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10年,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8世纪中期,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是同时建立的。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麦地那、清真寺”可知,此内容与伊斯兰教有关。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630年,兵临麦加城,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穆罕默德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故C符合题意;佛教、基督教、道教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股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麦地那、清真寺”是解题的关键,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630年,兵临麦加城,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穆罕默德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中世纪时,伊斯兰教传到亚洲其它地方和北非等地,对这些地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A项符合题意;BD项与佛教有关,排除;C项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产生于6世纪表述不正确,排除。故选A。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数
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不符合题意;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C选项不符合题意;计算机网络,在二战后出现的,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据“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A符合题意;伯里克利改革发生在雅典,B排除;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与日本无关,C排除;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与日本无关,D排除。故选择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与识记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社会,D符合题意;ABC项都与日本大化改新相关,排除。故选择D。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中国隋唐制度,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孝德天皇年号“大化”,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政治上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废除一切私地,故材料体现大化改新的内容,B项符合题意;ACD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1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默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进占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其统治地位。632年穆罕默德病逝,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所以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各部落的重要纽带,而正是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伊斯兰教,号召人们信仰真主,才统一了阿拉伯半岛,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现实热点,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掌握情况。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 【详解】
依据题干给出的“阿里巴巴”,结合所学可知,阿里巴巴出自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
经典故事.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课本所学,《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被视为世界文学瑰宝,C正确。ABD都是古希腊文学代表作品,排除。故选择答案C。
1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其“新”主要体现在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通过关键词“大化改新的新”是解题的关键,其“新”主要体现在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1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7世纪早期,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帝国,他们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故A项说法错误。阿拉伯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点睛】
结合所学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进而得出答案。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
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D正确;屋大维创立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排除A;查理大帝时期的法兰克王国,法兰西疆域辽阔,称霸西欧,排除B;查士丁尼组织编撰法典成为各国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础,排除C。故选D。 【点睛】
本题以框表为依托,主要考查伊斯兰教建立和阿拉伯国家兴起。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正确;《荷马史诗》是了解希腊早期社会的主要文献,排除A;《医学集成》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排除B;《权利法案》是英国的法律文献,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D。故选C。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可知,题干表明罗马法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B符合题意,ACD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西欧城市兴起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故D符合题意;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的说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与城市兴起不符。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认识西欧城市兴起,使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市民阶级中的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4.A
解析:A 【解析】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