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数据显示,现如今,天猫淘宝店的成交率仅有3~5%,而社交电商的成交率接近60%!天猫淘宝的获客成本居高不下,而社交电商就不一样了,在分析原因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个基本知识,那就是社交电商的关系链。
社交电商关系链3大类型
01. 熟人关系(强关系)
即有较为频繁互动的,关系很好的朋友亲人。根据邓巴理论,一个人一生中最多只能与150人建立熟人关系。 02. 陌生关系(弱关系)
即没有见过面,没有直接联系,或对彼此较为陌生,诸如现在的陌陌、探探等好友间的关系。 03. 普通关系(中关系)
既不是熟人,也不陌生,介于二者之间。
以上三种关系中,社交电商客户群体的关系链主要存在于中关系,因为在此关系链中,既满足消费者与销售者的信任关系,又存在对于产品需求的关系。因此,在构建互联网社群的基础主体一般是此类关系群。
那么,应该如何管理好一个社群?又将如何维系好群内成员的关系呢?
社群管理3大要点
第1点. 做好文化与制度的建设
文化的建设就是群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是创办者的个人信念目标,也可以是这类人群共同的信仰或希望,它是拉近群成员关系的纽带。
而制度则是管理好一个社群的基础架构,比如,我们可以在创建社群之初就设置好群内等级
制度,根据进群时间,或者任务完成进度设计不同的等级,如“元老”、“魁首”、“立宪”等。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给顶层会员尊荣感,积极参与群内活动讨论,另一方面,也能加深新人对于群组织的印象,让他们觉得自己应该为了获得更高的称谓而努力表现。
第2点. 设定劝退机制
当然,我们还要有一个机制那就是劝退机制,关于这一机制可以设计三个等级,诸如:自然淘汰、到期淘汰和强制淘汰等。
这个机制主要是针对不遵守群规的成员进行强制淘汰,以及对于不积极参与群内活动或讨论的进行到期淘汰,以此类推,从而让社群更加活跃有生命力,而不是渐渐沦为死寂的广告群。
第3点. 提升仪式感,增加成员粘性
最后,社群一定要有仪式感,只有如此才能够加深群内成员的联系,巩固群存在的意义。比如,每一位进群的小伙伴可以有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加上曝私房照或者语音介绍等流程化的仪式感内容,这样不仅会让社群更加活跃,还能够拉近新成员与老成员的距离,增加社群成员之间的粘性。
总而言之,管理维系社群的核心是:参与即学习,分享即营销,一定要积极参与,并用利他的思维管理社群才是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