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砌体
交底内容: (6)水平灰缝平直度,清水墙:7mm,混水墙:lOmm。 如果验收清水墙,其表面平整度为5mm;水平灰缝平直度为7mm;并增加项目清水墙游丁走缝偏差为20mm。各项目80%检测点应满足要求,其余20%点可超过允许值,但不得超过其值的15%,既为合格,否则返工处理。 四、成品保护措施 1、砌体材料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要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作好标识,堆放高度不能超过2m。 2、砌体墙上不得放脚手架排木,防止发生事故。 3、砌体在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 4、支完模板后,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人砖头、石子、木屑等到杂物。 5、墙体的拉结钢筋、框架结构柱预留锚固筋、及各种预埋件、各种预埋管线等,均要注意保护,严禁任意拆改或损坏。 6、砂浆稠度要适宜,砌砖操作、浇筑过梁、构造柱砼时要防止砂浆流淌污染墙面。 7、在吊放操作平台脚手架或安装模板、搬运材料时,防止碰撞已砌筑完成的墙体. 8、预留有孔洞的墙面,要用与原墙相同规格和色泽的砖嵌砌严密,不留痕迹。 9、垂直运输的外用电梯进料口周围,用塑料纺织布或木板等遮盖、保持墙面清洁。 10、冬季施工收工时,要覆盖砌体,以防砌体冻结。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础墙与上部墙错台:基础砖摞底正确,收退大放角两边要相等,退到墙身之前要检查轴线和边线是否正确,如偏差较小可在基础部位纠正,不得在防潮层以上退台或出沿。 (2)清水墙游丁走缝:排砖时必须把立缝排匀,砌完一步架高度,每隔2米间距在丁砖立楞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二步架往上继续吊直弹粉线,由底往上所有七分头的长度应保持一致,上层分窗口位置时必用下窗口保持垂直。 (3)灰缝大小不匀:立皮数杆要保证标高一致,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砌砖时小线要拉紧,防止一层线松,一层线紧。 (4)窗口商埠立缝变活:清水墙排砖时,为了使窗间墙、垛排成好活,把破活排在中间或不明显位置,在砌过梁上第一行砖时,不得随意变活。 (5)砖墙鼓胀:外砖内模墙体砌筑时,在窗间墙上、抗震柱两边分上、中、下留出6㎝×12㎝通孔,在抗震柱外墙面上垫木模板,用花蓝螺栓与大模板连接牢固。混凝土要分层浇筑,振捣棒不可直接触及外墙。楼层圈梁外三皮12㎝砖墙也应认真加固。如在振捣时发现砖墙已鼓胀,则应及时拆掉重砌。 (6)混水墙粗糙:舌头灰未刮尽,半头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偏差较大;砖墙错层造成螺丝墙。半头砖应分散使用在墙体较大的面上。首层或楼层的第一皮砖要查对皮数杆的标高及层高,防止到顶砌成螺丝墙。一砖厚墙应外手挂线。 (7)构造柱处砌筑不符合要求:构造柱墙应砌成大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都应先退后进,当凿深12㎝时,宜上口一皮进6㎝,再上一皮进12㎝,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上角密实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必须清理干净,防止混凝土内夹渣。 项目(专业)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技术负责人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砌体 交底内容: 六、成品保护: (1)墙体拉结筋、抗震构造柱钢筋、大模板混凝土墙体钢筋及各种预埋件,暖卫电气管线等,均应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改或损坏。 (2)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时应防止砂浆溅脏墙面。 (3)在吊放平台脚手架或安装大模板时,指挥人员和吊车司机要认真指挥和操作,防止碰撞已砌好的砖墙。 (4)在高车架进料口周围,应用塑料薄膜或木板等遮盖,保持墙面洁净。 (5)尚未安装楼板或屋面板的墙和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应采取临时支撑等措施,以保证施工中墙体的稳定性。 七、安全注意事项 1、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必须及时搭设好脚手架,不准用不稳定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上垫高工作。高处操作时要挂好安全带,安全带挂靠地点牢固。 2、垂直运输的吊笼、滑车、绳索、刹车等,必须满足荷载要求,吊运时不得超荷,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若发现不符合规定者,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3、停放搅拌机械的基础要坚实平整,防止地面下沉,造成机械倾侧。 4、进入施工现场,要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5、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不得酒后作业。 6、从砖垛上取砖时,先取高处后取低处,防止垛倒砸人。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13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一、 作业条件: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回填土 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3、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 4、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 二、操作工艺 : 工艺流程: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 → 检验土质 → 分层铺土 → 分层碾压密实 → 检验密实度 →修整找平验收 1、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2、 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 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采用震动碾压时,每层铺土厚度600~1500mm,碾压遍数6~8遍。 4、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以下规定:振动碾:2km/h 5、 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重叠0.5~l.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6、 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7、 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8、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9、 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10、 雨期施工: (1) 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2) 雨施时,应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三、质量标准 (一) 保证项目: 1、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2、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3、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 项目(专业)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技术负责人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14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回填土 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二)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项目 柱基基坑基槽 人工 主 控项 目 1 2 1 一般项目 2 3 四、成品保护 1、 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极、标准水准点及龙门板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2、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 3、 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方可回填土方。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 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个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压实。 4、 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的填方,且对填方密实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措施。(如排水暗沟、护坡桩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标高 分层压实系数 回填土料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30 机械 ±50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30 20 20 -50 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础层 -50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15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内容: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回填土 5、填方基土为杂填土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要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以及暗塘等。 6、 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7、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参加交底人员签名: 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