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基础题 (共6题;共20分)
1. (2分) 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附和(hé) 授予(yǔ) 裁剪(cái) B . 袍子(páo) 忙碌(lù) 滑稽(jī) C . 御聘(pìn) 钦差(qīng) 急迫(pò) D . 分外(fèn) 更衣(gēng) 称职(chèng) 2. (4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
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qì)________的是茶,尝的却是生活;(zhēn)________的是酒,品的却是艰辛。吃亏的时候能开心地一笑,这是一种(huò)________达;处(jiǒng)________境的时候能自嘲地一笑,这是一种智慧。日落不是岁月的过,风起不是树林的错。
3. (2分) (2018七上·五华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14日,在俄罗斯世界杯的揭幕战上,沙特队出师不利 , 负于对手。 B . 酷热的天气里,人们大多躲在房间吹空调,大街上行人寥寥无几。 C . 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想靠考前突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D . 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4. (2分)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 B .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
C .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主要描写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
D . 夸张是讽刺常用的手法。
5. (2分) (2013·包头)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①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 下联:________。
②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________。 6. (8分)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木受绳则直,________。 (2) ________,流水前波让后波。
第 1 页 共 9 页
(3) 角色满天秋色里,________。 (4) ________,儿女共沾巾。
(5) 《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 《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47分)
7. (13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清溢,亭亭净植,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②无案牍之劳形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 下面句中划线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 . 水陆草木之花 B . 花之君子者也 C . 花之隐逸者也 D . 何陋之有
(2) 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出淤泥而不染(颜色) B . 亭亭净植(笔直) C . 有仙则名(取名) D . 谈笑有鸿儒(有学问的人) (3) 将画线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无案牍之劳形
(4) [甲]文中赞美莲花品质的名句是________ 。 [乙]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5) 对[乙]文所表达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表达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B . 表达了作者希望世人保持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的愿望。 C . 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像诸葛亮、杨子云那样居住简陋,以便受到世人的景仰。
D . 表达了作者希望世人以诸葛亮、杨子云为榜样、不追求高雅的居室,才能受人景仰的意愿。 8.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第 2 页 共 9 页
父亲张枫霞
①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我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A)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有你吃的。”说着从他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接着他自个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⑤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⑥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凌茬。中午,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⑦三年后,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父亲说:“不要紧,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我用六年时间,六年不行十年,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我无言,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⑧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霏霏。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他过于奢侈。(C)“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⑨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住下,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再加上
第 3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