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超过400mm时,应分层浇灌。浇灌楼板时,严格控制楼板厚度,并应随浇灌,随振动,随摊平。如钢筋过密,应配合人工钎插。
为了控制混凝土板厚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在模板上放置多个三角支架, 三角支架上平即楼板表面高度。详见下图:
浇筑楼面混凝土时,用3m杠尺在相邻三角支架上部的趟平,保证混凝土面平整度和混凝土板的厚度。
2、柱:柱砼在浇灌前应将施工缝清洗干净,并浇水润湿,且没有积水。柱砼应分层浇灌,第一层厚度不超过500mm,以后每层不超过1000mm,振动棒的距离不超过400mm,振动时间不少于20~30s,柱、墙高超过3米时,应从中部门子板的上部分次进行振动,振动时,严禁通过钢筋传振,且应避免碰撞钢筋。
(七)砼泵送施工 1、作业条件
(1)编制泵送浇筑作业方案,确定泵型号、使用数量;配备搅拌运输车数量、行走路线、布置方式、浇筑程序、布料方法。
(2)全套砼搅拌、运输、浇筑机械设备经试车运转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配合足够的泵机易损零件,以便出现意外损坏时,及时检修;电源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3)浇筑砼必须的脚手架和马道已经搭设,经检查符合施工需要和安全要求,能确保运输道路畅通。
(4)泵送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可持证上岗: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
2、施工操作
(1)泵送砼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用以湿润和清洁管道,然后压入纯水泥浆或1:1--1:2水泥砂浆滑润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砼。
(3)泵车开始泵送砼时速度宜慢,待砼送出管子端部时,速度可逐渐加快,并转入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泵送要连续进行,不应停顿,遇到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供料时,应每隔5—10min利用泵机进行收吸往复推动2—3次,以防堵管。
(4)泵送砼浇筑入模时,要将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厚度控制在
20—30cm,不应成堆浇筑。
(5)砼分层铺设后,应随即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当砼坍落度大于15cm时,振捣一遍即可;当坍落度小于15cm时,应与普通砼一样振捣,以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捣固为铺,捣固时间以15—30s为宜。
(6)泵送砼入模用水平管或布料杆时,要将端部软管经常均匀地移动,以防砼堆积。
(7)泵送将结束时,应计算好砼需要量,以便决定拌制砼量,避免剩余砼过多。
(八)砼养护
1、对已浇筑完毕的砼,按下列规定进行自然养护: (1)砼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应对砼加以覆盖和浇水。
(2)砼的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对掺有外加剂的砼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使砼保持湿润状态。 (4)砼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2、采用塑料布或草垫覆盖养护的砼,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或草垫内有凝结水。无法覆盖养护的部位,如柱筋处可采用覆砂浇水养护。
3、在已浇筑的砼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禁止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设架体。
(九)砼质量检查
1、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2、检查砼在浇筑点的进展塌落度,每一工作台班至少两次。
3、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用于检查结合构件质量的试件,应在砼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4、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砼,100 m3一个台班,取样不少于一组。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四、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
根据设计,本工程墙体材料主要选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其施工工艺是: 基层处理(找平、清扫、润湿)→砌块浇水→排砖撂底→制备砂浆→挂线→砌筑→清理落地灰
