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说课稿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节选自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的2.2节《地球表面形态》,适合于高一年级新课及高二、三年级复习课使用,此次说课分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自我评价”五大部分。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新课教学中,《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是在学生学习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循环》、《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动态的观点认识常见的地表形态及其形成原因、变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复习课教学中,该内容是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复习、整合与运用的良好章节,是教会学生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应用阶段,是地理基本理论和指导实际运用的衔接点,是《地球表面形态》知识系统的重要板块。在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该章节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了应用理论知识的辽阔空间,能培养学生实际观察、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地理技能素质。对该内容理解程度的深浅、应用娴熟与否将直接影响与地形有关内容的学习和运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2)理解外力作用的动力来源。 (3)识别常见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貌。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从各种地理素材中提取出有效信息。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能利用已有的地理理论基础对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3)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能从多角度对事物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地貌等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从而形成“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通过文学作品赏析让学生解读文学作品时能抓住描述地表形态的文字之美;通过各种地貌展示让学生观察图片与地图时能体会到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用美的眼光来看
[来源:Z*xx*k.Com]
待世界。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分析地貌类型与成因。
(2)难点: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具体过程、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的教法可能截然不同。本章节主要学习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要求学生能对地貌进行判别,能进一步分析该地貌受什么外力影响及如何形成。为适应本章节的教学目标,特在教学中引入了小组协作与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面对一些较难的问题时,小组协作是非常好的选择。本次教学还让小组之间相互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等,同时在小组协作过程中提升了团队意识。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了丰富而又典型的地貌图片或数字地图,该教法首先可以让学生获得非常直观的视觉体验,让他们知道这种类型的地貌是什么样子的;其次,大量精选的素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去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地貌;再次,地图教学中引入了Google Earth数字地图进行辅助,能引领学生接近现代地理技术,更加体会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学习与认知带来的革命性颠覆。 三、说学法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理论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复习课中,学法指导的融入能有效提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已具有较强的认知、推理和自学能力,且在高一的学习中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故教学过程应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推动学生主动参与,用自主发现、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有效教学。本次授课对象的高二学生已经经过世界区域地理的学习,掌握了一般的地理分析方法,在《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教学中,可以对其已掌握的分析方法进行运用于进一步指导。
2、学法
观察法:观察是地貌分析的基础能力要求,通过观察来得出地貌特征,通过得出特征来对地貌进行进一步分析,正确与否的观察思维将直接影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对比法:通过对比事物之间的差异,可以更有效地提炼出有效信息,某种地表形态的特殊性就源于它与其他地表形态的对比。从哪个方面进行对比会直接影响到认识事物的方向。
[来源学科网ZXXK]
讨论探究法:在一个人的能力不足以解决某一个问题时,合作讨论探究能有效地发挥团队的作用。在讨论中融入团队,在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
采用三位学生朗读杨朔的《雪浪花》节选导入,以“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象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为悬念,以“是叫浪花咬的”为解答,引出外力作用的教学主题。面向文科班学生的授课,以文学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朗诵之后直接切题,让同学们从作品中回顾与挖掘与本课学习相关的材料。
2、过程及重、难点突破
在课堂过程中,我采用从认识地理表象,上升到分析现象的形成原因,最后又总结分析方法的步骤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安排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发展的。
在复习与回顾过程中,直切主题回顾外力作用的五个主要表现形式,并思考外力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在讲述后者的过程中,突出风力、流水、冰川等具体外力作用途径的动力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太阳能。
分析典型地貌的特征及外力成因是本节课的主题,我采用了“发现之旅”活动来开展这一环节。
发现之旅详细过程:
[来源学科网]
课前准备中我事先准备了6个典型地区的地貌资料,并将这6个地区在地图中给予标志。活动中我将全班同学分为了两大组,并由其中一组为另外一组挑选序号①~⑥中的任意一个来进行分析与解答。其中①为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峡湾,②为沙漠中的风蚀蘑菇,③为内陆地区被风化的岩石,④为我国西南雪山,⑤为长江三峡,⑥为长江三角洲与崇明岛。
对6个序号内所包含的地貌分析如下: ①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峡湾
该地区曲折的海岸线是冰川侵蚀的典型代表,学生选择该地后,我将切换到Google Earth软件并定位到该地,通过俯视全景并与我国东部海岸线进行对比,得出该地的海岸线特征;通过放大局部细节(如上图),来对冰川侵蚀而成的谷地进行3D观测,并突出冰川侵蚀之后,海水涌入,再形成曲折的峡湾地貌,让学生领会与理解这是冰川侵蚀塑造的结果。
② 沙漠中的风蚀蘑菇
取自国家地理的这副图片是风蚀的典型代表,在观察这副图片时,我对学生提出了
“这是什么”,“这在哪里”的两点要求。在分析这副图片时,要求能知道风蚀蘑菇的形成过程,以及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来帮助判断、证明你的观点。如,通过背景得出这是在沙漠之中,判断风沙较强。通过风沙的一般特征得出近地风沙更为猛烈,沙石颗粒更大,从而侵蚀出上大下小的特殊地貌。通过该素材让学生领会与理解风力侵蚀的过程、结果。
③内陆地区被风化的岩石
该图片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如岩石上的裂缝、大岩石旁的小石块、背景的草原等等。通过分析这副图片,来让学生知道内陆地区巨大的温差变化是引起风化的重要因素。而裂缝形成后,水的渗入与结冰可以使裂缝扩大甚至导致岩石崩裂,当地的风沙也可以对岩石形成进一步的侵蚀。 通过该素材让学生领会风化作用的过程,以及风化、侵蚀等外力表现是同时进行的。
④我国西南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