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图书馆设计原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班级:建筑 131

姓名:徐娇

学号:3131006121

指导老师:付晓惠

浅谈图书馆的设计原理

[摘要]本文就信息时代下的图书馆的重要作用,着重表现了图书馆应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

念,无论从功能、室内还是造型

[关键词]信息时代 总体布局 空间组合 功能 人性化

图书馆建筑是为图书馆搜集、整理、保藏、传播和利用文献资料而专门设计的公共建 筑。图书馆建筑作为一座城市或一所学校的文化景观、不仅承载着愉悦身心、满足审美需 求的任务,同时也是传承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载体,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应充分考虑 人文地理、城市历史与时代要素。

在做一个图书馆设计时,在追求自身完美的同时,应当考虑与周边环境与周边社区的 和谐与互动。按照年轻的设计师多米尼克的设计思想,法国国家图书馆四部巨著的设计理 念就是将新馆建筑的音符融入整个都市的乐章,使周边的生命韵律为之一起跳动。[1]同时 还应充分考虑室内空间,建筑整体造型与室外空间的联系。因此,设计的第一步应考察地 形,熟悉建筑红线的轮廓,在做设计时,一种情况建筑与基地轮廓线有所联系,有所呼应, 使建筑与基地融洽的结合;另一种情况则是不考虑建筑形体与基地的关系,而是通过精心 建筑周边场地来使之和谐。

信息社会,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层出不穷,无处不在的竞争促使每个公民不断把 学习作为终身任务,而图书馆则被认为是一个向社会提供教育的地方。图书馆要充分发挥 自身在当下信息时代的作用,必须要有开放的观念,服务于市民或者学生。因此图书馆的 布局要有开放性,如设宽大的广场,为各类读者方便的设置无障碍设施等。[2]

说到图书馆设计的场地总体布局,应当在形成一定的格局之后,将对其他各项因素加 以综合性的布局,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而同时,通过组合所形成的室外空间, 应该表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在设计场地的总体布局时,应事先考虑图书馆的 主入口、次入口、办公人员入口、书籍入口与道路和人流的关系。主入口处可适当布置广 场或者类似的公共活动空间。在总体不居中不可缺少的便是绿化了,在考虑绿化时,应结 合总体布局的构思及创意,进行绿化的设计,或许可以成为设计的另一装饰。不难发现几 乎半数的公共建筑都尽量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基地轮廓相协调,如图 1、2。

图 1.河北大学新图书馆的设计倡议总平面

图 2.以色列国家图书馆获奖方案

公共建筑的适应性质虽然繁多,但是概括起来,可以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 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那么,如果想空间组合的总体性和规律性,应清楚三大块空间之间 的相互关系。一座组成复杂,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建筑,其阅览室、目录室、陈列厅演讲厅、 缩微图书室、电脑室等为主要使用空间,书库借书处及办公室等都是次要使用空间,而把 出入口及各种廊道、走道、过厅等列为交通联系空间。经过空间归纳之后,进行空间组合 就顺理成章了。在进行空间组合时可以运用三大块空间的不同排列关系,组合不同的方案。 当然各部分之间的小矛盾不是不要解决的,而是随着方案的深入在逐步的展开,应该以不 失掉大的关系完整性为前提。

有了大的关系的完整性,就该对图书馆建筑进行功能分区,所谓功能分区是指图书馆 的管理业务工作,各部门在图书馆建筑中,按其功能决定其所处的地位与位置以及他们的 关系。是图书馆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依据,依据功能分区,建筑设计师将功能不同的服务对 象,不同部门和工作内容与有机科学的组成了一个整体,使之相对独立又相互关系。[3]

图书馆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它的功能也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现代图书馆的功 能一般可以分为入口区、情报服务中心区、阅览区、藏书去、馆员工作和办公区。公共活 动区。技术设备区、生活区。而借、阅、藏依旧是现代图书馆最近本的三个部分,应妥善 处理好三条流线的关系,避免交叉和干扰,简化和加速书籍的流通,最大限度的缩短工作 人员的取书和运书距离。减少读者借书的等待事间,缩短借、阅、遍、藏之间的运行距离, 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那么在具体的功能分区时,该如何去做,首先,内外分区,将读 者的流线,办公人员的流线与书籍加工的流线合理组织。再者,闹静分区,闹静分区的方 式又有水平分区和垂直分区,有时还有水平分区结合垂直分区。要将动态区域和静态区域 加以明显的间隔与区分,既方便读者使用,又保持了图书馆安静典雅的氛围。例如上海图 书馆新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设计时,就体现了动静分区的思想。上海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从 左至右分为 ABCD 四个区域,其中 ABC 为静态区,内设有展览区、目录大厅、办公区等,D 区为动态去,内设有展览厅、报告厅、会议室、音乐欣赏等。在垂直分区时,首先,要考 虑主层的布置,主层服务频繁,读者活动多,流线复杂,是全馆交通处理的重点,其次在 垂直分区时,还应考虑到各部分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

