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53仪征新集至刘集段工程 施工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施工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53国道仪征新集至刘集段工程项目路线起自418省道与353省道扬州西段交叉处,接拟建的353国道仪征新集南段,向北经海东农业生态园东,与304县道交叉,经刘集镇,下穿宿扬高速公路,与302县道交叉,止于仪征市与邗江区交界处,接拟建353国道邗江段,路线全长约14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全线共有中小桥3座,涵洞46道。
一、工程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及环境 本桥工程地质情况,补
二、项目部组织机构
现场设立“XXXX项目经理部”,全权代表我单位承担工程的实施、完成及缺陷修复等工作,服从业主的指挥和管理,服从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
项目经理部设领导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分别负责本工程项目的组织指挥、现场管理和施工作业等工作。领导层由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组成;管理层设四部二室,即施工技术部、安全环保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和中心试验室;作业层设3个桩基施工队、2个钢筋加工队、3个结构施工队、1个拱肋加工安装队、1个道路施工队、1个预制架设施工队、1个预制构件队。
项目管理机构见下图。 1
施工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XXXX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 XXXX有限公司 XXXX有限公司 施工技术部 安全环保部 财务部 计划部 物资设备部 综合办公室 中心试验室 工程技术部 安全文明部 财务部 合同核算部 行政后勤部 材料物资部 资料试验室 桩基施工一队 桩基施工二队 钢筋加工一队 结构施工一队 结构施工三队 拱肋加工安装 队 钢筋加工二队 桩基施工三队 结构施工二队 预制架设施工队 道路施 工 队 预制构件队 项目管理机构图 2
施工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第二章 质量风险评估
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对建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控制的过程。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是损益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危害性。建筑产品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质量风险评估试图从建筑产品的施工周期,分析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风险因素,从而对其进行控制,实现建筑产品的质量目标。
本桥从路基填筑、基础灌注桩,模板、水泥搅拌桩、涵洞伸缩缝、混凝土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方面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本工程质量风险。
一、质量风险识别及分析
施工质量风险识别是从施工工艺过程、施工工序操作中发现、总结较容易发生质量事故的因素,从而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风险识别是进行施工质量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基础。
施工质量风险分析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质量风险源进行原因分析,从而做出风险评价。
活动描述 序号 作业活动 质量风险识别 风险因素 1)压实遍数不够,填土松铺厚度过大,局部有漏压现象; 1 普通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施工中压实度不满足要求 2)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或超过有效压实规定值; 3)不同取土场填料出现不同类别土的混填;填土颗粒过大,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 1)路基填土高度较大时,未进行抗滑裂稳定验算,也没有护坡道。 2)不同土质混填,纵向分幅填筑,2 高填方路堤 高填方路堤,出现裂缝、局部下沉或滑坡等现象 路基边坡没有同路基同步填筑。 3)基底处于斜坡地带,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横向台阶。 4)填筑速度快,坡脚底和坡脚排水不及时,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风险分析 3
施工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1)随意增大路堤填筑层厚度,压实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压实度不均匀,且达不到规定要求。 3 高填方路堤沉降超出规范要求 2)工程地质不良,选用填料不当,填料土质差,路堤受水浸部分边坡陡,施工过程中排水不利,土基含水量过大。 4 水泥搅拌桩施工 水泥搅拌桩制浆、送浆不符合要求 浆液制浆质量不符合要求,泵送浆液不规范,影响成桩质量。 1)沉降缝不竖直; 2)沉降缝边缘混凝土不密实; 5 涵洞沉降缝 涵洞沉降缝设置不合理、处理措施不符合要求 3)混凝土与沉降缝间存在较大间隙; 4)背部沉降缝未进行防水处理; 5)出现竖向裂缝; 6)沉降缝两侧错台 6 桥涵台背回填 回填施工不规范、不符合设计要求 回填材料采用不当;施工设备选用不合理;预留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产生不均匀沉降 1)施工用材料与设计时材料来源发生变化时,未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7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调整不合适,影响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技术指标离散性大。 2)施工时未根据砂、集料等原材料含水量和现场试拌效果调整施工配合比,实际水灰比不符合设计,降低拌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