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
②结合田纳西河流域地理背景,推导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③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相关图文材料,归纳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②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③创设情境,通过互动交流,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对流域发展的影响;分析流域开发的的措施。 2.难点:归纳流域开发的一般思路;根据流域自然背景,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及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 各抒己见:假如你是市长…… 思 考 活 动 活动一 明确概念:流域与水系 提升思考: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受哪些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活动二 分析田纳西河的位置特征。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提升思考: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位置特征? 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 活动三 地形对流域发展的影响 通过思考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综提升思考:如何分析河流的水能资源状况? 合思维能力以及获取图文信息、活动四 气候对流域发展的影响 描述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并归提升思考:为何田纳西河流域冬季降水较多? 纳相关地理要素的分析方法。 活动五 河流对流域发展的影响 提升思考:如何分析内河航运条件? 归纳小结 流域开发地理背景的分析思路 拓展延伸 分析红水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总结提升 迁移应用,巩固所学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案
【课前预习】流域与水系
读流域和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注源头、河口、干流、支流、分水岭,画出分水线和干流流向。 2.明确概念:
_______: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的集水区域。 _______: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
成的水网系统。
3.提升思考: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受哪些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思考活动】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
1.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右图,描述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特征。
(2)提升思考: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位置特征?
2.读田纳西河流域地形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出田纳西河上中下游的地形类型,并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点。
(2)指出田纳西河地形特点对区域水力资源和交通的影响。
(3)提升思考:如何分析河流的水能资源状况?
3.读田纳西河流域诺克斯维尔市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诺克斯维尔市的气候特征。
(2)指出流域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3)提升思考:为什么田纳西河流域冬季降水较多?
4.思考下列问题。
(1)说出田纳西河气候特征对河流水量变化的影响,并指出水量变化对航运的影响。
(2)提升思考:如何分析内河航运条件?
【拓展延伸】红水河的梯级开发
红水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临近北部湾,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全长638千米,河段多峡谷、险滩,是我国水电开发、防洪及航运规划中的重点河流。右图为红水河梯级开发示意图。
描述红水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地形对红水河流域水能开发的影响。 《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流域的综合开发三部分。教学中我把它分为三课时,而我的授课内容为第一课时——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现对此本节课反思如下:
一、聚焦自然地理,定位清晰。本次教学开放日的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四个方面。本节书的内容很难将核心素养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本人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大胆舍弃,将教学重点定位在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在教学设计上,以 “人地协调观”为内引,注重地理核心素养中“区域认知”。由于本节课的定位清晰,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更体现了课堂的高效。
二、板书关键术语,思路严谨。本人在授课过程中把课件用作呈现相关图片、案例、视频等基础信息的工具,重点在黑板上板书教学流程和地理要素等内容。本人将黑板设置成两部分,左半部分板书教学过程,右半部分板书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影响,并运用箭头示意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听课专家评价这是一节“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地理三板”教学结合的成功课例”,传统“三板”教学与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