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物《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卷(解析版)及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物《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

步练习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 ) A.23:9 B.16:9 C.32:9 D.46:9

2.只含铜、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克,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0克.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2种情况

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 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

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A+B﹣C)克 B.(A﹣B﹣C)克 C.(A+B+C)克 D.(A+C)克

4.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是( ) A.12g B.44g C.56g D.100g

5.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 g A与32 g 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

A.44g B.32g C.22g D.12g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6.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7.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消耗B的质量为 g.

8.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其反应方程式为:2CaCO3(粉末)+2SO2+O2═2CaSO4+2CO2.

(1)若100克废气中含6.4克二氧化硫,则处理100克这种废气需含碳酸钙(CaCO3)的石灰石 克.

(2)处理上述100克废气,可得到含CaSO4 85%的粗产品 克.

9.在2A+B═2C的反应中,1.2g A完全反应生成2g C,又知B的式量是32,则C的式量为 .

10.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

11.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同学,对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主要的污染物为氢氧化钠.为测定污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污水于烧杯中,加入36.5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污水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求: (1)100g污水中含氢氧化钠多少克? (2)污水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2.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

﹣1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 g?L)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13.小强同学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10 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2 第4次 10 1.2

(4)要得到280kg 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 (化学方程式:CaCO3

评卷人 CaO+CO2↑)

得分 四、简答题

14.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

(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

(2)由于波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1.B

【解析】1.①应为根据化学方程式X+2Y=R+2M和已知条件“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以及R的质量为4.4g,

设生成的M的质量为a,所以11:9=4.4g:a,解之得:a=3.6g;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Y的质量=4.4g+3.6g﹣1.6g=6.4g; 则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6.4g:3.6g=16:9. 故选:B. 2.CD

【解析】2.这道题目只要是给定元素的质量,推测物质的组成,关键在于寻找元素的质量与原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与原子个数之间存在等比例关系.

=,则铜、

由题意可知,铜元素质量为8.0g,则固体样品中氧元素质量为

氧原子个数比为 2:1,即固体样品中铜、氧元素的平均组成为Cu2O.可能为纯净物Cu2O,也可能是Cu和CuO或Cu、Cu2O、CuO,但不可能是CuO与Cu2O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对于D选项:如果固体样品是由两种物质组成,则为Cu和CuO的组合.设固体样品中Cu的质量为x,则CuO的质量为(9.0g﹣x),由题意,x+(9.0g﹣x)×即Cu在固体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2种情况,说法错误,因为“可能为纯净物Cu2O,也可能是Cu和CuO或Cu、Cu2O、CuO”,故A错误;

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说法错误,因为由铜、氧原子个数比为 2:1,则“不可能是CuO与Cu2O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B错误; 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说法正确,故C正确;

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为Cu和CuO的组合,而Cu在固体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

故选CD. 3.B

【解析】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由题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B+C)g,故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g﹣(B+C)g=(A﹣B﹣C)g.故选:B. 4.D

【解析】4.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质量=56g+44g=100g.故选D. 5.A

【解析】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此反应中12gA物质与32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物质,故生成C的质量为:12g+32g=44g.故选A 6.27

【解析】6.设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3X+4Y=2Z

3×32 4×y 2×102

=8.0g,x=4g,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物《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卷(解析版)及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物《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卷(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在反应X+2Y═R+2M中,当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gdwv3w3bp1lh1d7s0l19lpyv23wp8008i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