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2.《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6.《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教育心理学》冯忠良、姚梅林、伍新春、王健敏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8.《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 关于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几乎就是考阅读,做了历年的试卷后我越发觉得如果不能真正的读懂文章,那么阅读题目是很难做对的,而想要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要读懂文章中的长难句,这是需要训练的,真题就是很好的训练素材。做完阅读题后,可以先不要急着对答案,把文章中的长难句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试着自己翻译出来(可以借助词典),翻译完后再看看你先前的答案,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让你想改答案的,此时再去看看书后面对整篇文章的解析(而不是题目的解析),主要看你翻译的和解析翻译的差别,有没有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再次思考自己的答案,并确定自己最终的答案,再对后面的答案,此时应该仔细揣摩自己做错的原因,仔细理解出题人的思路和其对文章的理解方式,找出与自己的思路的不同之处,下次做题尽量向他们一样思考。
阅读的提高,一方面是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理解能力的提高。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靠的是比较好的语法基础和练习;而理解能力的提高则靠读
一定数量的文章,量变最终引起质变,所以每天至少读一篇经济学人上的文章,不需要查太多生词,主要是看懂句子,了解段落、文章的意思就行,同时积累一些有用的表达,有时间的同学甚至可以挑选里面的段落进行翻译练习:先翻译成中文,只要意思差不多就行,主要是后面再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阅读和写作其实是分不开的。
对于写作,主要是靠一些积累,同时在复习时,每周写一篇考研作文真题,不要在乎时间,写的时候可以参考自己积累的表达素材,写完后反复进行修改,看有没有可以写得更好、更地道的地方,或者想想同样的意思能不能换个表达方式,名词、形容词、动词能不能用地更准确、恰当。在考前再进行几次卡时间的模考。考研英语作文的话题一直就那么几个,平时好好准备考试才能的高分。况且作文几乎可以说说比较拉分的一项了,所以作文更应该早点准备,而不是考前才开始背模板。对于模板,也最好根据自己积累的素材自己总结。
对于新题型,一般情况下,总有1-2个空是很好找出对于的句子的,此时每题备选的句子都不会太多,一般2-3句,然后根据上下文仔细地排除,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一个句子好像在2个题目中都合适,这时我们就需要先确定其他的句子的归属,从而排除这个空的其它备选项,再最后判断这样的句子到底属于哪个空;如果无法先排除其他的句子,则可以先假设这个句子属于某个空(可能性大的),在推断出其它题目的句子(此时未解出的题目应该只有2个),如果能顺利推出,且各句符合上下文和段落首尾句,则可能是正确的,若不放心,可将该句放在另一空中试,若其它空不能推出,则先前的选择才是对的。
最后总结一下复习方法,就是做题时一开始不要追求速度,而要在做题的过
程中反复思考、总结做题的方法与思路,重视外刊的阅读和地道表达的积累,同时反复应用这些表达。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1)教材:就用以上那几本就可以 (2)参考书:(认定一套就足够了)
推荐研教新版的应试宝典的那一套书。它包括应试宝典(所有知识点详解),真题汇编,应试题库。一年下来把这些书用完都不错了,其他市面上的参考资料都仅供参考
(3)学姐的笔记
如果自己来不及做笔记,可以购买一些学姐做的优秀的框架笔记,注意,一定是框架笔记哦!!我自己的笔记就是框架笔记,自己背了6遍,还总结非常多的口诀。有需要的可以找我哦。
时间规划
如果你要考研,那么不能开始得太晚,同样战线也不能拉得太长。从大三下学期,也就是大三那个寒假开学后正式投入准备就是最合适的。
(1)看教材:
教材都必须好好看一遍。当然如果你暑假之后才开始准备,那肯定是没有时间看的了。可以省略这一步,但是有时间的话一定要看一遍书。看书的时候不要盲目的看,把字看完就完了。你可以在看每一章节之前看看参考书,大致了解这一章的考点。或者看看网课视频更好,看了视频再看参考书,再看看教材。看书顺序:中教史→外国教育史→教心→教育学基础→教育研究方法
(2)做笔记:
在暑假之前,一定就要形成自己的笔记了。笔记最好不要自己想当然的做,你可以借鉴学姐的。但是最好的是跟着网课来做笔记,第一遍最好用铅笔。看教材,看参考书,看视频做笔记是同步进行的,最好看一本书就把相应的笔记做好。
(3)刷题
在暑假来临之前,可以写一写研教新版的应试题库里面的选择题,因为后面时间会非常紧张。
(4)背专业课
中教史,外国教育史,教心,教育学基础,教育研究方法这几本书内容都非常多,相信我,越早开始越好,本来我5月份就可以开始背的,结果又花一个月看了一遍的参考书,整理了自己的笔记。你一旦把笔记整理好之后,马上就要开始背诵了。后面我只背了6遍,十分后悔没有早点儿开始背。你不用担心自己的笔记后面会修改,背了等于没背。笔记修改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那些,不会修改。而且越到后面你越没有时间背细节,而教育学是真的非常爱考查细节。
