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杜邦公司安全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参与,必须对安全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必须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在广大职工中形成一个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树立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遵章守纪、自我防范的意识。他们的安全文化建设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2 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切为了员工,一切相信员工,一切依靠员工”的人本观念是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基本准则。因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只有把安全文化建设做为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才能达到员工“无需要求,无需监督,自觉主动地做好每一件事”的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
2.1 安全教育应温馨化
良好的安全教育形式不仅能激起人们学习掌握安全法规的热情,也能促进大家在行动上自觉做好安全工作,确保人们的平安和幸福。曾几何时,不时看到在高压电线杆和变压器旁贴着“高压电危险,擅接和盗窃打死人不负责任”和“工人违章作业是自杀,干部违章指挥是杀人”的告示。这些单位搞好安全工作的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但似乎给人一种安全工作是非常恐怖和血腥的感觉。不可否认,安全工作做不好是要流血和流泪的,但决不是已经到了没有办法的地步,更不是恐怖的事情。只要严格按照安全法规和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去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不必用那些过激的言辞和不文明的方式去警醒和教育人们。
2.2 安全管理要有人情味
12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员,设备和管理等诸多方面。许多企业对职工的安全管理“严”字当头,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这无可厚非。但在人们思想十分活跃的今天,仅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实现安全生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的情绪是一把无形的双刃剑,仅靠严格的制度、严格的手段来约束,职工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反之,在充满人情、亲情的氛围中工作,职工的情绪就会稳定,心态就会摆正,就会自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比如,我们把职工“全家福”放进生产班组,职工们每天上班前看一眼,仿佛亲人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工作现场,头脑中就会出现亲人的嘱咐:要为作业区、为家庭、为个人注意安全。此举为枯燥乏味的安全工作注入浓浓的“人情味”。如果说制度管理是硬管理,那么人情化管理则是软管理,两者应该达到和谐统一。因此,企业要在严格制度约束的同时,更应该认真揣摩职工的心理需求,在安全管理中多注入一点人情味,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进而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心态转变。
2.3 安全管理要细节化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安全管理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这些细节本身并不复杂,但就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而酿成大祸。因为细节形成环节,环节造就系统,重视环节就是重视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在大连石化的三起着火事故中,问题的根源也是在于忽略了一些工作的细节上。忽略细节的教训是沉痛的,代价是巨大的。一位管理专家说过:“做人、做事、做管理——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对我们安全管理的忠告。
13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例如,我们倡导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放大镜”,其目的是把我们自己的长处、弱点都看清楚,然后抓住细枝末节不放,真正沉下心来,用“细节的思想去思考问题、细节的工作去发现问题、细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处理细节隐患入手,切实消除一切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使员工懂得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的深刻道理,从而在安全工作中实现“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的工作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文化与每个人的工作态度、思想方法以及工作作风紧密联系在一起。践行企业安全文化,只有解决好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素质问题,消除管理、工艺、设备上的各类安全隐患,达到员工与设备之间、员工与环境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和谐互动的最佳境界,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使企业倡导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
3 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及效应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辽河油田采油厂是以超稠油生产为主的单位,近年来,随着区域内生产轮次及开采方式的转变,安全风险因素逐渐增多,生产油井硫化氢含量最高达5000ppm,sagd油井温度高达190℃以上,同时主力生产区域全部位于绕阳河套内,油井与苇田共存,加上受油井开井数多、运行设备多、岗位操作人员多,及生产方式、生产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如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加重了经营承包、利益驱动的砝码,人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相对来讲也更难驾驭。那么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如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呢?笔者认为,必须在人的身上作文章、下功夫、出点子、动感情。
14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3.1 在安全基层上求实
完善基层中心站队干部hse管理职责。按照分工划分、“直线责任”、“属地管理”职责等方面,完善了基层中心站队干部hse管理职责,有效地避免了基层“都管都不管”的矛盾,同时也为事故责任划分了明确界线。
为充分调动一线班组长工作积极性,制定《 一线班组长激励奖金分配管理办法》,对一线16个班组长设立了激励奖金,并制定了分配管理办法,提升班组长hse管理及油井对标管理水平。
坚持开展“我们不能忘记”活动,对建区12年以来发生的15起轻伤以上事故,进行了梳理,分析事故的原因,通报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后果,结合安全心理分析,形成案例分析,并进行了分层次的安全经验分享。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使事故在员工的记忆中慢慢淡忘的时候,让这沉重的代价引起员工深思与觉醒。
3.2 在安全教育上求新
我们不断尝试员工愿参与、易接受、有兴趣的安全教育方式方法,结合职工的思想实际,做好一人一事的安全教育工作。2014年以来,我们通过“安全教育管理大调查”得知,部分员工对作业区的安全教育活动感到呆板、单调和老一套,为此,我们除了成立了“员工安全演讲讲师团”外,在班组的日常安全教育上,开展了安全漫画、征文创作活动,在“安全活动月”、“安全活动日”以及作业区举办的各类活动中,也把安全漫画比赛作为一项活动内容,同时,在作业区编发的《简报》上专门设立了“安全漫画角”。从而突破了安全宣教那种贴标语、出板报、发
15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传单等老套办法,找到了一种员工易参与、易接受、感兴趣的有效载体,使安全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员工的每幅漫画作品都是
自己的所见、所闻,有的甚至是自己曾经的违章行为,真实地反映了生产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的安全问题和习惯性违章现象。通过让员工自己用漫画的手法表现出来,印象十分深刻。让大家在笑声中学会了安全、读懂了安全、更加牢记了“安全”二字的分量,见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3在员工管理上求变
安全工作的最佳效果是通过人做到早预防,化险为夷,为此,我们在做好以往员工管理工作的同时,转变思维,将安全心理学引入到安全管理上。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违章直致发生事故不外乎有以下种种心理:不重视心理、与我无关心理、自我表现心理、侥幸心理、经验主义、从众心理、逆反心理以及反常心理等等。几年来,为改变作业区的“亚安全”状态,作业区实行了“十种人”管理,特别要求班组长要重点管好“十种人”,使安全管理更加人性化和贴近实际。这十种人包括:事不关己的局外人 、受了处罚的情绪人、粗心蛮干的鲁莽人、满不在乎的麻痹人、婚前婚后的幸福人、家有变故的闹心人、休假归来的疲劳人、少言寡语的沉闷人、投机取巧的懒惰人、新来乍到的生疏人。为做好这“十种人”的工作,作业区在去年的基础上专门建立了“十种人管理档案”,并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同时将安全心理学作为机关干部和班组长安全培训的必修课,使他们能够随时了解掌握员工的状态,及早发现和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 4 结论及认识
(员工思想)新矿井企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精选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