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具体安排如下: 编排形式 具体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例1) 第一级运算 乘除混合运算(例2) 解决问题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3) 第二级运算 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4) 三步式题 引导总结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5) 有关0的运算(例6) 含小括号的运算 运算顺序 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2-5页。 内容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的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步计算应用题,会计算带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重点 式题。 教学教学课件,展示台。 准备 - 1 -
师生互动 一、目标导学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主题图引入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揭示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5页例1和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 会的问题做标注) 1、从例1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计算? 2、从例2中你又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计算? 3、对比例1和例2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 么?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5页例1和例2, 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 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先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 21+79-32 36÷6×15 28×5÷70 58-26+44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 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 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 2 -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4)让学生说一说,书写时应注意的事项。(用递等式、等号对齐等) 2、指名小结,教师板书: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为思考题) 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7÷3×7 45+8-23 28÷4×7 3×6÷9 63÷7×8 35+24-12 2、用小棒摆了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 3、某路口1小时内以下三种汽车通过的数量如下表: 种 类 数量/辆 公共汽车 98 小汽车 703 货车 594 这个路口1小时共通过多少辆汽车?(先估算,再笔算) 4、看主题图,你还能提出用两步计算来解答的数学问题吗?同桌交流。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1、计算下列各题,注意运算顺序。 49+154-38 120-65+312 78÷3×15 46×15÷23 2、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先借出了46本,又还回了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3、一箱橙汁12瓶售价48元,芳芳买了3瓶,需要付多少钱? 4、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一件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9元,一条裙子多少钱? 5、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3○3○3○3=1 3○3○3○3=2 3○3○3○3=3 - 3 -
(二)堂清反馈: 板演“做一做”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第二课时 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教材P6—7页例3,练习一5—10题 。 内容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教学目的 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1、什么是第一级运算?什么是第二级运算?如果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 - 4 -
一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如果一个算式里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它的运算顺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6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 做标注) 1、认真读题,结合情境图分析: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计算买门票 需要多少钱该怎样列式?你有几种解答方法? 2、在列出的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怎样计算? 3、你能总结出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6页例1,并完成自 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 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去“冰雪天地”游玩,如果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 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 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 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 方法一:24+24+24÷2 =24+24+12 序又是怎样的呢?(揭示课题并板书)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