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袁强:“双一流”建设中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的
若干思路——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6.10.08
摘 要:作为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对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发展也将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深入分析“双一流”建设对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双一流”;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 从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整体发展态势来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和普及化程度的加快,其通常都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转型发展。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在其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经历了“四次转型”:从单科性工科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科大学;从多科性工科大学转变为综合性大学;从教学型大学转变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从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为应用研究型大学,目前正处于第四次转型的重要关节点上。笔者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阐述“双一流”建设在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中将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双一流”建设为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学科水平与大学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学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大学的地位和学术声誉。“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与“985工程”“211工程”相比,“双一流”建设打破了高校的身份固化,给所有高校提供了一个“同台竞技”的良好平台,这就为地方高校特别是不具备“211工程”身份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双一流”建设要求地方高校必须扎根区域,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共建发展共同体。 从政策目标看,“双一流”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从政策契机看,“双一流”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既有历史传承性,更有现实创新性,它打破了“985工程”“211工程”身份固化、竞争缺失、机制不活、重复交叉等弊端,为我国“量大面广”的地方高校尤其是担当省属高校“排头兵”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从政策实施看,我国一些省(市、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为了有效对接国家“双一流”,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台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双一流”建设“地方方案”,如广东省启动了“7 7”区域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计划,浙江省实施了“省重
点高校建设计划”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等等。“双一流”建设的深入实施为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发展增添了新的内涵和发展动力。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3月10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中国高校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认为:推动高校转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所依存的这个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在转型,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高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相应调整。“双一流”建设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向内涵建设转变的态势,加快了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向应用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的步伐。 二、“双一流”建设倒逼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进行科学定位 办学定位对一所大学来说至关重要。办学定位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反映大学的地位(在国家和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作用)和方位(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目标),还反映大学的品位。浙江工业大学提出的“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就实现了水平定位与特色定位的有机统一。1. 区域特色鲜明 区域性大学是指那些暂时不具备全球性和全国性服务能力与资源拓展能力,但却能在特定区域内形成比较优势,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的大学。区域特色鲜明的大学强调“高水平的科研立足于当地的区域特色,并且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