品资料教学内容主备人因数与倍数整理与复习教学时间课型新授1第2课时总课时1.学生通过回忆和整理,进一步明确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加深认识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与区别,能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2.学生在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能说明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gv584pyrm6ksx797jw59jajr88l5800wv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