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技术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贾玉柱1赵秋枫2杨光钊1
【摘 要】[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MSCTGI)表现,探讨MSCT对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表现。结果 25例肿瘤中发生于胃10例,小肠12例,结肠2例,胃肠及其系膜多发1例;其中,良性12例,恶性8例,交界性5例,未表现明显肠梗阻征象。直径5cm以下者8例,直径6~10cm者12例,直径大于10cm者5例。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密度欠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持续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对胃肠间质瘤检查不但能够准确定位,而且还可以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为临床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 【年(卷),期】2011(049)010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胃肠间质瘤;X线计算机;多平面重建
胃肠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曾被称为胃肠道平滑肌肿瘤。Mazur[1]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间质瘤的概念,并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为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目前认为该肿瘤原发于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的间质(或基质)组织,为原癌基因c-kit阳性的梭形细胞或上皮细胞样肿瘤[2]。GIST报道以胃肠道腔外病变为主[3],随着螺旋CT设备的不断改进检出率有些提高,即使普通螺旋增强扫描胃肠道塌陷或扩张不充分,病变肠段与
正常肠袢不易区分。本文对收集经螺旋CT胃肠造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GIST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螺旋CT胃肠造影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其认识,对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8月~2009年7月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5例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22~75岁,平均53.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黑便4例,腹痛11例,自觉腹部包块5例,余5例因体检或其它原因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检出。 1.2 肠道对比剂的摄入
检查前1d进流质饮食,当晚10~15g番泻叶冲饮进行肠道准备。扫描前45min开始分次口服2.5%的甘露醇1500mL左右,每次口服500mL,间隔15min左右,分3次服完。如平扫显示肿瘤位于结肠,则向肛门处插管灌注500~1000mL生理盐水。 1.3 扫描方法
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行腹部CT扫描,患者仰卧位,扫描部位从膈顶至盆腔。常规10mm,可疑部位加扫2mm或5mm薄层。前臂静脉以3.0mL/s流率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90mL,注射后行CT增强扫描,双期增强分别于25~30s(动脉期)、60~70s(静脉期)开始扫描。扫描后数据均由一位有经验的工程师经ADW4.2型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包括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
2 结果
25例肿瘤中发生于胃10例(40%),小肠12例(48%),结肠2例(8%),胃肠道及其系膜多发1例(4%);其中良性12例(48%),恶性8例(32%),交界性5例(20%);直径5cm以下者8例(32%),直径6~10cm者12例(48%),直径大于10cm者5例(20%)。总体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密度欠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实质成分强化较动脉期持续强化,强化幅度CT值超过20~40左右(封三图1~3)。本组研究中,5个最大径<5cm的病灶中,4个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突入腔内(封三图4~6)或突出于壁外,呈轻度均匀强化,仅1例可见囊变、坏死区(封三图10~12);12例6~10cm的病灶中,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7例呈浸润性生长(封三图7~12,封三图7~9螺旋CT胃肠造影清晰显示肿瘤结肠关系及周围浸润情况,图10~12显示未应用螺旋CT造影胃肠造影技术小肠间质瘤无法清晰显示与肠腔关系);8例6~10cm病灶5例边界清楚,突出于腔内外,均匀强化,3例周围脂肪界限不清,与邻近组织界限不清,受侵脏器有受压改变。全部病例均无明显消化道梗阻表现,与以往报道相符[4]。
3 讨论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肠道间质瘤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无显著性别差异,常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腹痛、体重减轻、便秘、贫血、腹部肿块和黑便,并发症少见且不具特征性。过去由于病理诊断技术手段的限制,常与胃肠道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相混淆。随着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发展,此两项检查目前已成为确诊的主要病理手段。近年研究表明,胃肠间质瘤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