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研究-行业分析、行业竞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研究-行业分析、行业竞争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分析 1、负极材料产量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18 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9.2 万吨,同比增长 31.51%。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014-2022 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分析及预测(万吨)

市场出货金额方面,虽然负极材料的平均价格随着产业配套成熟、规模效应 提升而有所下降,但因为人造石墨和高端天然石墨的占比有所提高,市场出货金 额增长率仍保持较高水平,略低于出货量增长率。2018 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

第 1 页 共 19 页

出货金额为105 亿元,同比增长27.89%。根据高工锂电预计,2022 年负极材料市场规模达200 亿元。

2013-2022 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金额分析及预测(亿元)

2、石墨类负极材料占据主导地位,人造石墨上升较快

负极材料中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已实现量产并成功用于商业化,占比达90%以上。2017 年和2018 年负极材料产品构成如下:

人造石墨已成为中国负极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18

第 2 页 共 19 页

年度,中国人造石墨出货量达13.30 万吨,较2017年增长约33.00%,过去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34%。2018年人造石墨占所有负极材料出货量的比例 为69.27%。人造石墨因循环性能、安全性能相对占优,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市 场和高端消费市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带来的动力电池产量增长,人造石墨 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已成为负极材料行业主要增长点。

2014-2022 年中国人造石墨出货量分析及预测(万吨)

天然石墨是中国负极材料中第二大材料,2018 年,天然石墨产量为4.60 万 吨,占所有负极材料的比例为23.96%。目前天然石墨主要应用于消费电池市场 领域。

2014-2022 年中国天然石墨出货量分析及预测(万吨)

第 3 页 共 19 页

3、硅基负极材料是未来可能大规模应用的新型负极材料之一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取决于电池的能量密度,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续航里程 要求不断提高,高能量密度成为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传统石墨负极理论 克容量只有372mAh/g,在传统的石墨负极能量密度的潜力已充分挖掘的情况 下,动力电池想要进一步发展,提高电池容量,硅基负极成为当前解决能量密度 问题的最佳手段之一。单质硅具有4,200mAh/g 的理论克容量,且地球储量高, 硅基负极材料(Si/C、SiO/C)具备碳材料高电导率和稳定性以及硅材料高容量 优点,硅基负极材料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配合使用能够较大地提高锂离子电池 能量密度,未来NCM811 和NCA 锂离子电池将成为动力电池主流市场。随着 硅基负极制备工艺及电池厂商对于高镍体系掌握的逐步成熟,硅基负极未来将迎 来较为广阔的市场。

目前国内布局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包括贝特瑞、杉杉股份、凯金能源等主要

第 4 页 共 19 页

负极材料生产商。随着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要求越来越高,硅基负极材 料的能量密度优势将愈发明显,行业企业将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大技术研发,克 服硅基负极材料目前的缺陷及降低成本。因此,硅基负极材料可能作为新型负极 材料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根据高工锂电预测,2022 年硅基负极材料的出货量 将达到2.2 万吨。

2014-2022 年中国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分析及预测(万吨)

第 5 页 共 19 页

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研究-行业分析、行业竞争

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研究-行业分析、行业竞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分析1、负极材料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18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9.2万吨,同比增长31.51%。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4-2022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分析及预测(万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ewpv0gs2l7l7tx29ybm0wacw0f2i000g7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