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影,儿童启蒙的另一种方式——评《儿童电影艺术与欣赏》
作者:许海潮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2024年第7期
许海潮
电影是进行儿童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儿童启蒙的重要艺术形式。儿童电影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并借助电影特有的视听表现手段,通过逼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来引发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并以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启蒙的作用。优秀的儿童电影可以引发儿童对世界的思考,帮助儿童拓展思维视域,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并使他们在电影的欣赏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的人格,不断开启其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哲学旅程。
由周晓波主编的《儿童电影艺术与欣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一书对儿童电影的基础理论与电影技术进行了全面解读,旨在让读者全面了解儿童电影艺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要素,让读者通过学会欣赏儿童电影来拓展自身对儿童的认知水平以及提升自身的学术兴趣,并以此来推动儿童的艺术启蒙。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共三章,其中第一章是儿童电影概述,主要内容包括儿童电影的概念、儿童电影与一般电影的共性与区别、儿童电影艺术综合体三个方面;第二章是对儿童电影艺术特性的介绍,主要涉及儿童电影的片种与样式、影像特性、蒙太奇艺术以及声音与色彩等内容;第三章是对儿童电影风格的评论,主要探讨了儿童电影的艺术风格、艺术评论、艺术欣赏等方面的内容。该书下编重点关注的则是儿童电影的艺术欣赏,是对儿童电影理论的进一步阐释。
将儿童电影视为儿童启蒙的一种独特形式,一是因为儿童电影能够激发儿童的心理认知,能拓展儿童的认知范畴和水平。儿童电影具体的不同表达类型,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是对儿童文学的有力延伸。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文字基础一般比较薄弱,他们对儿童文学中稍微复杂一点的内容都难以理解,儿童电影则规避了对儿童文化基础的要求,以其赏心悦目的画面和震撼心灵的声音来启迪儿童的心智。在儿童电影中,通过一定的艺术设计和情节设置,向儿童展现和传递诸如美与丑、善与恶等道德观念,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能够在儿童的认知水平范围内激发他们的共情,引导儿童去认识美丑和分辨善恶,从而启迪着他们的情感与道德。此外,儿童电影还通过戏剧的结尾方式,使悲伤的故事也不具有悲伤之感,力求以一种轻松愉悦和正面积极的方式告诉幼儿关于世界的不同表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是因为儿童电影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文化,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和声音来思维的,儿童电影则充分借助色彩、图像、音乐等表现形式来向儿童传递各项文化和艺术信息,使他们在获得感官和心灵愉悦的同时不断充盈自我的心灵和文化根基。在电影发展初期,人们将电影视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也正是因为文化的包罗万象以及相互交融使得电影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诸如文学、绘画、戏剧、音乐等艺术元素都被融入电影当中。儿童电影作为一种专门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也以其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向儿童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给予他们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使他们进一步认识自我以及周遭的世界。
三是因为儿童电影是进行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以更合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方式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以此来获得儿童的心理认同,促使他们发生移情作用。儿童电影中的主人公多与受众儿童年龄相仿,其思维水平、说话方式、肢体动作都与儿童极为相似。儿童电影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因而儿童在观看电影时能够在沉浸式的电影欣赏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从而发挥启蒙的教育功能。儿童电影就好似一面镜子,它让儿
童在光与影的艺术中去认识自己,去感受生命与成长,去获得自我以及与世界关系的诸多认知。
儿童从一个懵懂个体发展到一个完整的社会人,他不仅要获得关于世界是什么等具体知识,还需要具备分析思考、社会交往等诸多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一部分是从他们的直接体验得来,一部分则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得来。个体自出生起,就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儿童电影毫无疑问是以其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满足和激发儿童对世界探究的欲望。儿童电影规避了传统教育中的说教,而是通过儿童的共情来开启他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心智之窗。因此,儿童电影所具有的启蒙功能应该被充分认识,成人应该掌握一定的关于儿童电影的知识,发展一定的儿童电影欣赏能力,并以此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影视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广播影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研究”(编号:GD201727)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合肥2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