图书馆的 室内空间是开放的。作为学习、研究、娱乐、休闲、交流的场所, 图书馆内 部空间和环境的舒适度直接影响读者的工作效率和心理状态。因此, 强调舒适是现代图书 馆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充分体现。现代图书馆建筑普遍采用“三统一、大开间”的设 计方式保证了图书馆高度开放的实现,几百平方米甚至上千平方米的大开间,让读者视野 开阔,仿佛置身于书的海洋。藏阅一体的空间布局设计,使现代图书馆的开架特色能尽情 发挥。按照开放性建筑的要求,建筑的设计理念不能追求建立空间和物质要素的理想构图,

或终极目标,而是建立湿度的秩序或原型,同时为使用者的自营建构留下活口,从而形成 配合使用行为不段发展的建筑环境。这一设计理念保证了建筑物在图书馆不断发展中的灵 活性,为今后的布局调整留下空间。[4] 在阅览环境的设计上, 应主张趋向自然, 立足于充 分利用自然资源来发展人工的技术环境, 图书馆的阅览空间应尽量利用自然景观, 关注读 者的心理需要,如以色列国家图书馆的获奖方案中,室内使用了大天井进行采光(图 3), 或是像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室内,进入之后,时不时给一个不大的天井,给人一些趣味, 也进行了良好的采光(图 5)。

室内环境设计中,应注重色彩的对比处理和图书馆建筑环

境艺术创造与读者良好的心态效应的形成;注重室内装饰的艺术感染力, 增加读者对图书 馆的亲切感, 大大缩短了人与文献资料之间的距离, 也为读者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心境创 造了先决条件。(如图 4)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在高度智能化的基础上朝着更舒适、更富自然 情趣的方向发展, 从而更具人文色彩。[5]

图 3.以色列国家图书馆获奖方案室内

图 4. 河北大学新图书馆的设计倡议室内

图 5.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室内

一个图书馆设计,给人最直觉的视觉感受便是来自于它的造型艺术,公共建筑的造型 艺术,基本上和其他类型的建筑一样,应遵循其普遍的原则,即在满足人们物质要求的同 时,还应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图书馆建筑也不例外。一方面,现代图书馆不仅仅是一 个单纯用于藏书的地方。更是一个为喜爱学习的人提供了理想学习环境的地方。另一方面, 图书馆还代表着一种文化中心。因此宏伟的造型效果能强有力的反应图书馆建筑这一类特 殊建筑自身所具备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建筑的深层含义在于表达或表现文化,而作为文

化建筑的图书馆则有着更直接的联系,现代图书馆建筑的设计,自然要体现现代气质和文 化,其宗旨就是建筑艺术、功能要求和科学技术更高层次的统一。综上所述,文化性是图 书馆建筑形象最本质的特征,建筑师在造型设计时应采用多方面手法,表现其文化性格。 从实际案例来看,一些稍具品味的图书馆多是大方简洁的形体组合,不做虚假琐碎的繁复 雕饰,各立面统一而具有连续性,另外图书馆还通过一些抽象、象征等处理手法来表明它 的寓意性和象征性。[6]比如许多设计师喜欢那书来表示图书馆的寓意,比如说,中国国家 图书馆。如图。

图 6.中国国家图书馆 图 7.太原图书馆

图 8.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

总之,图书馆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以人为中心,布局合理, ,适合读者的使用需要和心理需求,图书馆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图书馆的发展,因此, 今后要明确图书馆使命,建筑合理的图书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7]新的技术可能胡 不断的增加,但是人们对图书馆所提供的阅览空间的需求却不会减少,即使是在新技术不 断涌现的今天,图书馆仍旧是人们愿意选择的用于读书的地方,这就让我们回归了建筑的 本身,应该是要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览空间,而一切新的技术,新的尝试都要回归到这个 永恒不变得主题,正如我们一直说的,一切建筑设计的本体都应该是要以人为本,服务于 人。

参考文献

[1]王世伟.当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应理性处理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图书馆论坛》 第26卷第6期,272页,按照年轻的设计师多米尼克的设计思想,法国国家图书馆四部巨著的设计理

念就是将新馆建筑的音符融入整个都市的乐章,使周边的生命韵律为之一起跳动。

[2]、[4]龚天力.《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 2003 年第 4 期,71 页 [3]李良平.图书馆建筑功能设计的几个问题,《新世纪图书馆》1993 年 06 期 ,56 页,依据功能分区,建筑设计师将功能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部门和工作内容与有机科学的组成了

一个整体,使之相对独立又相互关系。

[5]孙 舟.我国现代化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方向,《图书馆》,1998年第5期,39页,

4g37v0iif95gf8x599ez10e609m8f001b7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