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依课表正常运行。
(2)依法(市教委的三个教学文件、市、区督导室下发的关于教学的规范性指标、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先进典型,及时大力推广。
(3)以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做好教学工作,要求全体教师做学情分析,做好学生成长跟踪记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对困难生实行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勤反馈的方法,帮助他们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坚持“以学论教”的课堂评价标准,变让学生学会为让学生会学。
(4)组织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功能的质量检测,对教学质量做到心中有数,各年级、各学科努力达成教学目标。
(5)抓好教研组建设,协助校长配备教研组长。教研工作要下移,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寓德育、美育于教学之中”的研究上,并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形式展示与交流研究成果。
21
(6)加强对理化生实验室、电化教室、计算机教室、视听教室、音乐、美术、地理等专业教室和图书阅览室的管理工作,制度要上墙,管理要到位,重点抓好岗人员的专业培训;设备的安全运行与维修;抓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4.在坚持教学质量年级达标的前提下,改革考试方法,增加能力测试,允许学生参加补考,补考前安排教师对其进行必要的辅导,通过补考让这部分学生逐步找回自信,产生对获取新知识的渴望。
5. 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工作挡案,加强题库建设,同时积累优秀教案、先进教学方法和优秀学生的学法。
6.继续进行学校教科研课题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扩大成果,在学生中成立学习互助小组,依靠学生集体力量完成学业;成立学科兴趣小组培养特长、培养尖子生,并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为质量。
7.加强校园网建设,充分利用网上优质资源为师生所用。
8.组织好教学经验交流会,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教研和考验的双研会。
22
十二、学校对教科研工作的要求
1.工作目标:筛选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教科研课题,组织力量进行研究,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到教育教学管理的行为中,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
2.学校成立教科研室,设主任1人,在主管副校长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各种信息的收集、筛选、推荐工作,对教科研的专业培训、教科研课题的申报及论文的评选工作。负责起草学校教科研3-5年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3.公布市区校三级科研课题,动员全校教职工结合自身条件选报,一经批准,即可准备开题报告,经校办公会审批确认后,批准立项,立项后的课题组负责人与学校签订协议,按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在规定日期内,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经教科研室验收校办公会批准,依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学校对课题负责人及参与者给予表彰、奖励。
4.认真落实市区教研部门关于大力开展校本教研的要求,制定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实施方案,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实施。
23
5.学校每年(寒假或暑假)召开一次教科研年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教科研奖励大会(与当年的年会合一)表彰在教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教职工。
6.把已经承担的各级各类课题纳入新的规划,投入人力、物力和经费,争取如期结题,并着手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借助大专院校,市教科院引进国家、市级课题,提升我校整体教科研工作。
学校鼓励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为此,设立多种奖项。
十三、学校对体育工作的要求(草案)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我校的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种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并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坚强毅力与生存能力。
2.由主管校长负责德育处、体育教研组的协调工作,制定符合我
24
校实际的体育工作计划、督促、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提高全校干部、教职工对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法定时间,尊重学生享有健身的权利。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贯彻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老师、班主任、校医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体育达标活动,使我校学生整体素质达到或超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指标。
上好体育课、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教师应在课前对所使用的各项器材安全性进行检查,并确保学生全员、全程参加体育课上各项活动,体育教师在课上对全体学生的安全负责。课间操达到市级示范校标准,近视眼新发生率逐年下降,力争三年后达标。
6.开好一年一次的校运会,坚持开展冬、春季集体长跑活动,平时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强身健体活动,1-4年级要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要坚持体育锻炼常态化。
7.加强校医对学生体质和运动量的监控,增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减少或杜绝运动伤害事故发生。一旦不幸发生要及时通知家长,并将受伤学生由校医或教师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并认真做好安抚善后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