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下图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表示( )
A.土地盐碱化严重 B.沙丘移向绿洲 C.河流水量减少
D.冰川融水减少
2.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 A.禁止经济活动 C.加强矿产开发
B.节约并合理用水 D.大力发展畜牧业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完成3—4题。
3.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 A.树冠集水作用强 C.树冠遮阴效果好
B.无蒸腾作用消耗 D.土壤硬化下渗弱
4.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 A.融雪 C.降水
B.风沙 D.蒸发
(2024·河南郑州统考)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完成5—7题。
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5.草方格沙障可以( ) A.黏合沙粒 C.拦截水分
B.吸取地下水 D.减少下渗
6.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A.技术难度小 C.环境污染小
B.成土时间短 D.资金投入少
7.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 ) A.土层厚 C.降水多
B.温差大 D.风力大
8.(2017·河南八市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积4.88万平方千米,海拔300至600米,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如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洲分布状况。
(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形成的自然成因。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有众多优良的冬季牧场,分析其冬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3)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为( ) A.北风 C.东北风
B.西风 D.西北风
2.图中的沙障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 A.构建水坝 C.建设草方格沙障
B.植树造林 D.修防风堤
(2017·河南八市联考)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的林带建设(如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 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 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
4.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 )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B.荒漠化范围缩小 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
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
5.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的西辽河中下游地区,历史上是大片的草原,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形成面积大约5.06万平方千米的沙地,且还在逐渐地向东扩展。区域内的主要河流为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等。当前人们在努力使沙漠化逆转,但尚无明显成效。
(1)材料中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分析科尔沁沙地的主要沙源。
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题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