(二)施工要点 1、找平
砌筑前,应在基础面或楼层面上定出各层的轴线位置和标高(允许偏差为±5mm)。
2、放线
在楼层面用经纬仪或垂球将各轴线引上,弹出各墙边线,划出门窗位置,各层门窗位置应用垂球检查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
3、立皮数杆
此皮数杆上应有每皮砌块高度和灰缝厚度(一般为15mm)及门窗洞高、过梁、楼板、梁底等标高位置,墙头角(T、L形)砌成阶梯形,作为砌体砌筑的控制标准。
4、排列砌块
在弹好线的基础面上,按砌块排列图的组合平面预排,特别是门窗洞口及墙垛等位置要符合模数。将砌块从房屋的一个大头角(转角墙或L形墙)排列到另一个大头角,砌块应留15mm缝隙,排好后挂通线,然后把搁底的三线标砖砌好,作为上部砖砌体的砌筑标准。
5、挂线
为保证墙体垂直、平整,砌筑时必须挂通线,并以双面挂线为准。 6、框架柱、侧面等结构部位应预埋φ6 的拉墙筋和构造柱、圈梁的插筋,或者结构施工后植上钢筋,钢筋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收顶
砌体收顶与结构顶板、梁相交时,施工时间应在下部砌体沉实后(至少间隔7d)方可进行,收顶采用灰砂砖斜砌的方法,砖块必须逐块敲紧挤实,填满微膨胀混凝土。
(三)构造措施
墙体设计中常要求预留孔洞、管道、沟槽、门窗洞和设置预埋件,为保证墙体整体性,严禁事后在墙体上随意凿洞。
现浇过梁截面、配筋可按下表形式给出: 门窗洞口宽 断面b×h L≤1200 b×150 ① ② 2Φ10 3Φ10 4Φ10 120<L≤2400 b×180 ① 2Φ8 2Φ10 2Φ10 ② 2Φ12 3Φ12 4Φ12 2400<L≤3600 b×300 ① 2Φ10 2Φ10 2Φ10 ② 2Φ14 3Φ14 4Φ14 b=150 150<b<250 250<b<300 2Φ8 2Φ8 2Φ8 水、电管线的敷设处理:
墙体砌筑与管线敷设应同步,水平方向的管线可设置在梁下或梁孔板内,垂直管线要随砌筑进度预埋在砌体内(电线管内穿入12号铁丝备用)。开关盒、接线盒、插座盒等与砌块间的孔隙应用C15级细石砼或1:2砂浆嵌填密实,以保证水、电管线的安装质量。
(四)质量标准
项 目 轴线位移 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 每层 墙面垂直度 全高 表面平整度 水平灰缝平直度 水平灰缝厚度(10匹累计)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门窗洞口高、宽度(后塞口) 四、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20 10 7 10 20 ±5 允许偏差 10 ±15 5 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特点,主体结构施工时采用落地式脚手架专项方案
第一部分 落地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落地式外架搭设前的准备工作
1、采用外径为48mm,壁厚为3.5的钢管。立杆和大横杆的长度为4-6m,小横杆1.4-2.3m。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损伤和裂纹的钢管均一一清除。采用的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和对接扣件夹紧时钢管开口处最小间隙不小于5mm。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第一次搭设架子的钢管和扣件数量足够、规格统一、材质优良。脚手板、安全网检查合格,数量充足。
2、基础回填土以后,搭设范围的地基应夯实平整,高于自然地坪10—15cm,并做好排水处理。
3、外架搭设施工方案批准,并由有关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人员作详细交底。 4、脚手架施工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准备充分,定期体检,安全带、安全帽、防滑等配备齐全。
二、搭设
1、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检查准备、材料配备、定位设置木垫块、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2、内立杆直接支承到砼基础顶面(一般立杆外侧离墙不大于0.2m);外立杆通过垫块(一般4—5cm厚木垫块)支承在坚实平整的回填土上。
3、双排架宜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每排立杆宜先立两端,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再立中间部分的各立杆。双排架内、外排两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4、定距定位。一般情况下,双排钢管架,高度25m以下,纵距≤1.8m,横距≤1.5m。
5、脚手架封顶,内立杆应低于檐口号50cm,外立杆高出平屋面沿口1.2m,高出坡度屋面第一步一般为2.0m高。同时要注意,如顶部为挑沿,要保证最上一步离挑沿的距离施工人员好操作,那么步高要调整适宜操作。
6、在距底座150mm处设置纵向扫地杆,连接立杆下端,防止立杆底端在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