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满分训练08文言文阅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考 2020

答谢中书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晓雾将歇 .(2)夕日欲颓 .(3)可以去乎 .(4)时邻寇侵境 .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断两处,2分) 遂 率 其 民 敌 之 力 不 继 而 死 其 家 歼 焉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寇至则去,国谁与守?

4.人各有志。甲文作者和乙文中的“柯公焕”,他们各有什么“志”?请简要分析。(4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全品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中考 2020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

先是,约孟旋、子将同游,皆不至。予慨然独行。子将挟西湖为己有,眼界则高矣,顾隐踞七香城中,傲予此行。何也?书寄孟阳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

(节选自明·李流芳《游西山小记》)

[注释] ①匌匒(kēdā):重叠。②七香:本指七种香料,此处是繁华的意思。③孟阳:程嘉燧,字孟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念无与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夹道皆古柳 .(4)殆不能去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念无与为乐者 所识贫困者得我与 ..B.相与步于中庭 所欲有甚于生者 ..C.折而北 学而不思则罔 ..

D.子将挟西湖为己有 为人谋而不忠乎 ..

3.请将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4.甲乙两文通过写景,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5.甲乙两文在写景时都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4分)

( )(2分)

中考 2020

与朱元思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注释] 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忧望:挂念,盼望。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猛浪若奔 .(2)负势竞上 .(3)流水周于舍下 .(4)去我万里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飞泉落于檐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尽在其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皆以美于徐公 ..D.封题之时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 )(2分)

中考 2020

4.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3分)

(1)文中“ ”这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1分) (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做具体分析。(2分)

①甲文表达的情感:

; ②乙文表达的情感: 。

富贵不能淫

[2019·盐城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二章》)

[乙]同敞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大将王永祚等久围永州,大兵赴救,胡一青率众迎敌,战败。同敞驰至全州,檄杨国栋兵策应,乃解去。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耜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

[注释] 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往之女家 .(2)或败奔 .(3)同敞危坐不去 .(4)适同敞自灵川至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行天下之大道 .

中考 2020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列论战》) .C.乃幽之民舍 .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D.岂不诚大丈夫哉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3.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虽 异 室 声 息 相 闻 两 人 日 赋 诗 倡 和 4.将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5.乙文中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中“威武不能屈”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释] 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管夷吾举于士 .(2)困于心,衡于虑 .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满分训练08文言文阅读

中考2020答谢中书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gk4v4legx8xzko02xoc4ddq3430jm00yc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