简单介绍一下背诵的方法。千万不要一字一句的背!!千万不要背大段大段的话!!一定要形成框架笔记,一定背自己的框架笔记好吗?听话!我备考的时候看到好多作死的学习方法,拿着大纲在那儿背书,拿着历年真题背答案?!最后这些人连初试都没过,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
首先背书之前你要有心理准备,第一二三四遍的时候你会越背越怀疑人生,背了那么多遍还是什么都记不住。我背到第4遍的时候边背边哭,因为还是记不住。但是,你要相信重复的力量,当你背第5遍第6遍的时候,你会发现奇迹,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已经记住了。在前期背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先从大背到小。从整本书的结构,每一章节的标题到每一小节的标题再到每一小节的副标题,总
之就是先背框架再背具体内容。背具体内容的时候一定不能什么都背,要懂得背关键字,要懂得用自己的话阐述,这个能力慢慢来,背多了,听多了课程就会了。
笔记本和其他资料、软件
(1)笔记本推荐使用活页本,就是像小学写的同学录那种的本子,可以把它打开,随时抽一页、补一页,特别推荐用来做专业课笔记,因为天知道你会修改多少次,相信我,笔记不可能一蹴而就。
(2)彩色笔,淘宝上一搜就会有的彩色中性笔。用来勾勾画画做笔记很方便。
(3)手机支架、ipad什么的看自己需要了哈。 (4)手机软件:番茄钟,控制自己想要玩手机的欲望。
(5)百度网盘:我也是考研之后才大量使用百度网盘的,可以方便你查阅储存资料。最好开个会员,虽然很坑,但是毕竟方便嘛,随时两倍2倍速看视频,节约时间。
计划表
一定要准备一个本子做自己的计划表。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半期计划。具体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具体安排。怎么做计划表我之后会把自己的本本附上,目前它还在学校,不能给你们看了。
(二)中期(暑假7月到10月)
暑假开始,无论你前期多么颓废,多么不想学习,那么到了暑假你就必须进入战备状态了哈!!当然,如果前期就已经进入状态的同学那就保持。
其实像教育学这种知识面广又杂的科目,并没有那么多要说的,就是一个字:给我往死里背!!!
如果有时间的话,第二遍第三遍背笔记的时候能够默写。或者一定不能边看边背,这是过来人的肺腑之言。背后面几遍的时候,千万不能还是边看边背,一定要在背一章之前回忆起所有的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填内容。具体方法如下:1第一遍:边看边背,先背框架,再背内容,背关键字。背完之后能够回忆起每章的大体框架,能根据知识点快速定位到所在章节。2第二遍:开始尝试不边看边背,能在背一节或一章之前回忆起所有框架,或者用一张白纸默写下框架,再背后面具体的内容。实在不行,不强求自己,但一定要有意识,不能边看边背,那是骗自己。最后你只能翻开书:马冬梅。关上书:马?梅,?冬梅,马动?。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都是这样,一定要先自己回忆所有内容,再翻看书对照,不会的地方还要注意标记,下次多背几遍,你的笔记,你做主。还有就是,要善于编口诀但也不要满篇都是口诀,要学会理解记忆。暑假结束至少要背两遍
(2)刷题:
暑假的时候可以开始做做历年真题的选择题或者《研教新版》的应试题库。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看看往年的真题,学一下大概的答题方法和策略之后开始看看大题。
(3)做笔记:
之前说过笔记不是一蹴而就的,暑假的时候还要继续完善自己的笔记,不要担心把笔记改得面目全非,大不了重新抄一遍就好了。实在不想自己做笔记,或者时间来不及可以找信得过的学姐用用他们的笔记。也可以用研教新版的框架笔记,推荐,非常推荐。
(三)后期(11月到考试,每次考试都是12月的第三周周末)
这个阶段是考研人的集体崩溃阶段,这个阶段会有很多很多之前想要放弃的
人彻底放弃,我那段时间的确压力也很大,每天边背书边哭,走路回寝室也会因为压力大而哭。但是我真的一次放弃都没有想过,所以我们熬过来,你们也可以的。这种充实的学习时光可能你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了。认真走过来的人最后都会感谢这段时间。
后期的专业课其实依然离不开一个字:背!!!只要背不死!就给我往死里背! (1)背笔记:
这个时候笔记应该已经成型了,按照之前说的方法继续背。 (2)刷题:
把历年的真题都看一看,自己模拟3套左右就行了。历年的选择题最好都能写一遍。
(3)刷视频:
这个时候最后就是查漏补缺了,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有时间再看那么多视频了,那怎么办?走路的时候把它放着,你自己听。我就是这样给自己挣了一道30分的大题!!当时我的研友也说没有时间了所以不听课了,我不放心,愣是把大大小小所有班都听了,刚好有一个细节之前自己没掌握好,把它掌握了,刚好就考了。就是新传统教育,当时这道题难到了好多人。教育学很爱考细节,我再说一次,所以一定要趁着自己有时间的时候早点儿开始背,不会吃亏的。我当时走路、吃饭甚至蹲坑都在刷视频,所以不要说你没有时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后期真的非常拼了,没有一点儿休息时间,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当时5点45起床,不管晚上多晚睡,从来没有赖过床,反观我准备复试的时候,唉,天天赖床。所以呀,初试那时打了鸡血的自己,真的可能一辈子就只有一次了,心里面只有一件事,并且为了那一件事拼尽所有的感觉真的很棒。
其实备考的过程都大同小异,考研也不轻松,及时交流很有必要,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它包含学习方法、学习心态和考试信息各个方面,我这里还有一些考研资料,历年真题、专业课视频等,都可以分享给小伙伴们,有什么事可以在下面评论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