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图 6 采 用 555 时基电路的简易温度控制器 电
路图
当温度较低时,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Rt 阻值较大,555 时基集成电路(IC)的 2 脚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电位低于 Ec 电压的 1/3(约 4V), IC 的 3 脚输出高电平,触发双向晶闸管 V 导通,接通电 加热器 RL 进行加热,从而开始计时循环。当置于测温点的热敏电阻 Rt 温度高于设定值而计 时循环还未完成时,加热器 RL 在定时周期结束后就被切断。当热敏电阻 Rt 温度降低至设定 值以下时,会再次触发双向晶闸管 V 导通,接通电加热器 RL 进行加热。这样就可达到温度 自动控制的目的。 二、元器件的选择
电路中,热敏电阻 Rt 可采用负温度系数的 MF12 型或 MF53 型,也可以选择不同阻值 和其他型号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只要在所需控制的温度条件下满足 Rt+VR1=2R4 这 一关系式即可。电位器 VR1 取得大一些能获得较大的调节范围,但灵敏度会下降。 双向晶 闸管 V 也可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进行选择。其他元件没有特殊要求,根据电路图给出参数 来选择。
三、制作和调试方法
整个电路可安装在一块线路板上,一般不需要调试,时间间隔为 1.1R2×C3,应该比加 热系统的热时间常数选得小一些,但也不能太小,否则会因为 双向晶闸管 V 急速导通或关
闭而造成过分的射频干扰。安装调试完后可装入一个小塑料盒内,并将热敏电阻 Rt 引出至 测温点即可。
电路 7 采用 555 时基电路的自动温度控制器
本电路通过温度的变化可以对用电设备进行控制其运行的状态。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
理如图 7 所示。
8 4 3 VD 7 3 8 IC1 IC2
6 RPIN4148 G t Rt 555
68K 5 LM567 2 12V + 6 2 C6
C1 7 + 1 + 1 5 100μ C5C3 C4 1μ 0.1C2
2.2μ 0.1μ 0.01μ
μ
4
R1 10K
K
S
图 7 采 用 555 时基电路的自动温度控制器电路图
IC1 555 集成电路接成自激多谐振荡器,Rt 为热敏电阻,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由电
阻器 R1、热敏电阻器 Rt、电容器 C1 组成的振荡频率将发生变化,频率的变化通过集成电 路 IC1 555 的 3 脚送入频率解码集成电路 IC2 LM567 的 3 脚,当输入的频率正好落在 IC2 集成电路的中心频率时,8 脚输出一个低电平,使得继电器 K 导通,触点吸合,从而控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制设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备的通、断,形成温度控制电路的作用。 二、元器件的选择
IC1 选用 NE555 、μA555 、SL555 等时基集成电路;IC2 选用 LM567 频率解码集成电 路;VD 选用 IN4148 硅开关二极管; R1 选用 RTX—1/4W 型碳膜电阻器。C1 、C2、C3 选 用 CT1 瓷介电容器;C4、C5 选用 CD11—25V 型的电解电容器;K 选用工作电压 9V 的 J ZC —22F 小型中功率电磁继电器;Rt 可用常温下为 51KΩ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RP 可用 WSW 型有机实心微调可变电阻器。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
在制作过程中只要电路无误,本电路很容易实现,如果元件性能良好,安装后不需要调 试即可用。
电路 8 采用 CD4011 的超温监测自动控制电路
该电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由一只与非门和一只热敏电阻组成测控电路和警笛声发声 电路,由一只继电器作为执行电路。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 8 所示。
图 8 采 用 CD4011 的超温监测自动控制电路
图
测温电阻 RT 接在控制门 D1 的输入端,它和电阻 R1 、R2 及 RP 通过 RP 的分压调节, 使门 D1 的输入电平为高电平,使 D1 输出为低电平。
使用时,热敏电阻 RT 安置于被控设备上,当被控设备温度超过最高设定温度时,由于 RT 阻值小,通过分压电路的分压,使 D1 输入端的电压变为低电平,经 D1 反相为高电平, 该高电平一方面加至多谐振荡器的控制端⑧,使多谐振荡器起振,通过放大管放大后,由扬 声器发出警笛声,同时也加至 VT1 的基极使其导通,继电器吸和,通过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将被控设备的工作电源断开;另一方面经 D2 反相为低电平后,发光之时管 LED 构成通路, LED 发光指示。 二、元器件的选择
IC1 选用 CD4011;VD 选用 IN4001;VS 为稳压 10V 的稳压管;VT1 选用 9013,VT2 选用 V40AT;电容 C 为 2000P 的陶瓷片电容;继电器为 4099 型继电器;RP 选用 470K 普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通可调电位器;电阻选用 1/8 或 1/4W 金属膜电阻器,BL 选用 8Ω、0.5W 电动扬声器。
文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