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语文课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二、课题研究背景: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如今,随着我校语文主题学习的开展,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为此,提出此课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是课堂管理的需要
由于条件限制,我校的教学班级人数都在70人左右。小学大班额教学给教师的课堂管理、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学质量的检测以及学生的展示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收效甚微。将大班额化为若干小组,以组进行管理、反馈、检测、展示,既节约了时间,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课堂教学生动而有趣味。
2、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需要 近年来,高效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高标准,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走进了课堂,要完成好这些教学,小组合作是前提。
3、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这些孩子有自私、封闭、不善于与人交往等共性。而小组合作,为他们提供了团结、协作、互助、共享的平台。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研究目标
1、探索大班额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模式。
2、通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合作、竞争、提高、超越”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合作探究有机结合。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
1、创建学习小组,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 2、研究小组合作方案,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3、研究小组评价方案和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方法: (一)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工作始于: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有关研究的资料,做好调查工作。 3、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2、认真实施研究方案,进行不断地实践探索。
3、研究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的的最佳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探索小组合作的实施方案、评价体系和激励、奖励机制。总结小组合作的经验和渠道,推广大班额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向纵深发展。逐步完成研究计划,并作个案记录、分析、总结。
4、进行阶段性总结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收集整理实验经验和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3、推广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法(问卷),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对比分析法、文献法、讨论法等。
七、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各类调查资料、论文集(论文、案例记载或教学反思)。 (2)图片成果:示范课图片、学生合作活动图片、其他图片资料。 (3)可操作性成果:小组合作评价表、汇总表。 八、课题研究组成员分工:
1.课题组负责人: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组织策划、总结结题;负责对课题研究的协调、指导;负责撰写开题报告、实施方案、结题报告。
2.组内其他人员:
:负责课题日常各种活动方案的制定、分工、实施工作;负责各种学生活动的组织、实施、总结;负责日常各种活动及会议的记载;负责撰写中期报告。
:负责各种学生活动的组织、实施、总结;负责日常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负责日常资料的印刷、发放。
九、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计划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有关研究的资料,做好调查工作。 3、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2、认真实施研究方案,进行不断地实践探索。
3、研究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的的最佳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探索小组合作的实施方案、评价体系和激励、奖励机制。总结小组合作的经验和渠道,推广大班额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向纵深发展。逐步完成研究计划,并作个案记录、分析、总结。
4、进行阶段性总结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收集整理实验经验和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3、推广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