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生命活动中的物质基础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 B.甲烷、苯、葡萄糖均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羊毛、蚕丝、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天然植物油没有恒定的熔、沸点,常温下难溶于水
解析:异丁烷有支链,所以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故A正确;葡萄糖存在醛基,具有还原性,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不正确;羊毛、蚕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天然植物油是酯,常温下难溶于水,成分不单一,属于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沸点,故D正确。
2.(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分馏石油可以得到植物油、柴油、润滑油 B.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C.乙酸、汽油、纤维素均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在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蛋白质会发生变性
解析:植物油不是石油分馏产品,A错误;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而不是水解,B错误;汽油主要成分为烷烃,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错误;在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蛋白质会发生变性,D正确。
3.(2018·浙江4月选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皂化反应可用硫酸作催化剂
C.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加热4~5 min,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加热,有光亮银镜生成
D.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
解析: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故B错误;加入银氨溶液前需要先加入碱中和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在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福尔马林的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变性,故D正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C.淀粉水解液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测是否水解完全
D.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某盐溶液,可观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则该盐一定不是硫酸铜 解析: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后形成的化合物,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油脂与碱作用下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故B错误;淀粉水解液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测淀粉是否水解,需要用碘检验是否水解完全,故C错误;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某
盐溶液,可观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此过程为盐析,而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加入蛋白质中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加水后不能溶解,故D正确。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方法是:在水解液中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碘水,未变蓝,说明已水解完全
B.检验皂化反应是否完全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振荡,观察是否有油滴浮在水面上 C.利用蛋白质盐析的性质,可进行分离提纯
D.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羧基(—COOH),所以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
解析:氢氧化钠过量,I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因此溶液未变蓝不能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故A不正确;油脂不溶于水,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两者都溶于水,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振荡,如果水面上没有油滴,则说明水解完全,反之,没有水解完全,故B正确;盐析是降低蛋白质溶解度使之析出,蛋白质仍具有活性,可进行分离提纯,故C正确;氨基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氨基具有碱性,羧基具有酸性,因此氨基酸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故D正确。
6.(2019·金华十校高三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B.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可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