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 ①冬天,玻璃窗内表面上结的冰花 ②北方冬天的树挂 ③霜的形成
④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 ⑤灯泡(或钨丝)发黑 ⑥雪糕纸中发现的“白粉”。
【典型习题训练与讲评】
一、填写下列各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含在嘴里化了--------- 2冬天旱晨看到屋顶上的霜。---------
3樟脑丸放在衣橱里变小了---------- 4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 5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 6夏秋天清晨的雾---------。
7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8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9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我们可以看到冒“白气”-----------
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瓶装矿泉水,瓶的外壁会出汗,一会又消失------------
11早春的雨。----------- 13深秋的露。--------- 14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15夏天我们看到的冰棒冒白气-----------
17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白粉”------- 18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 19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 20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
21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云----- 23吃冰棒解热----------- 25夏天湿衣服晾干---------- 26用久的白炽灯变黑----------- 27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房间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28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 30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31水正在慢慢地结冰-----------32冬天室内玻璃上的小水珠------------ 33冰棒冒白汽----------- 35冬天窗上的冰花----------- 36早春河面上的冰的消融----------
40用雪堆的雪人时间长了雪人变矮----------- 41冬天从人们口中呼“白气”-------------
42夏天自来水管的外壁上出现水珠---------------43把洗过的衣服挂起来,衣服很快就变干了------------ 44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出现小水球------------------
46用电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 47冰棒的周围出现白气---------------
49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 51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51清晨起来看到荷叶中心有大团的水珠--------------
52在冷饮杯中加入冰块后不久,杯壁就会出现水珠-------------- 55高压锅煮饭冒白气-----------------
59家庭厨房的窗户玻璃及墙面上有许多小油滴----------- 61放在冷冻室的鲜肉脱水了--------------
65打开酒精瓶,酒精跑掉了------------- 66碘受热直接变成了紫色气体-------------- 72冬天,户外的湿衣服会结一层冰--------------- 73锅里的水烧开一段时间,水变少了------------- 74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 75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包装纸上有白粉---------
76寒冷的冬季,融化后的雪水又形成晶剔透的玉柱-----------
77大自然造化而成的变化莫测的黄山云海-------------78深秋江面上晶莹冰凌-------------
6
79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淞的出现-------------- 80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物态变化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____固体_____分为晶体 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晶体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非晶体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相同_______的.
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35至42摄氏度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0.1摄氏度_______.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 ℃,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6.4 ℃),测量的结果是__错误的_______;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7 ℃),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_错误的________.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__表面_______,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_表面________和_内部________;蒸发现象是在_任何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__沸点_______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的__温度高_______.
4.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熔化____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吸_______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
5.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在寒冷的冬天,戴着眼镜从外面走进暖和的教室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使你看不清物体,这是因为__镜片遇冷液化________.
6.有一个温度计的刻度已经模糊不清,某同学将这个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系紧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5 mm处;当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205 mm处(当时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出温度计和刻度尺,放入温水中,温度计水银柱面降至刻度尺上的105 mm处,该同学测出温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
7.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升华_______.
8.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液化_______现象;把烧红的
7
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汽化________和__汽化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凝华_______现象.
9.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压缩体积________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
10.将鲜牛奶制成奶粉时,不能用高于100 ℃的温度煮沸,否则将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为此发明了“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时,水不到100 ℃就沸腾了,这种“低压锅”利用的原理是___降低气压_____________ .
11.水银的熔点是-39 ℃,它在-38 ℃时处于__液______态;它在-40 ℃时处于__固____态;它在-39 ℃时处于____固液共存_____状态
12.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48摄氏度_______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5min________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__晶体_____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4
13.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 ℃,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 ℃(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 ℃,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 )
A.29 ℃ B. 32 ℃ C.30 ℃ D.35.5 ℃ 1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15.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高于26 ℃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 C.低于26 ℃ D.等于26 ℃
8
16.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 ) 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 C.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汽化 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
17(.多选)几位同学讨论课本中的熔点表时,发表了以下几种观点,正确的是 ( ) A.熔点表中各物质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B.熔点低于0 ℃的物质在常温下处于液态或气态 C.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都是晶体
D.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放出的热量一样
18.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变凉
B.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 C.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 D.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水变凉
19.如果把5000 g 0 ℃的水和5000 g 0 ℃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 ) A.用0℃的冰好 B.用0℃的水好 C.都一样 D.无法确定 2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 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 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 D.早晨的浓雾
21.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 ℃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冰的熔点是0 ℃,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 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 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 ℃,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固体吸收热量,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温度保持不变 B.所有的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都要降低
C.用手摸冰感到比用手摸水凉,是因为水的温度一定比冰的温度高 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23.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 ℃、-30 ℃、-117 ℃,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
9
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 ( )
A.煤油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 24.用纸做成一个纸盒,里面装上水,下面用酒精灯加热,(注意酒精灯的火焰不能烧到水面以上)可以将水烧至沸腾,而纸盒却不会烧毁(水的沸点是100 ℃、纸的着火点是183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是400 ℃~50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水吸收了热量,所以纸盒不会烧毁 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纸盒不会烧毁 C.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的温度,所以纸盒不会烧毁 D.纸的散热性好,所以纸盒不会烧毁
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26.关于热胀冷缩现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冬季从户外拿进屋内的玻璃杯,可以马上倒入开水 B.往储油罐中灌油时,不能灌得太满 C.长距离输送暖气的管道,装有Ω形的伸缩管 D.铁轨接头处留出一定的缝隙
27.如图1所示,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三、实验题(第27题8分,第28题18分,共26分)
27.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0
(1)这是什么物质?
(2)在AB、BC、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 (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28.请你把关于六种物态变化的表格填写完整: 物态变化名称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变化前状态 变化后状态 温度 吸、放热 举例
11
物态变化专题-初三物理-中考专项教案(无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