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在 2016 苹果 WWDC 大会上,只有 9 岁的澳洲小女孩安薇塔·维贾伊(Anvitha Vijay),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在维贾伊只有 7 岁大的时候,其梦想就是开发一款移动应用,她通过观看网络上的免费教程,开始了自学编程。终于,在她 9 岁大的时候,她实现了自己另一个梦想,即成为苹果 WWDC 大会上年纪最小的开发者。相信中国也有类似的编程少年,因为编程已进入中国中小学常规课程当中,全社会兴起一股学习编程的热潮。
编程学习正向低龄化趋势演进
教育部规定,自 2018 年 3 月起,在计算机二级考试加入了\语言程序设计\科目;工信部发布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中表明,国家要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在 AI 人才培养方面也更加重视。
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编程? 提升逻辑与思维能力
编程是与电脑沟通的过程,它打破常规,注重逻辑思考。 培养抽象思考能力
学习编程的过程就是培养抽象思考能力的过程,编程语言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 提升竞争力升学加码
编程教育逐渐纳入常规基础教学课程,学习编程增加更多竞争优势。 培养细心、耐心与专注力
编程是一项严谨的工作,需要精准的指令,可以培养耐心与专注力。 增强实力迎接智能时代
多学科知识交叉应用于编程,培养编程能力,轻松走在智能新时代。 学会团队合作和共同学习
同学彼此讨论攻关攻略,学习如何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实际问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编程并不是为了成为程序员,而是从小培养创造思维、逻辑感、艺术感、创新力,不断提升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降低孩子学习编程的门槛,以 Scratch 为代表的图形化编程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作为“程序版乐高”,孩子们可以通过它方便地创作出动画、艺术、故事、游戏作品,这种以拖动积木块来编程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学习编程的门槛。目前,Scratch 已经被超过 150 多个国家,翻译成 40 多种语言,用于儿童编程教育,这一编程语言正适合小学生编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